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指法院和法官对外部力量独立,即法院审理案件形成判决只服从法律,不接受外部力量的指使或干预。在这个层面,司法独立要求法院、法官的审判活动独立于其他国家机关,包括独立于法院所由产生的国家机关。司法独立的第二重含义,是具体案件的承审法官相对独立于法院其他组成人员。司法独立需要确保法院其他组成人员,尤其是院长或首席法官,不能左右每个承审法官对具体案件的裁判。司法独立的第三重意义,是审级独立,即上级法院不得左右下级法院的裁判。
最新文章
- 龙宗智: 司法的逻辑2018-08-09
- 童之伟:通往中国法院独立审判之路2016-04-23
- 高一飞:司法独立与问责的欧洲标准与国际标准2015-12-23
- 董茂云:人大监督法院的新思路2015-12-23
- 刘志强:罗隆基人权与法治史观2015-12-18
- 张捷:掏鸟窝案,媒体再次干预司法2015-12-08
- 弗朗西斯·福山:中国和美国政治改革挑战2015-11-05
- 贺小荣 何帆:法院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实施意见理解与适用2015-08-22
- 谢晖:司法改革的核心,是法院的独立审判2015-07-25
- 李步云:法治国家的十条标准2015-05-26
- 陈兴良:罪刑法定司法化研究2015-05-11
- 郑永流、张超、于柏华、李璐、白中林:在全球和谐中商谈法治——第242015-05-11
- 刘瑞复:我国独立公正司法与西方国家“司法独立” 的根本区别2015-01-02
- 张家敏: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平衡2014-12-04
- 苏泽林 :跨行政区划设立人民法院的法治意义2014-10-27
- 季卫东: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2014-10-25
- 徐昕:司法独立:依法治国之关键2014-10-24
- 卞建林: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2014-10-23
- 李少文:论司法中央化改革的困境2014-08-27
- 齐文远:提升刑事司法公信力的路径思考——兼论人民陪审制向何处去2014-08-15
- 周永坤:坚持独立审判与克制权力腐败2014-07-09
- 牛旭:传统中国民事纠纷处理背后的德治理念及其超越2014-03-23
- 支振锋:司法“独立”的神话与现实2014-03-13
- 何勤华:西方法学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2014-02-16
- 汪洋:垂直管理是司法独立的前奏2013-12-25
- 王永春:论司法独立的紧迫性2013-12-10
- 肖金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司法构造2013-11-14
- 谢韬:美国的司法独立与司法腐败2013-09-04
- 童之伟:落实法院独立审判,宪法是指南针2013-06-08
- 陈光中: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国特色司法独立原则2013-06-05
- 任东来:司法和法官独立的美国之路2013-04-08
- 吴钩:一位公正的法官为什么受到“围攻”2013-03-19
- 陈瑞华:让每个法官独立审判2013-03-18
- 徐昕:司改、政改与司法独立2013-01-08
- 周永坤:腐败的司法更要独立2012-11-01
- 童之伟 秦前红:司法体制改革需要走向司法独立2012-09-16
- 周永坤:走向法治的司法2012-08-11
- 孙锐:司法裁判考量社会舆论的正当性2012-08-07
- 李俊:司法独立原则的引进与晚清司法制度近代化转型2012-02-08
- 韩秀桃:近代中国对司法独立的价值追求与现实依归2011-12-02
- 陈有西:司法独立审判应从优化政法委结构入手2011-11-25
- 秦前红:中国司法的缺憾是如何形成的? 2011-11-23
- 沈岿:个体生命如何获得制度的尊重2011-11-15
- 王利明:司法独立与排除外来的干预2011-11-02
- 王建勋:误入歧途的中国司法2011-10-23
- 童之伟:建设司法独立的法治型社会管理模式2011-09-27
- 龙宗智 李常青:论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2011-07-10
- 苏力:审判管理与社会管理2011-07-04
- 丁东:谢觉哉的无奈2011-04-20
- 郑永年:司法衰败、信任危机和中国的社会暴力化2011-02-15
- 周永坤: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司法民主? 2011-01-09
- 王建勋:不正义的“滋生效应”2010-11-25
- 季卫东:坚持和完备审判独立是深化司法改革的必由之路2010-07-29
- 高一飞:司法独立是基本人权而不是法官特权2008-11-13
- 苏醒:人民法院:你如何握掌正义之剑?——由三则案例思考司法独立与司2007-04-05
- 威廉·伦奎斯特:倾听大法官的智慧之音2006-07-23
- 许传玺 :美国的司法独立及其给我们提供的借鉴2005-08-17
- 秦前红:论表达自由与司法独立200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