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
立法,指国家权力机关按照规定程序制定或修改法律。 立法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 (1)广义上的立法概念与法律制定的涵义是相同的,泛指一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它既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制定宪法和法律的活动,也包括有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制定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还包括国务院和有权的地方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2)狭义上的立法是国家立法权意义上的概念,仅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即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宪法和法律的活动。
最新文章
- 郑毅:我国经济特区立法的法制化建构2021-01-13
- 刘宇琼 余少祥:国外扶贫立法模式评析与中国的路径选择2020-12-20
- 姜峰:宪法的结构性与公共审议功能——反思全能论宪法观2020-12-18
- 莫纪宏:依宪立法原则与合宪性审查2020-12-10
- 周佑勇:我国行政复议立法目的条款之检视与重塑2020-12-01
- 孙照红:立法协商的角色定位——兼论立法协商主导权问题2020-09-08
- 门中敬:“立法”和“行政”概念的宪法解释2020-08-21
- 刘松山:关于地方人大立法规划的十个问题2020-08-11
- 杨延超:我国人脸识别立法会走向何方2020-06-26
- 陈璇:法益概念与刑事立法正当性检验2020-06-15
- 张小帅:论中央对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权的权力来源、实施方式及合法性审查2020-06-14
- 龙卫球:人工智能立法的“技术—社会+经济”范式——基于引领法律与科2020-06-11
- 龙卫球:中国《民法典》的立法价值2020-05-31
- 李洪雷 戴杕:我国野生动物立法的检视与完善2020-05-18
- 封蔚然:论机关运行保障计划的法治化2020-04-13
- 党庶枫 郭武:中国环境立法法典化的模式选择2020-03-24
- 杨登峰:行政程序地方先行立法的主体、模式与规范2020-03-19
- 宋华琳:权利保障视角下的基本医疗卫生立法2020-03-18
- 石佳友:人格权立法完善的最后契机2020-01-16
- 龙卫球:科技法迭代视角下的人工智能立法2020-01-16
- 孙佑海:我国70年环境立法:回顾、反思与展望2020-01-14
- 叶强:论家庭教育的政府责任及其立法规范2020-01-04
- 申卫星 杨旭:中国民法典应如何规定居住权?2019-12-14
- 叶强:家庭教育立法中的家庭教育权再探2019-12-13
- 苗炎:司法解释制度之法理反思与结构优化2019-12-09
- 封丽霞:面向实践的中国立法学——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立法学的成长2019-12-08
- 王华伟: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的体系性评价与反思2019-12-01
- 陈家林:法益理论的问题与出路2019-11-27
- 秦前红 周航:通过制定技术规范完善党内法规的路径分析2019-11-20
- 张晋邦:检察机关一般法律监督权:规范内涵、宪制机理与调整方向2019-11-20
- 何荣功:我国轻罪立法的体系思考2019-11-14
- 唐大杰:消费税应立法,限制财政“任性”扩张2019-09-28
- 刘松山:区域协同立法面临的合宪合法性困境2019-09-13
- 刘松山:区域协同立法的宪法法律问题2019-09-11
- 底高扬:香港特区国家安全立法中的社会关切之回应2019-09-04
- 宋亚辉:风险控制的部门法思路及其超越2019-09-01
- 江辉:论立法区分为法律问题与政策问题2019-08-30
- 陈兴良:“严打”刑事政策2019-07-28
- 田飞龙:香港反修例运动因暴力而解体2019-07-07
- 张晋藩:“法与时转”与“因俗而治”2019-06-24
- 王建学:法规审查要求权的规范阐释及其历史契机2019-06-21
