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理论,是研究道德的产生、发展、本质、评价、作用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规律的学说。而道德则是社会与自然一切生存与发展的利益关系中,善与恶的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活动的总和。伦理学所研究的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是通过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反映的;伦理学则是通过善与恶、权利与义务、理想与使命,即人们的行为准则等一切范畴和体系来反映的。
最新文章
- 余达淮: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根本方法2022-05-19
- 张志伟:海德格尔哲学的“伦理学问题”——以《存在与时间》为中心的辨2022-05-17
- 毛朝晖:荀子礼论中规则与美德统一性的宇宙论论证2022-03-12
- 万俊人:伦理学的挑战与从容2022-01-04
- 付长珍:未完成的“谋划”2021-12-07
- 何怀宏 戴兆国:当代伦理学知识体系的转换与发明2021-12-07
- 邓安庆:道义论伦理学谱系考2021-11-05
- 陈嘉映:伦理与伦理学2021-05-06
- 王宁:新冠病毒肺炎突发与治理的人文反思2021-04-28
- 吴万伟:解析巴鲁赫·斯宾诺莎《伦理学》2021-04-09
- 魏敦友:寻找人类文明的新坐标2021-04-02
- 万俊人:百年中国的伦理学研究2021-02-02
- 万俊人:互镜式学术评价中的伦理精神与伦理学研究2021-02-02
- 万俊人:当代伦理学前沿检视2021-02-01
- 黄勇:程颢的美德伦理学:超越理性主义与情感主义之争2021-01-02
- 唐文明:美德伦理学、儒家传统与现代社会的普遍困境2020-12-10
- 彭国翔:后习俗责任伦理学视野中的儒家哲学2020-11-19
- 韩东屏: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2020-10-23
- 韩东屏:西方规范伦理学的弊病与诊疗 ——重置功利论、道义论、德性2020-09-19
- 徐英瑾:具身性、认知语言学与人工智能伦理学2020-08-31
- 王培坤:儒家伦理现代转型的基础问题 ——安乐哲“互系性”概念商榷2020-07-14
- 邓安庆:让中国伦理学术话语融入现代世界文明进程2020-07-13
- 赵汀阳:伦理的困惑与伦理学的困惑2020-05-18
- 杨松:元伦理学的视角:“随附性”探析2020-04-16
- 邓晓芒:当代形而上学的重建2019-11-19
- 邓安庆:论康德的两个伦理学概念2019-08-24
- 李建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理论命题、发展逻辑与建设路径2019-07-31
- 邓安庆:自然法、现代正义论与人的尊严2019-07-03
- 邓安庆:重返“角力”时代: 尼采权力意志的道德哲学之重估2019-07-03
- 邓安庆:《伦理学术》发刊词2019-07-02
- 邓安庆:比较伦理学的意义与困境2019-07-01
- 韩东屏:德性伦理学可以休矣2019-06-06
- 李泽厚 刘悦笛:伦理学杂谈——李泽厚、刘悦笛2018年对谈录2018-10-02
- Science:如何应对人工智能产生的伦理学危机?2018-09-07
- 李泽厚:《关于“伦理学总览表”的说明(2018)》2018-05-15
- 李文倩:伦理学和美学是一个东西吗?2017-04-15
- 王曙光:金融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公正2017-04-01
- 黄未原:安·兰德的伦理哲学不为川普而准备2017-02-08
- 李泽厚:伦理学补注2016-12-30
- 王曙光:经济学中的伦理考虑2016-06-04
- 李幼蒸:请用“仁学”代替“儒学”2016-03-25
- 甘阳:以家庭作为道德重建的中心2016-02-25
- 邓安庆:分析进路的伦理学范式批判?2016-01-05
- 周濂 陈嘉映:陈嘉映访谈2015-12-31
- 赵永刚:美德的实在性问题:出场、论辩及意义2015-12-06
- 肖锦龙:试谈希利斯米勒的言语行为理论文学观2015-07-13
- 李猛:人文教育要让学生明白,做一个好人难且值得2015-05-30
- 李猛:亚里士多德的两条道路2015-04-02
- 程炼:进化论与伦理学的三层牵涉2015-03-20
- 王海东:同源、相似与差异:审美与德性的关系辨析2014-12-17
- 王海东:道德的虚拟与虚拟的道德——网络伦理学探析2014-12-17
- 程炼:进化论与伦理学的三层牵涉2014-12-06
- 陈真:论斯洛特的道德情感主义2014-11-05
- 陈嘉映:伦理学有什么用?2014-10-21
- 黄玉顺:前主体性对话:对话与人的解放问题2014-10-03
- 陈真: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学思想述评2014-09-30
- 陈真:心理学利己主义和伦理学利己主义2014-09-29
- 唐代兴:伦理学与科学的分界与互动关联2014-09-24
- 黄玉顺:“角色”意识:《易传》之“定位”观念与正义问题2014-04-11
- 黄蕉风:对上帝的故事尽忠——评侯活士 《和平的国度——基督教伦理学2014-02-11
