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是由尼尔·波兹曼在其《娱乐至死》一书中所提出。他指出,现实社会(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他说道,“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
最新文章
- 刘永谋:波兹曼:我们终将娱乐至死2021-10-31
- 高杨:媒介化社会新闻专业主义的重塑与坚守2016-02-16
- 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2016-02-04
- 子格:世界的楚门2016-02-04
- 长青:互联网娱乐化,小心娱乐至死2016-02-02
- 白靖利:一条寻狗微博的“娱乐至死”2016-02-02
- 流光逐云:新媒体时代下的“娱乐至死”2016-02-02
- 王永:技术无罪,但别娱乐至死2016-02-02
- 罗伯特卡帕:当“娱乐至死”不再“自由”2016-02-02
- 李如一:娱乐至死,亚马逊凭什么让阅读重生?2016-02-02
- 李岩:为什么娱乐能致死?2016-02-01
- 江晓原、刘兵:“娱乐至死”背后的深刻思考2016-02-01
- 孙玮:媒介娱乐化意味着什么2015-12-24
- 张江、南帆、白烨等:“娱乐至死”害了谁?2015-11-17
- 杨燕迪:音乐的现实生态与我们应有的抵抗2015-11-16
- 郭于华:今天我们为什么读汉娜·阿伦特?2015-09-01
- 木然:微信共同体的功能及其缺欠2015-09-01
- 王鹏钧:波茨曼预言的逻辑2012-01-11
- 陶东风:文学与公民议政能力的培养——读波兹曼《娱乐至死》有感2008-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