- 孔德王:议程设置视角下的立法规划2019-06-07
- 吴秀尧: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中信息规制运用之困境及其破解2019-06-04
- 莫纪宏:人大立法中的“法法衔接”问题研究2019-05-28
- 魏昌东:刑法立法“反向运动”中的象征主义倾向及其规避2019-05-10
- 孙尚鸿:国际私法的逻辑体系与立法定位2019-05-01
- 白帆 谈火生:人民政协参与立法协商:模式、特征和原则2019-04-30
- 余凌云:地方立法能力的适度释放2019-04-01
- 赵秉志:改革开放40年我国刑法立法的发展及其完善2019-03-28
- 韩大元:《克隆人技术立法的宪法界限》序2019-03-03
- 郑毅:《立法法》修改后自治州一般地方立法权与自治立法权关系研究2019-02-28
- 王清军:法政策学视角下的生态保护补偿立法问题研究2019-02-27
- 信春鹰:改革开放40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2019-02-18
- 巩固:绿色发展与环境立法新思维2019-01-29
- 季卫东:如何推进中国的理性立法2019-01-28
- 郭俊义:雅典立法者之立法宗旨研究2019-01-03
- 谢立斌:论国务院的职权立法权2018-12-16
- 裴洪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科学立法原则的法理基础2018-12-06
- 邢斌文:论立法过程中法律草案合宪性的判断标准2018-11-26
- 石佑启 谈萧:论民间规范与地方立法的融合发展2018-11-06
- 潘爱国:地方立法民主性的空间、内涵与路径2018-10-28
- 郑贤君: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双重审查属性2018-10-11
- 方益权:社会安全视野下的学校安全立法研究2018-09-28
- 封丽霞:人大主导立法之辨析2018-09-27
- 何庆仁:共同犯罪的立法极限2018-09-25
- 于兆波:第三方立法评估制度的功能2018-08-28
- 张亮 黎东铭:粤港澳大湾区的立法保障问题2018-08-18
- 韩大元:关于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几点思考2018-08-09
- 王怡:论立法过程中的事实论证2018-08-03
- 金梦:立法性决定的界定与效力2018-06-29
- 黄辉:法治评估的范畴:内涵、价值和类型2018-06-27
- 陈伟:未成年人累犯刑事立法的反思与构建2018-06-02
- 陈云良:基本医疗卫生立法基本问题研究——兼评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2018-05-28
- 孟勤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民事立法2018-03-23
- 王春业 邓盈:重要立法事项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2018-02-25
- 刘松山:人大主导立法的几个重要问题2018-02-12
- 姜峰:人大授权立法与财政民主价值的流失2018-02-08
- 冯玉军:中国法律规范体系与立法效果评估2018-01-17
- 赵秉志:当代中国犯罪化的基本方向与步骤——以《刑法修正案(九)》为2018-01-15
- 涂龙力:“十三五”时期应当完成房地产税的立法程序2018-01-07
- 章剑生: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限制条款”及其妥当性2018-01-06
- 孔德王:“基本法律”研究的现状与展望2018-01-06
- 李少文:地方立法权扩容的宪法控制2018-01-05
- 黄锴:地方立法“不重复上位法”原则及其限度2018-01-05
- 李少文:地方立法权扩容的宪法控制2018-01-03
- 俞祺:地方立法适用中的上位法依赖与实用性考量2017-12-26
- 田飞龙:多维对话之香港是否已经“染红”?2017-12-23
- 彭礼堂:中国税收授权立法:从严重越位到严格禁止2017-12-12
- 杨登峰:我国试验立法的本位回归2017-11-30
- 王贵松:论法律的法规创造力2017-11-20
- 封丽霞:人大主导立法的可能及其限度2017-11-03
- 王万华:新中国行政诉讼早期立法与制度——对104部法律、行政法规的2017-10-09
- 杨晓楠:从“不干预原则”的变迁审视香港特区司法与立法关系2017-09-20
