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思想网
>
思想库
>
学术
> 赵燕菁
所有专栏
赵燕菁,1984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984-2004,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理论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所所长,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2004-2007,厦门规划局局长(挂职);2007-2015,厦门规划局(委)局长(主任);2015,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建筑学院,教授;2009,英国威尔士加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博士。
237
推荐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完全抛弃“土地财政”可能带来哪些风险?
赵燕菁 宋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逻辑
陆权回归:从乌克兰变局看海西战略
赵燕菁 宋涛:地权分置、资本下乡与乡村振兴——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
中概股回归——中国资本市场崛起的一次机会?
范式转变:从均衡到竞争
上海空间结构的重塑与升级
现代增长与信用货币—— 一个“双螺旋”增长假说
危机及化解:以贵州独山县为例
尽快建立中国抗疫的核心叙事
启动危机增长
伟大的七十年——中国城市规划演进的资本-货币视角
从土地金融到土地财政:资本的胜利、有为的政府与城市的转型
赵燕菁 周颖刚:中国资本市场再设计:基于公平效率、富民强国的思考
从城市化转型——从高速度到高质量
货币、信用与房地产——一个基于货币供给的增长假说
大国博弈的货币视角
海洋城:超越传统的规划视角
中美贸易战中的中国地方政府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房地产调控——基于货币史学的视角
“新时代”的宏观经济理论
公共服务制度和盈利模式的设计,才是优秀乡村规划所应具备的精髓
规划监管·不动产市场·经济增长
从历史中思考未来: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的启示
制度设计与经济增长
危机与出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土地财政:历史、逻辑与抉择
城市增长模式与经济学理论
财产税与政府行为
应对美国技术脱钩的建议
资本竞争与债务置换
中美博弈的关键战场
变局博弈中,这个两难是对中国的考验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产负债表危机
再议住房、消费和生育的关系
集体养老机制与个体生育选择
房地产转型需要更精准的操作
“共同富裕”政策的三个陷阱
全球化的死与生——一个极简的国际关系分析框架
在十字路口的房地产
俄乌战争的中国选择
股市还是房市?
拆分联赛能挽救中国足球吗
生育、养老、就业与城市规划
房产税试点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正确理解“房住不炒”——当前房地产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近期房地产市场的思考——土地拍卖视角
规划如棋
财富函数与社会公平
平台经济:寻找最优的产权边界
赵燕菁 宋涛:经济内循环:底层架构与制度方向
旧改很可能是未来城市大分流的岐点
旧城更新与城市资本
“成片开发”与“公众利益”的制度含义
中国会被世界经济脱钩吗?
非官方渠道主导,对美精准援助
从常态增长转向危机增长——一个关于功能货币的建议
财产税的制度匹配问题
福建大棋局
变局中的厦金关系
包容发展与城市规划变革
城市化驶入危险区域
保障房须广覆盖
住房政策需要战略思考
欧盟反补贴直指中国竞争力核心
关于“土地财政”问题的几个理论误区
《大崛起: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转型》自序
劳动与资本:一个人口分析的新框架
新冠大流行背景下的战略
平台经济与社会主义:兼论蚂蚁金服事件的本质
中国城市化的下半程
基于制度的增长分析
“大国首都”格局中的雄安新区
本专栏经作者授权。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获得书面许可。
Copyright since 2010,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爱思想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0786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