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朱子)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1130—1200,徽州府婺源县人(今江西省婺源),字元晦,一字仲晦,南宋理学家、哲学家,集北宋理学之大成,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一生大部分时间专注于讲学和著书立说,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等,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标准。而其本人是唯一一位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者。
最新文章
- 朴炫贞:朱熹与王阳明的体用与中和2023-03-22
- 曾维刚:朱熹诗歌新论2023-02-03
- 陈来:打开经典的门 ——读《朱子一百句》2023-02-02
- 孙汉生:朱子家风家训与“福”文化2023-01-28
- 何青翰:工夫与教化——论朱子“学之大小”思想结构的形成与特点2023-01-24
- 干春松:“感而遂通”:交感、感动与教化——宋明道学政治哲学的一个切2022-12-29
- 陈来:明清朱子学将是宋明理学研究的新增长点2022-12-26
- 郭齐勇:《恭读〈朱子读书法〉》读后2022-12-25
- 喻中:依理治国:朱熹建构的法理命题2022-12-23
- 朱汉民:朱熹《四书》学与儒家工夫论2022-12-12
- 朱汉民:朱熹《四书》学的人文信仰特征2022-12-12
- 张传海:智的直觉何以可能?——以康德、牟宗三、朱子为中心的考察2022-12-08
- 李春颖:所禀即所值:朱子解《孟子》性命之辨章2022-12-04
- 蔡家和: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心物关系2022-11-30
- 傅锡洪:朱子的“心即理”及其与阳明的异同2022-11-07
- 钱穆:朱子论禅学2022-08-20
- 胡适:朱子论禅的方法2022-08-20
- 莫天成:孟子王道思想发微——以朱子的阐释为中心2022-08-07
- 向世陵:“仁术”义辨 ——以孟子和朱熹的诠释为据2022-07-16
- 郭畑:唐宋“道统”概念的演进2022-06-11
- 陈来:论朱子学“未发之前气不用事”的思想2022-06-08
- 蒙培元:朱子对书院文化的贡献及其意义2022-05-23
- 蒙培元:朱熹心说再辨析 2022-05-21
- 蒙培元:《朱子学关涉人物裒辑——拱辰集》序2022-05-21
- 蒙培元:朱熹关于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理一分殊”说 2022-05-21
- 蒙培元: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 ——朱子哲学辩证之一 2022-05-21
- 陈来:还原朱子学研究的重要性2022-05-14
- 蒙培元:真善美的境界2022-05-12
- 蒙培元:何为生态哲学2022-05-12
- 蒙培元:有无宗教精神2022-05-12
- 蒙培元:德性还是知识2022-05-12
- 蒙培元:情感与理性对立吗2022-05-12
- 蒙培元:心是什么2022-05-12
- 蒙培元:存在与价值能统一吗2022-05-12
- 蒙培元:何理解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2022-05-12
- 蒙培元:一个世界还是两个世界2022-05-12
- 蒙培元:怎样注解“四书”2022-05-12
- 蒙培元:“心与理一”说——朱熹2022-05-04
- 蒙培元:朱子哲学的理性精神及其意义2022-04-30
- 蒙培元:胡宏的“心以成性说”与朱熹的“心统性情说”2022-04-12
- 陈来:朱子学的时代价值2022-04-09
- 朱人求:朱子读书法及其对身心修养的意义2022-03-21
- 陈来:张荫麟、贺麟朱子太极动静说论辩简析2022-03-18
- 焦德明:“心为太极”说在朱子学中的诠释2021-12-02
- 陈来:乾道后期道学理论的建构:以朱子及张南轩的太极解义为中心2021-11-21
- 陈来:朱子论羞恶2021-07-07
- 陈来:论古典儒学中“义”的观念——以朱子论“义”为中心2021-06-25
- 马子木:十八世纪理学官僚的论学与事功2020-07-06
- 陈明:朱子思想转折的内容、意义与问题2020-04-04
- 黄勇:理想类型的美德伦理学家:亚里士多德还是朱熹?2019-08-14
- 杨祖汉:牟宗三先生哲学之贡献与朱子思想新诠2019-07-09
- 吴震:宋明理学视域中的朱子学与阳明学2019-07-09
- 丁为祥:宇宙本体论与本体宇宙论2019-07-03
- 杜保瑞:工夫论与做工夫2019-03-20
- 高海波:论朱子的“体用一源”思想2019-03-20
- 陈力祥 颜小梅:褒贬是非:船山对朱子阳明性情论之批判与重构2019-01-22
- 渡边浩:关于儒学史异同的一种解释——“朱子学”以后的中国和日本2018-06-27
- 沟口雄三:阳明学的勃兴与新局面的形成2018-06-24
- 钱穆:研究朱子学之方法2017-08-05
- 钱穆:略论朱子学之主要精神2017-07-25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第二十五章 新儒家:理学2016-09-06
- 杜保瑞:对方东美朱熹诠释的反思2016-01-26
- 杜保瑞:论王阳明的知行关系2016-01-26
- 杜保瑞:对王阳明批评朱熹的理论反省2016-01-26
- 杜保瑞:对唐君毅以宇宙论心性论工夫论谈朱陆异同之反思2016-01-26
- 杜保瑞:对牟宗三以“觉悟说”诠释朱陆之争的方法论反思2016-01-25
- 杜保瑞:对牟宗三诠释陆象山的方法论反省2016-01-24
- 杜保瑞:对牟宗三谈朱陆之争的方法论反思2016-01-24
- 王利民:陈子昂的玄感和朱熹的理兴2015-09-27
- 郑晓江 肖义巡:论杨万里的儒学思想2015-09-20
- 祝尚书:以道论诗与以诗言道:宋代理学家诗学观原论2015-08-18
- 徐雁平:《读书分年日程》与清代的书院2015-07-24
- 冷成金:从《东坡易传》看苏轼文艺思想的基本特征2015-03-26
- 殷光熹: 宋代疑古惑经思潮与《诗经》研究2015-02-27
- 莫砺锋:论朱熹文学家身份的历史性消解2014-12-08
- 朱杰人:朱子家礼的现代演绎——行动的儒学2013-03-17
- 陈来:朱子思想中的四德论2012-07-29
- 孙晶:印度吠檀多哲学的梵我观与朱子理学之比较 2010-09-06
- 陈来:陈荣捷朱子学论著丛刊总序200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