- 程金华:国家、法治与“中间变革”2017-09-09
- 刘松山:党领导立法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2017-09-05
- 秦前红:依规治党视野下党领导立法工作的逻辑与路径2017-08-24
- 邹兵建:非法持有枪支罪的司法偏差与立法缺陷2017-08-24
- 刘剑文:地方税立法的纵向授权机制设计2017-08-15
- 王建学:授权地方改革试点决定应遵循比例原则2017-07-24
- 魏文享:制约、授权与规范——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对同业公会的管理2017-07-16
- 钱小平:环境刑法立法的西方经验与中国借鉴2017-06-19
- 王建学:省级人大常委会法规审查要求权的规范建构2017-06-03
- 刘松山:党领导立法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2017-05-29
- 李喜:地方立法转型发展中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2017-03-23
- 郑毅:中央与地方立法权关系视角下的网约车立法2017-03-23
- 屠凯:司法判决中的经济特区法规与法制统一2017-03-20
- 门中敬:规范行政保留的宪法依据2017-03-15
- 姜涛:追寻定性与定量的结合2017-02-13
- 邹皓丹:制度建设视野下的伊藤博文民法立法观2017-02-09
- 肖萍:论欠发达地区利益在地方立法中的表达与实现2017-01-27
- 陈鹏:合宪性审查中的立法事实认定2016-12-28
- 翟勇:核安全立法浅见2016-12-28
- 王利明:论互联网立法的重点问题2016-12-05
- 田飞龙:精英共识助港重回秩序正轨2016-12-04
- 赵谦 王霞萍:我国反间谍立法的规范分析2016-11-30
- 刘天骄:大西洋立法者之争2016-11-21
- 易有禄:设区市立法权的权限解析2016-11-20
- 陈国刚:论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限2016-11-15
- 曾祥华:较大的市立法评估制度研究2016-11-09
- 王万华 宋烁:地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立法之规范分析2016-10-18
- 肖棣文等:如何形成政策共识:社会政策立法过程中的协商政治2016-10-14
- 田飞龙:香港迷惘——重启政改与本土自决2016-10-07
- 田飞龙:民法典编撰应充分体现传统和民意2016-09-13
- 田飞龙:青年本土派胜选挑战香港管治基础2016-09-06
- 杜晟 郑志:我国网络信息立法的几个着力点2016-08-21
- 丁建峰:立法语言的模糊性问题2016-08-13
- 刘怡达:设区市立法存在的问题2016-07-24
- 赵谦:阐明我国立法备案审查的规范内涵2016-07-21
- 童之伟 苏艺:我国配套立法体制的改革构想2016-06-09
- 马岭:从《基本法》规范看中央与香港的权力关系2016-06-08
- 马岭:我国宪法解释的范围2016-06-08
- 李少文:地方立法权扩张的合宪性与宪法发展2016-05-13
- 王仰文:限量下放模式下地方立法权平稳承接研究2016-05-08
- 杨志勇:“营改增”还需要加快增值税立法2016-05-02
- 潘高峰 白岩岩:论构建公众参与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2016-04-25
- 龙小农:中西方传播立法控制模式简析2016-04-13
- 赵秉志 袁彬:中国刑法立法改革的新思维——以《刑法修正案(九)》为2016-04-11
- 许振洲:1993年法国立法选举结果的历史思考2016-03-10
- 张献生:关于立法协商的几个基本问题2016-02-13
- 苗连营:立法法重心的位移:从权限划分到立法监督2016-01-30
- 郑贤君:宪法法治主义:法治原则的嬗变与宪法2016-01-22
- 郑贤君:隐含权力:普通法对香港政制的影响2016-01-22
- 黄辛 李振林: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刑法规制2016-01-09
- 朱海波:当前我国城市更新立法问题研究2016-01-09
- 魏迪:论受教育权的国家保护义务2016-01-06
- 王理万:国家荣誉制度及其宪法建构2016-01-05
- 张生:宗教问题可借其他法律解决不一定要立专门法2016-01-04