- 刘清平:善与正当的语义等价性——兼论后果论的优势与缺失2013-12-08
- 张孟弛:道德的分类2013-12-01
- 刘清平:论正当、权益和人权的关联2013-11-02
- 黄玉顺:作为基础伦理学的正义论——罗尔斯正义论批判2013-09-02
- 黄玉顺:“中国正义论--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系列研究项目情况介绍2013-09-02
- 刘清平:中国哲学语境下的善与正当问题*2013-04-20
- 黄玉顺:“全球伦理”何以可能?2012-10-20
- 乔洪武 曾召国:罗尔斯对康德伦理学的“建构主义诠释2012-09-20
- 张孟弛:道德的概念2012-08-04
- 张孟弛:幸福和痛苦2012-07-18
- 张孟弛:人生的意义2012-06-30
- 张任之:舍勒对苏格拉底问题的回答2012-06-25
- 何怀宏:在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2012-06-07
- 何怀宏:《我们时代的伦理学》序言2012-03-28
- 黄玉顺:中国正义论的重建——生活儒学的制度伦理学思考 2012-03-22
- 方朝晖:中国古代有伦理学吗?2012-02-16
- 何怀宏:现代伦理学:在康德与卢梭之间2012-01-02
- 卢风:挑战与前景:当代伦理学之走向 2011-09-09
- 宋希仁:论伦理关系 2011-08-23
- 吕耀怀:隐私的伦理辩护2011-08-17
- 马利军:无意识与人类道德 2011-08-08
- 刘福森:生态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2011-07-17
- 邓文正:细读《尼各马可伦理学》 2011-05-23
- 杨通进:论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 2010-12-26
- 高兆明:道德责任:规范维度与美德维度2010-12-08
- 廖申白:论伦理学研究的基本性质2010-12-08
- 王小锡:新中国伦理学60年学术进路 2010-10-20
- 曹刚 戴木才:问题与主义之间2010-09-17
- 任丑:作为普遍性道德权利的人权2010-09-17
- 孙周兴:作为实存哲学的伦理学2010-09-11
- 唐代兴:灾疫伦理研究的背景目标视域方法2010-07-24
- 万俊人:现代语境中的伦理学和伦理学家 2010-03-25
- 何怀宏: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2010-02-24
- 肖雪慧:周辅成先生——中国伦理学的学科奠基人2009-07-13
- 舒远招:西方进化伦理学的哲学收获和界限2009-02-03
- 舒远招:进化伦理学及其向传统伦理学的挑战2009-02-03
- 舒远招:互助论进化伦理学——克鲁泡特金的“进化伦理学”构想2009-02-03
- 唐代兴:《新伦理学》:作为一个完整理论的逻辑推论体系2009-01-21
- 唐代兴:新伦理学的伦理知识学特征2009-01-21
- 唐代兴:当代新功利主义:新伦理学方法论体系探析2009-01-21
- 邓安庆:无本质的应用伦理学——对当前应用伦理学本质特征争论的质疑2009-01-13
- 万俊人:关于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2008-12-24
- 邓安庆:诠释学的伦理学2008-11-27
- 论一门哲学伦理学的可能性2008-11-09
- 价值伦理学和实践哲学2008-11-09
- 当代神学与哲学中的适度伦理概论2008-11-09
- 邓安庆:一种返本开新的环境伦理学之魅力2008-11-04
- 邓安庆:家庭伦理在中西伦理学中的不同地位*2008-11-04
- 邓安庆:康德伦理学体系的构成*2008-11-04
- 邓安庆:西方伦理学概念溯源——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概念的实存论阐释*2008-11-04
- 邓安庆:论德国应用伦理学的风格2008-11-04
- 唐代兴:当代新功利主义与《新伦理学》2008-10-18
- 唐代兴:创造·完整·健康:生命伦理学释义2008-10-15
- 唐代兴:生命重于一切:生命伦理学的现场启蒙2008-10-15
- 王宁:后现代生态语境下的环境伦理学建构2008-10-11
- 谢地坤:道德的底限与普世伦理学2008-09-01
- 王曙光:制度变迁期的伦理困境和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2008-07-14
- 斯蒂夫·平克:愚蠢的尊严2008-05-18
- 王宁:文学的环境伦理学:生态批评的意义2007-07-30
- 唐代兴:新伦理学的时代使命与发展方向2007-06-10
- 唐代兴:自由与异化:新伦理学的人道理论张力2007-06-10
- 李明辉:儒家政治哲学与责任伦理学2007-06-07
- 麦克尔·桑德尔:胚胎伦理学2007-06-03
- 肖雪慧:一面镜子——读《伦理学与经济学》2007-05-11
- 杨国荣:伦理学中的形式与实质2007-04-29
- 周枫:对罗国杰等著《伦理学教程》的若干质疑2007-04-01
- 赵汀阳:论道德金规则的最佳可能方案2007-02-27
- 唐代兴:当代制度伦理学构建的宏观思路2006-06-29
- 唐代兴:归属地位作用:伦理学研究的生态整体方向2006-06-29
- 尚塔尔·墨菲:民主的伦理学200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