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思想网
>
思想库
>
学术
> 刘守英
所有专栏
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经系与土地研究中心及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农村部副部长, 国务院发展中心城乡统筹基础领域负责人,中国经济时报社长、总编辑。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乡发展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农村产权学会副会长。中央政治局31次集体学习土地问题讲解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合作的旗舰项目《中国:2030》以及《中国高效、包容、可持续城镇化》专题负责人。国土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人。其代表性论文有《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翻译著作主要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等。近年出版的有影响的土地专著有:《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直面中国土地问题》等。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期间,曾对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及地方试验产生过重要影响。2016年下半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主要方向为土地制度与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城乡互动。
52
推荐
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农业强国的土地制度基础
刘守英 熊雪锋:坚持问题导向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
刘守英 陈航:东亚乡村变迁的典型事实再审视——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刘守英 陈航:城乡融合与统一大市场建设
刘守英 龙婷玉:城乡融合理论:阶段、特征与启示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权分置
刘守英等: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模式
刘守英 程果:集体所有制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演进
张清勇 宅基地的生产资料属性及其政策意义——兼论宅基地制度变迁的过程和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与推进路径
“十四五”必须推进的土地制度改革
刘守英 颜嘉楠 冀县卿:集体地权制度下农地合约选择与经营体制变迁——松江集体村社型家庭农场的案例分析
刘守英 汪广龙:中国奇迹的政治经济逻辑
刘守英 熊雪锋:《民法典》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市场发展
刘守英等:“以地谋发展”模式的衰竭
刘志伟 刘守英 周飞舟:回到“乡村”:整体性视野与中国社会研究
刘守英 熊雪锋:中国宅基地制度演进与改革
立足中国大地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经济学
刘守英 王瑞民:农业工业化与服务规模化:理论与经验
刘守英 熊雪锋:产权与管制———中国宅基地制度演进与改革
熊雪锋 山东省的农业工业化及其转型升级
城乡中国架构下的土地配置
纪竞垚 代际革命与农民的城市权利
汪广龙 从前现代增长到现代增长
刘守英 曹亚鹏:乡土生出的现代化
集体地权制度变迁与农业绩效
改革四十年:成也土地危也土地
中国乡村到底该怎么治理
刘守英 熊雪锋:中国乡村治理的制度与秩序演变
刘守英 王一鸽: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
城乡中国的土地问题
刘守英 熊雪锋: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制度供给
乡村现代化的战略
宅基地改革的需求与理论
土地制度变革与经济结构转型
刘守英 熊雪锋:二元土地制度与双轨城市化
刘守英 曹亚鹏:中国农民的城市权利
从转型角度审视农民、土地和村庄的关系
十九大后的乡村现代化之路
刘守英 等:农地三权分置下的土地权利体系重构
怎么又是贵州?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上半程及下半程
刘守英 王瑞民:我国台湾地区的农会都干了些啥?
刘守英 路乾:产权安排与保护:现代秩序的基础
刘守英 路乾:产权安排与保护:现代秩序的基础
刘守英 王瑞民:中国台湾地区的两种土地征收与借鉴
分析土地问题的角度
六问家庭农场——上海松江的观察价值
产权保护关键:从人际化向非人际化转型
落后地区农村土地确权、抵押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农地权属与经营方式的变化(2010—2014年)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特殊性与出路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逻辑与出路
刘守英 伍振军:新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下)
土地改革可学台湾区段征收制度
集体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城市化——北京市郑各庄村调查
乡村振兴是中国企业家的责任和机遇
刘伟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从战疫体制回到市场体制
高质量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通过城乡权利开放富裕农民
城乡融合理论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启示
中国发展奇迹与中国发展经济学
推动城乡融合关键是要赋予乡村和城市同等的发展权
如何衡量“好政府”
准确理解县域作为城乡融合的载体
以城乡融合形态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
推进城乡融合形态下的统一大市场建设
我们党领导土地制度变革的重大意义
提升农民媒介素养为何重要?
中部高质量发展应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做国内大循环的轴
刘守英 颜嘉楠:体制秩序与地权结构——百年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政策选择决定中国现代化向何处去
刘守英 龙婷玉:在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推进中国的农业产业革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本上要靠深化农村改革
一家子教我的“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的份量越来越重
腐败之癌
土地问题回归常态要改变地方政府卖地模式
刘守英 伍振军:新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上)
现行土地制度的五个不可持续
中国的农业转型与政策选择
刘世锦等:农民集体土地上的自主城镇化
乡村治理是一道绕不过的坎
我国三农政策中期调整面临的关键问题与策略选择
城市化与土地制度改革
以土地谋发展模式的风险与改革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韩俊 徐小青 “十二五”时期健全土地管理制度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及建议
从熟人社会到熟人经济
刘守英 王瑞民:我国台湾地区市地重划的做法与借鉴
农村代际革命与城乡关系重塑
讲中国故事的时代
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后的地权结构与权利关系
过年的滋味
农业工业化理论与贵州农业产业革命雏型
跑不完的真实世界
眼界(从乡到城系列之二)
撞城
农村人融为城里人,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从乡到城
水门事件与美国反腐框架重构
走老路稳增长,可能稳不住
解读中国式现代化
姚洋 对话制度与发展
中国经济绩效的逻辑与体制特征
大学生应该具有的模样
刘守英 龙婷玉:从城乡二分到城乡融合
当前乡村存在的四大问题、根源及变革出路
瘟疫与人类发展
中国的历史转型
信息基础设施与后精准扶贫阶段的减贫
精准扶贫攻坚后的扶贫难题
精准扶贫是人类史上的一场伟大试验
以知识实事 以逻辑求是
土地依赖性发展模式的形成与困境
土地制度与真实世界(与周飞舟对谈)
踏实认识乡村,再寻乡村振兴出路
以中国经济转型布局下一阶段土地改革
宅改是活化乡村的关键
宅基地改革是止住乡村衰败的关键
乡村仍是中国现代化主战场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城乡中国阶段的两个关键词
明确界定土地产权 统一土地不动产登记体系
刘守英 王曙光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红利与方向
改革征地制度 让农民分享城市化成果
本专栏经作者授权。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获得书面许可。
Copyright since 2010,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爱思想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0786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