- 申素平:教育改革进程中我国教育权的结构与分配2016-01-03
- 周汉华:中国网络安全立法分三个阶段六个特点2015-12-25
- 郭禾:外观设计与专利法的分野2015-12-12
- 秦前红:执政党领导立法的方式和途径2015-11-30
- 许昌:论澳门特区政治体制设计原则及顺利落实的成因2015-11-28
- 苏力:社会分层与立法问题2015-11-15
- 杨立新:我国老年监护制度的立法突破及相关问题2015-11-04
- 杨立新:我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对国外立法经验的借鉴2015-10-29
- 刘松山:治理街头小广告的法律问题2015-10-28
- 陈林林: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2015-10-25
- 刘松山:科学立法的几个问题2015-10-09
- 徐向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立法法》修改2015-10-05
- 高铭暄 :为何新中国死刑立法后,死刑罪名逐步增加2015-10-04
- 秦前红 李少文:地方立法权扩张的因应之策2015-09-15
- 张剑源:法律对伦理的偏好与疏离2015-09-06
- 魏振瀛:我国民法对外国法律的借鉴2015-08-31
- 白龙、周林刚:立法官僚的兴起与封闭2015-08-16
- 丰霏:从立法技术到治理理念2015-08-15
- 陈兴良:减少死刑的立法路线图2015-08-14
- 郑功成:立法质量不高的五大表现2015-08-10
- 郑毅:对新《立法法》地方立法权改革的冷思考2015-08-05
- 王涌:民法典编纂的若干思考 2015-07-27
- 聂鑫:国民政府时期立法院的地位与权限2015-07-22
- 朱景文:关于党领导立法的几点思考2015-07-11
- 皮勇: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网络恐怖活动及其犯罪立法研究2015-07-10
- 唐士其:法治究竟是什么2015-07-07
- 唐士其:论近代政治对法治的考验2015-07-07
- 张国旺:公意、公民宗教与民情——卢梭论立法者的科学与技艺2015-07-01
- 范忠信:中国违宪审查与立法冲突解决机制 2015-06-20
- 王利宾:反恐怖犯罪刑事法完善研究2015-06-13
- 严泉:半总统制的初创:1925年民国宪法草案的政体设计2015-06-13
- 王惠岩:重视政治发展问题研究2015-06-07
- 吴礼宁:货币财产权、立法与自由2015-06-01
- 夏小雄:从“立法中心主义”到“法律多元主义”2015-05-27
- 田飞龙:法治国家进程中的政党法制建构2015-05-27
- 潘佳:我国自然资源有关的刑事立法之变迁2015-05-18
- 高一飞 张绍松:检务公开的立法方式2015-05-06
- 胡适:对立法院的寄望2015-04-22
- 朱景文:《立法法》:管立法的法2015-04-15
- 谌洪果:2015的中国新闻立法之争解读2015-04-12
- 支振锋:立法资源不足的中国人大 2015-04-04
- 张志铭:转型中国的法律体系建构2015-04-03
- 高一飞 吴鹏:检务公开中的最大限度公开原则2015-03-31
- 张志铭:欧洲人权法院判例法中的表达自由2015-03-31
- 金仲兵:新闻敲诈不是新闻立法的理由2015-03-30
- 叶竹盛:地方立法权扩张:谨防好事变坏事2015-03-30
- 钟丽娟:打造中国立法升级版2015-03-26
- 支振锋:《立法法》修改如何才能破除权力任性2015-03-21
- 李敏:关于《立法法》新规“暂停法律适用条文”的理解和适用2015-03-21
- 林彦:法律询问答复制度的去留2015-03-20
- 凌维慈:行政法视野中机动车限行常态化规定的合法性2015-03-20
- 孙宪忠: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修改建议2015-03-15
- 孟立联:立法法修改的意义2015-03-12
- 程雪阳:从试点到立法的中国改革逻辑2015-03-11
- 苗炎、叶立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政策反思2015-03-10
- 秦前红:立法法修改表征立法新常态2015-03-10
- 喻文光:通过第三方参与立法保障立法的科学性与民主性2015-03-10
- 李昌庚:国有财产监管制度研究2015-03-03
- 最高检:将推动反腐败国家立法2015-02-21
- 向立力:地方立法发展的权限困境与出路试探2015-02-08
