李捷:“三个自信”与实现中国梦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李捷研究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43 次 更新时间:2013-06-05 13:55

进入专题: 中国梦  

李捷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自习总书记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随后又在多个场合对中国梦进行阐明,使之成为了凝聚人心、攻坚克难、锐意改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胜利的响亮口号。

李 捷:是的。就在刚刚(4月)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主席发表的主旨演讲中谈到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时,再次强调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事实上,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在历史发展的重大关头,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奋斗目标提出打动人心、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时代口号,是党的一大传统优势。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而奋斗的今天,仍然需要弘扬这一优势。当然,中国梦不是靠口号就能喊成功的。中国梦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实现,这就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途径;中国梦需要高瞻远瞩来把握,就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中国梦需要鸿篇巨制相支撑,就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对实现中国梦来说格外重要,非常及时。

道路自信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习主席访问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提出“鞋子合脚论”,用一个浅显通俗的道理来说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显得准确又深刻。

李 捷:习主席说的“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很形象。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以来至今求独立、求解放、求发展、求富强的必然。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自1840年以后中国人真正感到自己落后了、落伍了之后提出来的。从那时起,一直是激励中华民族自省、自警、自励、自奋的理想和梦想。从妄自尊大到承认落后、落伍,这是历史进步。但因为如此,也就变得不那么自信。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再到辛亥革命建立共和,中国人一直在效法西方人走过的强国之路,但都没有成功。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改为“以俄为师”,仍在认真地效法别人走的道路。真正带领中国共产党人走上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是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实事求是”,“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唤起了中国人的独立探索精神,唤起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于是才有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才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中国革命道路的自信。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阶段的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实现。革命时期取得的自信,到了建设时期又变得不那么自信了。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仿效了苏联的经验和体制,尝到了甜头,也付出了代价。1956年,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既得到了宝贵的经验,也犯过严重的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证明只要违背发展规律,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就会受到惩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则证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偏离这个中心任务,在指导思想上搞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就会犯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就会犯践踏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错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新中国的发展中是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从这时起,中国共产党不但彻底纠正了自己所犯的错误,郑重地作出第二个历史决议,而且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继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康庄大道。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通过您的回顾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就蕴含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之中。

李 捷:正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步步地推动着道路的选择,从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走向独立自主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就是坚信这一真理;坚信无论是照搬西方发展道路,还是照搬苏联发展道路,都不能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问题;坚信无论前进路上还会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常识告诉我们,找寻道路离不开指南针,离不开方向盘。对于探索中国道路来说,这个指南针和方向盘可以说就是科学的理论。请谈谈您的理解。

李 捷: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科学理论,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主义。中国近代以来,差不多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学说、主义,都在中国土地上尝试过,但大都没能成功,没能解决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问题,没能给中国指明通向成功的道路,更没有在华夏大地上真正扎下根来。一句话,这些洋东西在中国行不通。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是在各种思潮的比较之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真理。毛泽东在他完成世界观转变之际说过:“世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大概有下列几种:1.社会政策;2.社会民主主义;3.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列宁的主义);4.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罗素的主义);5.无政府主义。我们可以拿来参考,以决定自己的方法。社会政策,是补苴罅漏的政策,不成办法。社会民主主义,借议会为改造工具,但事实上议会的立法总是保护有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否认权力,这种主义恐怕永世都做不到。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如罗素所主张极端的自由,放任资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的。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由此可见,在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有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推动力,确实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和民主革命实践的选择。

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必然。但中国革命并没有因此而立即呈现出一片坦途。相反地,中国共产党在其成立后不久同国民党共同领导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就以国民党的叛变革命而失败。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党当时还处在幼年时期,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理,出现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线,在探索中国革命特殊规律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才得以成功。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成熟的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进入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是有可能少走弯路、少付代价的。

李 捷: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一穷二白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并非易事,没有捷径可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探索,为后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也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社会主义主要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犯了“左”的错误。这些错误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反而进一步发展并被系统化,最终形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正如第二个历史决议中指出的那样:“在我国,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以后,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以后,虽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还没有最后完成,但是革命的内容和方法已经同过去根本不同。对于党和国家肌体中确实存在的某些阴暗面,当然需要作出恰当的估计并运用符合宪法、法律和党章的正确措施加以解决,但决不应该采取‘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

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使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彻底结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正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在拨乱反正彻底纠正“左”倾错误长期影响的过程中,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并根据变化了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实践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创立、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一个新境界。

实践已经证明,真正能够为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持续不断的理论指导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西方的一套理论,无论是新自由主义也好,民主社会主义也罢,既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反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可能为当代中国指出科学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同样地,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以封闭僵化为特征,既不能紧跟时代发展变化,也远远落后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不可能为当代中国指出科学正确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成为现实。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适当而完备的制度是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既是由这个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所决定,也是由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决定。您如何理解制度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保障作用?

李 捷: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制度,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样经历了历史的比较和反复,是中国近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1840年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候,在中国经济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和主导地位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封建土地制度、宗法制度和文化制度。1911年的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彻底结束了长达几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仿照西方政体的民主共和国。然而,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铲除旧社会旧制度的根基,这种建立在沙滩之上缺乏稳固社会基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很快就名存实亡了。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始终没有放弃对西方制度的追求和尝试,但都没有成功。即使在军阀割据的年代里,仍然有一些深信西方制度可以救中国的人,曾经在地方军阀的支持下,在局部地区试行若干具有改良色彩的经济社会政策,虽然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某种推动,但最终还是被内忧外患的洪水所吞噬。这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不寻求根本社会制度的解决,任何局部的改良都无济于事。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所说:“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如同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一样,选择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是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必然。新中国成立之时,由中国共产党和参与新中国创建的各民主党派共同制定的《共同纲领》就曾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而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代替那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历史证明,新中国成立不久颁布的“54宪法”中确认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明中国已经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

古今中外的历史还表明,一个制度的真正确立往往要经过反复的过程,才能从确立到巩固,再发展到成熟,直至趋于完备和定型化。上述这一整套制度,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中,也经历过大的反复。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之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长期不能召开,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名存实亡,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第二个历史决议在总结新中国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时指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重视这一任务,成了‘文化大革命’得以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这是一个沉痛教训。”邓小平也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党和国家的各种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必须用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三条来检验。”他还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始终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之计,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上,一以贯之地加以高度重视,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放松。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高度统一,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我们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们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动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全体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形成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建立在上述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坚持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立、发展中实现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发展、完善中实现的。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没有道路、理论体系的创立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紧密联系。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支撑。只有始终坚持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才会彰显生命力;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才会显示其优越性;只有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才会充满希望;只有始终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才能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只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才能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之中再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制度自信。

只要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一定可以振奋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万众一心,攻坚克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非常感谢您接受本刊采访。

作者:卢子娟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3年5期

    进入专题: 中国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454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