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是对存在的研究。它亦被提出为是对科学以外、无形体、不可证明的事物的研究,是脱离实践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在不同的语境下的意义,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指:以用超验的思辨方式研究非客观或者无形世界的哲学体系,而科学研究现实世界的现象及规律;另一个指的是:与辩证法对立的 ,用孤立 、静止 、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包括:超自然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自由意志等。
最新文章
- 詹文杰:汉语哲学语境中的Being难题——评王路教授的“一是到底论2023-02-20
- 吴晓明: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2022-09-18
- 王路:“形而上学”与“元宇宙”2022-06-24
- 蒙培元:“形而上”与“形而下” 2022-04-09
- 李猛:“一生一次”:笛卡尔与现代形而上学的“新计划”2022-02-10
- 埃里克·奥尔森:人工智能的形而上学2022-02-04
- 丁耘:世界精神的结算单位(新中国的形而上学)2021-09-16
- 雷思温:建立中华文明的时间-历史连续性(新中国的形而上学)2021-09-16
- 周展安:把握在思想中的中国的当代(新中国的形而上学)2021-09-16
- 李长春:“上学下达”与“下学上达”(新中国的形而上学)2021-09-16
- 朱刚:构造理解人的基本坐标系(新中国的形而上学)2021-09-16
- 方向红:中西比较应该怎么去做(新中国的形而上学)2021-09-16
- 吴增定:西学传统内部的张力(新中国的形而上学)2021-09-16
- 唐文明:不可以建构体系来代替经典(新中国的形而上学)2021-09-16
- 陈立胜:我们的时代需要何种形上学(新中国的形而上学)2021-09-16
- 陈少明:“道器”形上学与“理气”形上学(新中国的形而上学)2021-09-16
- 张志强:当代中国的形而上学解决方案(新中国的形而上学)2021-09-16
- 李猛:新中国意义的思想方向(新中国的形而上学)2021-09-16
- 程志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辨析2021-08-30
- 程广云:思想宪法何以可能——论赵汀阳的历史形而上学2021-08-26
- 赵汀阳:关于形而上学的评论2021-08-07
- 刘森林:形而上学与理想主义2021-07-03
- 邓晓芒: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片面定向的检讨——以中国哲学为参照2021-06-03
- 邓晓芒:“伦理学之后”的实践哲学:对老子形而上学的模型论解读2021-04-11
- 刘清平:中西形而上学复兴面临的挑战2021-03-17
- 黄玉顺:生活儒学的观念·附论二2020-12-13
- 陈晓平:对冯友兰形而上学体系的改进和补充——增加一组“形而中学”命2020-10-24
- 韩东屏: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2020-10-23
- 张世英:中西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2020-09-14
- 郭萍:形而上学的命运2020-07-19
- 谢文郁:偶态形而上学:问题的提出和展示2020-06-08
- 李泽厚 刘悦笛:历史、伦理与形而上学(下)2020-02-15
- 李泽厚 刘悦笛:历史、伦理与形而上学(中)2020-02-15
- 李泽厚 刘悦笛:历史、伦理与形而上学(上)2020-02-15
- 邓晓芒:当代形而上学的重建2019-11-19
- 段德智:实践哲学乃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的终极旨归2019-06-25
- 李忠伟:异心与存在:胡塞尔论异心经验及其形而上学蕴含2019-05-29
- 张志伟:轴心时代、形而上学与哲学的危机2019-04-17
- 许苏民:澄清中西哲学比较中的几点误解2019-03-19
- 郑开:道家形而上学的理论特质2019-01-03
- 匡钊:心灵与魂魄2019-01-03
- 李猛:用具与礼器——形而上学的中国检讨2018-11-21
- 敦鹏: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特质及其现代价值2018-08-06
- 王庆丰:资本形而上学的三副面孔2018-07-24
- 程志华:存在即生活,生活即存在2018-04-09
- 段德智:莱布尼茨首先是位形而上学家2018-03-05
- 舒远招:论《道德形而上学》对法权义务和德性义务之划分2017-10-20
- 杨虎:哲学的新生2017-09-02