- 郑功成:全面提升立法质量是依法治国的根本途径2015-02-06
- 栗燕杰:中国社会保险法治评估与展望2015-01-24
- 谢立斌:论基本权利的立法保障水平2015-01-23
- 张明楷:自然犯与法定犯一体化立法体例下的实质解释2015-01-23
- 赵秉志:当代中国刑法法典化研究2015-01-21
- 姜爱林:基于实践的地方艾滋病立法研究2015-01-14
- 唐艳秋:论农民工群体迁徙自由权的立法保护2015-01-12
- 蒋悟真: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理念及其维度2015-01-10
- 韩大元:死刑立法的宪法界限2015-01-08
- 马章民:人体器官移植的刑法规制2015-01-07
- 季卫东:依宪执政与立法权的重新定位2015-01-06
- 赵秉志 赵远:略论刑法修改中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问题2014-12-27
- 高一飞 张绍松:被打折的权利----未决在押人员亲属会见权现状与反2014-12-23
- 王静然:我国隐私权刑法保护的缺陷与完善2014-12-22
- 刘松山:立法规划之淡化与反思2014-12-19
- 陈洪兵:我国贿赂犯罪体系的整体性反思与重构2014-12-18
- 赵秉志:死刑适用标准的立法改革之建言2014-12-17
- 何海波:《行政诉讼法》修改的理想与现实2014-12-17
- 陈兵:我国《反垄断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条款适用问题辨识2014-12-15
- 程雪阳:合理扩大地方立法权2014-12-11
- 魏治勋:全面有效实施宪法须加快基本权利立法2014-12-09
- 布鲁斯·阿克曼:如何讲述美国宪法的转型--职业主义批判以及连续性的2014-12-07
- 梁慧星:关于中国民法典编纂问题2014-12-07
- 薛军:当我们说民法典,我们在说什么2014-11-28
- 李训民:高校教师升等评审管制之司法审查2014-11-26
- 江平:中国民法典编纂的的几点思考2014-11-26
- 陈剑:瑞士直接民主与立法民主2014-11-26
- 郑尚元: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历史回眸与法制形成之展望2014-11-21
- 刘松山:修改立法法的若干建议2014-11-21
- 张春生 林彦:《立法法》修改前瞻2014-11-17
- 田飞龙:法治的时代精神2014-11-02
- 吴飞:西方传播法立法的基石——2014-10-26
- 法学视角下的浦东综改:经验、困局及其破解2014-10-22
- 范文嘉:科学配置地方立法权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2014-10-21
- 程雪阳:改革如何合法进行 ——写在立法法修改之际2014-09-27
- 王锴:《立法法》修改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2014-09-27
- 徐升:民国立法院重构及运行中的派系斗争(1946—1949)2014-09-26
- 李林:不断完善立法制度和法律体系2014-09-23
- 厉以宁:亲历中国立法巨大进步 见证立法重大成就2014-09-04
- 王利明:谈谈预算立法与监督2014-08-27
- 刘怡达:改革范式的演进与立法模式2014-08-12
- 林彦:通过立法发展宪法——兼论宪法发展程序间的制度竞争2014-08-06
- 王利明:民主立法与科学立法2014-08-04
- 王利明:立法应去部门化2014-07-29
- 王利明:民事立法的中国元素2014-07-17
- 马俊驹:我国人格权基础理论与立法建构的再思考2014-07-03
- 黎建飞:从“人道”到“权利”:我国残疾人立法发展路径2014-06-27
- 赵万 张长健:后立法时代的中国公司法可诉性2014-06-24
- 郑景元:公私合作: 我国农村信用社存续的有效路径2014-05-31
- 李晓惠:香港普选保留功能组别的法理依据与可行模式研究2014-05-11
- 刘松山:立法与改革的平衡点怎么找2014-05-06
- 黄永忠:关于《行政复议法》若干问题的思考2014-04-29
- 刘松山:自贸区不具有独立的法治意义及几个相关法律问题2014-03-17
- 刘松山:当代中国处理立法与改革关系的策略2014-03-16
- 常纪文:把握好国家立法与党内法规制定的关系2014-03-03
- 汪海燕:“立法式”解释: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的困局2014-03-02
