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其广为人知的代表著作有《理想国》。
最新文章
- 田冠浩:政治哲学语境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嬗变——基于对柏拉图、卢梭和马2020-11-04
- 张波波:从“语言”到“实在”——柏拉图语言哲学新探2020-07-28
- 谢文郁:身体观:从柏拉图到基督教2020-06-08
- 谢文郁:善的问题:柏拉图和孟子2020-06-08
- 谢文郁:求善原则和柏拉图的灵魂观2020-06-08
- 谢文郁:柏拉图的自由观2020-06-08
- 谢文郁:柏拉图真理情结中的理型和天命——兼论柏拉图的“未成文学说”2020-06-08
- 吴增定:家庭与城邦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谈起2020-04-27
- 程立显:柏拉图论公正2019-08-06
- 詹文杰:柏拉图论感觉2019-05-31
- 盛传捷:何以为人: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2019-04-22
- 谭善明:哲学与修辞学之争——柏拉图与智术师的对话2019-04-11
- 王庆新:超验信仰与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危机2019-02-05
- 肖瑛:家国之间: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家邦关系论述及其启示2018-09-25
- 霍伟岸:党争及其克服2018-09-23
- 陈嘉映:柏拉图——哲人不王2017-11-19
- 安希孟:有德与缺德:父为子隐为哪般2017-07-20
- 吴增定:可见的与不可见的2017-03-30
- 李俊:柏拉图与外星人2017-03-30
- 成中英:乌托邦吊诡及其解决之道2017-01-11
- 侯素芳:经典重温的教育学意蕴 2016-09-12
- 李猛:《理想国》和柏拉图的政治历险2016-04-22
- 翟振明:现代的苏格拉底何处寻觅?2016-03-25
- 刘玮:为特拉叙马库斯辩2016-01-14
- 郭方云 潘先利:论莎士比亚剧作中的柏拉图宇宙图景2015-04-01
- 孙向晨:不可或缺的上帝与上帝的缺席——论莱维纳斯哲学中被悬置的上帝2014-12-15
- 陈建洪:论阿波罗多洛斯的疯狂--兼注柏拉图《会饮》173d2014-12-03
- 于振勇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社会分工思想2014-11-08
- 何勤华:西方法学的开山之作——柏拉图著《法律篇》述评2013-11-06
- 吴西之: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与马克思——一种新的读解及其误区2013-08-31
- 周睿志:哲学的专政2012-10-17
- 杨玉昌:叔本华的形而上学与柏拉图的理念2012-06-25
- 吴天岳:多元视角下的城邦与灵魂2012-04-29
- 韩王韦:帖雷马科的政治觉醒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2012-04-19
- 王明雨:柏拉图政治纲领批判2012-02-11
- 刘小枫:《斐多》中的“相”2011-11-28
- 张巍:柏拉图为何写作对话录2011-09-07
- 余露:哲人王——现实的乌托邦2011-01-11
- 陈嘉映:哲人不王2010-12-28
- 西奥多·阿多诺:为什么宣传能奏效?2010-11-23
- 刘小枫:柏拉图笔下的佩莱坞港——《王制》开场绎读2010-07-05
- 陈高华:非本真的政治哲学——阿伦特论柏拉图的政治哲学2010-03-20
- 柯小刚:尼采、柏拉图与戏剧的教育使命2010-02-23
- 林美茂:哲人看到的是什么?2009-07-10
- 王柯平:柏拉图的身体诗学观2008-08-25
- 陈行之:柏拉图在笑2008-07-22
- 李永毅:暧昧的修辞,暧昧的柏拉图2007-04-29
- 邓晓芒:对柏拉图《游叙弗伦篇》的一个惊人的误解2007-01-06
- 邓晓芒:论柏拉图精神哲学的构成2006-10-08
- 徐爱国:解读柏拉图关于法律的三个比喻2005-08-14
- 刘小枫:重新绷紧琴铉的两端200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