- 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2017-08-22
- 李文倩:维特根斯坦论科学与哲学2017-04-03
- 辛若水: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2017-02-26
- 侯小丰:形而上学自由概念的生成与终结2017-01-31
- 杜保瑞:对牟宗三诠释王阳明哲学的方法论反省2016-01-26
- 郑祥福 金生亮:近30年来西方科学哲学研究中的八大关系2015-12-27
- 黄玉顺:形而上学的黎明——生活儒学视域下的“变易本体论”建构2015-09-04
- 孙凤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相互对立的吗?2015-08-26
- 陈定学:“辩证同一性”与“形而上学同一性”辨析2015-07-29
- 江怡:什么是形而上学指称2015-07-19
- 贾海涛:创新中国哲学发展 提升学术话语权2015-07-06
- 许小亮:先验方法论视阈下的法哲学体系2015-03-27
- 赵林:刺向神秘主义和形而上学独断论的双刃剑2015-02-06
- 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详解2015-01-22
- 赵越胜:渎神与缺席 ——评张志扬新作《幽僻处可有人行?》2014-11-26
- 张志伟:《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内在形而上学”2014-10-10
- 陈晓平:论宗教命题的形而上学基础 ——康德与冯友兰的宗教形而上学之2014-09-18
- 陈晓平:关于冯友兰先生的形上学体系的出发点及其改进2014-09-18
- 赵汀阳:一种对存在不惑的形而上学2013-06-17
- 段德智: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的一部经典之作2013-06-03
- 杨祖陶:我为《耶拿体系,1804-5: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做索引2012-11-25
- 周濂:后形而上学视阈下的西方权利理论2012-11-18
- 形而上学作为“人”的保存者2012-11-12
- 邓晓芒:形而上学的“围城”2012-09-20
- 杨玉昌:叔本华的形而上学与柏拉图的理念2012-06-25
- 周建平:逻辑域-自然逻辑概论2012-06-23
- 叶晓锜:从形而上学到认识论2012-05-27
- 方朝晖:从现象学形而上学看西方学术的精神价值基础及中、西方学术异同2012-02-16
- 方朝晖:Metaphysics or Xing (er) shan2012-02-15
- 方朝晖:“西学”在“中学”中的命运:形而上学之例2012-02-15
- 周建平:逻辑域-自然逻辑概论 ----揭开形而上学之谜2012-02-04
- 黄玉顺:追溯哲学的源头活水——“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再讨论2011-08-14
- 汪子嵩: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哲学问题 2011-07-07
- 杨国荣:具体的形上学·引言2011-06-22
- 邓安庆:从“形而上学”到“行而上学”:康德哲学哥白尼式革命的实质2010-03-24
- 王路 :分析哲学与哲学分析2010-03-02
- 周国平:尼采论语言形而上学 2010-01-23
- 特里·伊格尔顿:文化与野蛮:恐怖主义时代的形而上学2009-10-09
- 倪梁康:零与形而上学 2009-04-29
- 孙周兴:本质与实存 2008-11-27
- 张志伟:说不尽的康德哲学2008-11-25
- 黄玉顺:形而上学略论——回复陈明先生的一个跟帖2008-09-25
- 韩水法:论康德批判的形而上学2008-09-22
- 柯小刚:形上学与形而上学:道学与形而上学的先行预备性考察2008-08-19
- 阙光联:关于恶的历史辩证法的再认识2008-06-18
- 童世骏:后形而上学时代的理想主义何以可能?——论杜威宗教观的当代意2008-06-03
- 张祥龙:数学与形而上学的起源2008-04-14
- 黄玉顺:生活儒学与形而上学之关系——致胡治洪教授2008-03-06
- 邓正来: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沟通主义法律观”2007-11-20
-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能否回答“良善生活”的问题?2006-12-21
- 武坚:永别了,超验的、形而上学的哲学!2006-09-02
- 邓晓芒:西方形而上学的命运2004-11-03
- 邓晓芒: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初探200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