- 王洪宇:日本公众参与立法制度简介2014-02-18
- 秦前红:为什么地方人大在立法上少有作为?2014-01-20
- 陈新 黄华:香港立法会演变探究2014-01-11
- 吴黎静:党的十八大后地方立法的几个新课题2014-01-05
- 熊丙万 周院生:国家立法中的道德观念与社会福利2014-01-04
- 赵莉:公平原则对契约严守的修正——国际示范立法中的情势变更2013-12-25
- 宋华琳:转型时期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几点思考2013-12-22
- 李样举 韩大元:论宪法之下国家立法具体化功能的实现2013-12-21
- 左卫民:从国家垄断到社会参与:当代中国刑事诉讼立法的新图景2013-12-19
- 乔新生:扩大地方立法权与法制统一并不矛盾2013-12-16
- 何海波:行政法治,我们还有多远?2013-12-13
- 叶海波:“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规范内涵2013-11-19
- 秦前红:从人权立法保障走向人权司法保障2013-11-16
- 陈兴良: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及其限度2013-11-12
- 田飞龙:党内立法法:依法治党的标志性举措2013-11-08
- 江必新:迈向统一的行政基本法2013-10-14
- 田飞龙:立法者的肉身与道义——《大变革时代的立法者》读后2013-10-10
- 邹奕:排华立法何以逾越宪法之门——美国排华系列案中“国会全权”原则2013-10-09
- 喻文光:论铁路改革的法治化路径2013-09-25
- 马岭:我国《立法法》对委员长会议职权的规定2013-09-18
- 陈雷:论我国的引渡立法与引渡实践2013-09-16
- 邓联繁:立法廉洁性评估:法治反腐的阿基米德支点2013-09-06
- 陈伟:刑事立法的政策导向与技术制衡2013-09-05
- 周伟:论我国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2013-08-30
- 方泉:犯罪化的正当性原则——兼评乔尔·范伯格的限制自由原则2013-08-21
- 李昌庚:再论一人公司2013-08-18
- 张杰 刘邕麟:死刑的文化之维——中国传统死刑文化暨对当代立法的影响2013-08-12
- 王亚平 郑军辉:中国人大立法中的公众参与2013-08-12
- 付立庆:论刑法用语的明确性与概括性——从刑事立法技术的角度切入2013-08-10
- 王文华:我国刑法分则研究之考察2013-08-06
- 莫洪宪 张昱:我国刑法中的商业贿赂犯罪及其立法完善2013-08-02
- 马凯 曹海晶:国外行政立法控制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013-07-22
- 郑永年:中国转型社会立法要先行2013-06-23
- 江平:立法与执法的脱节2013-06-22
- 张元元:对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质询的分析:1999—20082013-06-19
- 邱润根:我国外商投资立法中的冲突与协调2013-06-14
- 陈业宏 周叶婷:我国利用外资立法指导思想反思2013-06-12
- 朱孔武:香港立法会调查权的法理探析2013-06-07
- 张力:走向共识:美国协商行政立法的兴起与发展2013-06-04
- 王新:我国刑法中“明知”的含义和认定——基于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分2013-06-04
- 王方玉:论立法过失的基本内涵2013-05-11
- 皮勇:我国新网络犯罪立法若干问题2013-04-28
- 秦前红 涂云新: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障路径及其选择2013-03-29
- 李太莲: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产生办法的政治成本与效益分析2013-03-26
- 石东坡 余凡:论“后体系时代”律师的立法参与问题2013-03-01
- 苏晓宏:法律中的假定及其运用2013-02-20
- 余以为:治腐败,先治权力过分集中2013-02-16
- 周永坤:中国古代“请托”立法及其现代意义2013-01-27
- 杜光:两个博弈2013-01-07
- 秦前红:网络立法没有芝麻开门那样的神奇功效2013-01-05
- 邵建:网络立法应止于公民基本权利2013-01-05
- 梁立俊:哪里是自外法律之地?——向人民日报和央视等提问2012-12-25
- 李哲范:统一行政行为概念的路径选择——以国外行政诉讼立法技术为借鉴2012-12-20
- 刘松山:当代中国立法与政治体制改革关系的演变2012-12-09
- 焦洪昌 叶强:民主政治的常识与共识——论差额选举制度的重大现实意义2012-12-04
- 刘洪岩:生态文化背景下的俄罗斯环境立法2012-11-07
- 任进:行政立法蓄力十年2012-10-11
- 漆多俊:反垄断立法中的行政性垄断问题2012-10-11
- 漆多俊 陈云良:中日经济法立法与理论研究之比较2012-10-11
- 王世涛 杨海涛:行政授权立法的正当性困局及解决之道2012-08-20
- 赵璐瑜:浅析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立法缺陷及完善2012-08-18
- 聂日明:预算法修订:闭门修法没有出路2012-08-03
- 马岭:议会预算议决权的性质分析2012-07-20
- 马岭:宪法的立法功能2012-07-17
- 林峰 王书成:司法式立法及制度反思——以《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实施2012-07-01
- 高一飞 聂子龙:论我国看守所立法2012-06-30
- 厉以宁:把经济立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2012-06-29
- 徐爽:以权利制约权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基本权利立法实践的发展2012-06-26
- 杜导斌:立法不公是收入分配严重失衡的总根源!2012-06-24
- 马岭:地方立法权的范围2012-06-19
- 刘志刚:立法缺位状态下的基本权利2012-06-11
- 李洁:风险社会的刑法立法期待2012-05-29
- 马博:言论自由与历史问题立法2012-05-21
- 董玉庭: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法理学分析2012-05-19
- 高铭暄:走向完善的中国刑事立法2012-05-16
- 潘星丞:限制死刑,还是扩张死刑?——我国死刑立法技术实证研究2012-05-15
- 朱晓峰:人格立法之时代性与人格权的权利内质2012-05-09
- 支振锋:民间金融立法的焦虑与希望2012-05-03
- 陈传法:论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立法界定2012-04-25
- 展江:新闻立法势在必行2012-03-30
- 信春鹰:法律移植的理论与实践2012-03-29
- 毛寿龙:化解部门立法的制度结构2012-03-19
- 李银河:性不应当成为立法对象2012-03-16
- 吕江 谭民:能源立法与经济转型——以英国工业革命缘起为中心2012-03-08
- 陈光:区域立法与中央和地方立法关系的完善2012-03-06
- 张穹:谈谈行政立法中的利益协调2012-02-24
- 李玲 王建学:论民事立法权的宪法约束2012-02-22
- 周继东 张岩:试论在地方立法中实行相对独立的法律审查2012-02-22
- 孙旭培:三十年新闻立法历程与思考2012-02-10
- 周佑勇 尚海龙:论行政立法不作为违法——基于法律文本的解析2012-01-31
- 徐璐:场域视野中的立法——以《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制定为例2012-01-20
- 杨士林:试论台湾地区行政命令违法的审查2012-01-16
- 高铭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刑法立法的发展2012-01-12
- 高铭暄:风险社会中刑事立法正当性理论研究2011-12-20
- 东来:凭什么独立的法官比民选政客更有权威2011-12-03
- 秦前红:中国共产党对立法的影响2011-11-22
- 秦前红:关于人大立法模式演进的思考2011-11-22
- 秦前红:再谈宪法学者参与立法活动2011-11-21
- 秦前红:立法权刍论2011-11-21
- 秦前红 李元:中国应建立立法助理制度2011-11-21
- 周赟:要立法,先问逻辑或方法上是否可能2011-11-21
- 许崇德:香港无证儿童案件评析 2011-11-18
- 许崇德: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2011-11-18
- 沈岿:“开门立法”演进之我见2011-11-17
- 应松年 肖凤城:制定我国行政程序法的若干基本问题 2011-11-11
- 应松年:评价和展望行政强制立法2011-11-04
- 于洪军:应用系统法学看立法的概念及立法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2011-11-03
- 王利明:中国民事立法的成就与展望2011-10-28
- 周旺生:法治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2011-10-19
- 周旺生:参与法治生活2011-10-19
- 周旺生:立法听证:制度民主的价值2011-10-19
- 周旺生:论立法法与它的历史环境2011-10-19
- 陈瑞华: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技术问题2011-10-13
- 韩大元:关于提高立法质量的宪法学思考2011-10-09
- 秦前红:宪法学者为什么总是缺席国内重大立法活动? 2011-09-08
- 郑晓均:加快虚拟网络立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2011-08-27
- 于立深:行政立法不作为研究2011-08-17
- 陈兴良:刑事司法公正论2011-07-17
- 陈兴良:间接正犯:以中国的立法与司法为视角2011-07-17
- 姜明安:行政程序立法应关注的八大关系2011-07-05
- 白龙 周林刚:立法官僚的兴起与封闭2011-06-25
- 杨思斌:论社会救助法中的国家责任原则2011-06-06
- 李楯:证据立法再思考:社会结构、法律传统与制度设计2011-04-18
- 李楯:立法“征集意见”怎可“来不及” 2011-04-16
- 韩大元: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方面迈出新步伐2011-03-13
- 褚宸舸:我国禁毒立法的历史演进(1949-1998)2011-03-10
- 萧瀚:立法的德性2011-02-17
- 吴元元:信息能力与压力型立法2010-09-24
- 张明楷:立法解释的疑问——以刑法立法解释为中心2010-07-20
- 何家弘:论法官造法2010-07-09
- 周旺生:立法质量与质量立法——欧美台立法质量立法研究(下)2010-06-09
- 周旺生:立法质量与质量立法——欧美台立法质量立法研究(上)2010-06-09
- 朱景文:当代中国立法中的法律移植2010-06-08
- 朱景文:中国立法的公众参与2010-06-08
- 周旺生:新中国开国之初立法观念的范本——董必武立法观念研究2010-06-03
- 周旺生:论立法法与其历史环境2010-06-03
- 周旺生:张友渔立法思想记述(下)2010-05-31
- 周旺生:张友渔立法思想记述(中)2010-05-31
- 周旺生:张友渔立法思想记述(上)2010-05-31
- 张明楷:正义、规范、事实2010-04-28
- 秋风:立法企业家与制度变迁2009-12-13
- 季卫东:问题在立法权, 原因在解释学2009-09-20
- 王成:耶稣、看门人与侵权立法的选择2009-09-12
- 封丽霞:中国地方立法三十年2009-09-09
- 展江:以新闻立法促进社会进步 ——第八个记者节感言 2009-07-14
- 杨雪冬:制度移植与本土实践:以立法听证为个案的研究2009-06-23
- 黄建军:亲历立法听证会2009-06-17
- 郑磊:“较大的市”的权限有多大——基于宪法文本的考察2009-05-19
- 黄裕生:两种正义观与两种立法精神2009-04-15
- 田湘波:中国的立法体制现状2009-01-21
- 姜明安:像湖南那样加快行政程序立法2008-10-07
- 于建嵘对话蔡永飞:呼唤县级地方立法权2008-09-18
- 刘思达:立法的科学、民主与权威2008-07-12
- 周旺生:中国立法五十年——1949-1999年中国立法检视2008-04-29
- 喻中:从立法中心主义转向司法中心主义?2008-02-24
- 李炜光:国家立法机构应当怎么授权?2008-01-04
- 季卫东:立法改革的”反刍胃”模式2007-08-16
- 刘海波:美国特别区地方政府的几个问题2007-01-29
- 杨福忠:立法责任引入我国宪政制度建设之思考2005-11-24
- 喻中:法源于俗2005-09-30
- 陈端洪:立法的民主合法性与立法至上——中国立法批评2005-08-14
- 孟庆尧:当仇和遭遇姚立法2005-03-29
- 姚立法:我的竞选历程2005-02-16
- 王锴:紧急状态立法模式研究2005-01-25
- 陈志武:立法,立法,再立法200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