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耀桐 傅景亮:当代中国公共性转型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94 次 更新时间:2009-12-20 00:34

进入专题: 公共性转型  

许耀桐 (进入专栏)   傅景亮  

公共性是现代国家构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方面,民族国家的建设实质就是公共性内涵的增长和转换过程,另一方面,民主是公共性的内在诉求。换言之,“公共性是现代性最基本的特征。”① 从现代国家构建的角度,我们认为,当代中国的公共性恰恰处于转型期,是一个分解和重构的过程。

关于公共性,学界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定,在本文中我们采纳这样的定义:某一文化圈里的公共性即为有关该圈里成员所能共同(其极限为平等)享受某种利益,因而共同承担相应义务的制度的性质。② 公共性的范围限定在政府(国家)与私人领域(市民社会)之间。③

一、公共性转型态势及其问题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即对公共性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公共性建设主要着眼于国家制度的构建、国内秩序的维持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建国前在某些领域存在的公共性依然发挥作用。随着中国共产党组织对社会体系的全面掌控,计划经济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阶级斗争对于旧有的社会结构的颠覆,公共性的内涵随之发生改变。公共性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属于高度集权型的公共性,④ 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各种政治运动成为公共性的内容;二是党、国家、社会的一体化使公共性从属于国家,作为国家的附属物,公共性失去了独立发展的空间;三是社会政治化导致公共性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和逻辑。可以说,直到1978年,此阶段公共性表现为二律背反的状态:公共性范围的极度扩展,而公共性的功能严重萎缩扭曲。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了毛泽东逝世以后“主导中国政治的主题,它强调物质刺激、效率、社会稳定和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⑤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公共性发生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转型。

新时期公共性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从高度集权型的公共性转变为适度分权型的公共性:首先政治权力向社会和经济领域转移,“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权力多极化’过程,伴随着政治领域的权力的减弱,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权力正在逐渐成长”。⑥ 权力转移表明公共性获得了充足的权力资源。其次,与上一过程相联系的是党—国家—社会一体化的格局开始分解,党政权力已经不再垄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基层民主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发展,党—国家—社会一体化的分解为公共性发展提供了空间资源。第三,介于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公共性组织大量繁衍,其中非政府组织获得巨大发展,据2004年民政部统计,1989年中国非政府组织只有4446个,而截止到2003年底,中国民政部门共登记各类非政府组织26.66万个,年均增长34%,此外,公共性的载体形式表现为多元化的状态。第四,相对于权威主导的公共性,市场公共性有了初步的发展,市场公共性是在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发展的以商品交换和共同劳动为内容的公共性类型。最后,公共性的功能,即沟通功能(公共性组织作为国家与私人领域的媒介)、批判功能(公共性组织对于公共权力的批判作用)、组织功能(公共性组织对公民进行组织化的作用)、谈判功能(公共性组织之间以及与政府之间的谈判)渐次得到复原。

当然,公共性转型毕竟是一种过渡形态。现在,中国的公共性仍然为党政主导的类型,党组织作为公共性的载体形态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政府力量的介入对公共性发展不可或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公共领域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政治格局对公共性本身的发展既有正面作用,也存在某些不足与缺陷。

作为一种制度变迁的形式,公共性转型包含着传统公共性的分解和重构,在此过程中由于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转型危机。公共性转型的危机主要表现为公共性自身存在问题:

第一,多元共识性差。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冲破了社会一体化或一元化的格局,多元型公共性在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中萌生。社会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利益的多元化,改革开放一方面是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的过程,另一方面利益意识成为人们行为选择的首要考量,以利益为概念的理性化成为公共性的主要理念;主体的多元化,随着资源的不平衡配置,社会主体的阶层分化趋势明显,这在20世纪90年代尤为突出,在阶层分化基础上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意识的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仍居主导地位,但其他意识的侵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中包括西方文化的意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苏。

社会的多元化对于公共性既有有利的一面,也产生消极的影响。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社会,现代公共性是建立在多元化的基础上,社会的多元化为多元型公共性的构建奠定了社会基础。但是,在新时期,社会的多元化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产生了一种阶层的“断裂”或“极化”状态,阶层间的不信任和冲突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和谐社会构建主要针对的问题。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政治共识的建立困难重重,共识是公共性构建的认识基础。缺乏共识性,公共性转型便失去了认识的心理基础。

第二,民主协商性差。如上所述,民主是公共性的内在诉求,公共性的合理建构需要民主制度的支撑。可以说,自新中国建立至今,中国的民主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政治参与的扩大方面,尤其是基层民主的蓬勃发展。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对公共性的转型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乡村和社区自治作为公共性构建的范例对于推动公共性的转型功不可没。换言之,乡村和社区作为独特的公共领域实行民主化的管理,为公共性转型提供了案例支持,构成了公共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毫不讳言,中国的民主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的限制,民主意识淡薄、民主制度不健全、民主参与资源不足等从不同层次阻碍了民主的发展,也对公共性转型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是公共性的参与资源受到限制;二是公共性的协商制度付诸阙如。协商是形成共识的基础,协商是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公共性领域的主要活动方式。没有一定的民主协商制度,公共性便失去了制度基础。

第三,批判功能性差。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批判主要是公共领域针对公共权力的主要功能,“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以便就基本上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这种政治讨论手段,即公开批判的确是史无前例,前所未有”。⑦ 西方国家公共领域的批判功能体现了现代公共性的基本功能,值得社会主义公共性予以借鉴。

当代中国的公共性批判功能相对软弱,一方面作为载体的公共性组织与政治体制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另一方面公共领域参与政府决策受到诸多限制。公共性批判功能的软弱导致公共性功能缺失。当然,公共性的沟通功能和组织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位的现象。

第四,普遍开放性差。作为连结私人领域和国家之间的媒介的公共领域,公共性应当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即在复杂的社会体系和庞大的国家体系中,公共性的普遍存在是现代国家构建的必然要求。公共性的普遍性表现在:公共性载体形态的多元性,公共性载体不应局限于政党组织,而应该呈现多元的态势;公共性涉及的范围的广度应该囊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应当局限在某些领域。

当前的公共性存在的另一个缺陷是开放性差。一是公共性载体对外公开性有一定的限度,二是公共性排斥某些社会阶层、组织或集团进入,特别是人为设置的进入障碍,“把某个特殊集团完全排除在外的公共领域不仅是不完整的,而且根本就不算是公共领域”。⑧

总之,转型期的公共性仍然存在很多缺陷,这些缺陷制约了公共性的合理转型和良性发展。

二、公共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中国的公共性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陷,致使公共性转型困难重重,因此探讨公共性问题的根源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我们主要从如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 国家、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结构失衡是公共性转型的根本症结

按照我们对公共性的界定,将国家、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划分为社会治理的三维结构,此处的国家包括政府和政党,公共领域介于国家和以市民社会为主体的私人领域之间。国家、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结构的失衡从根本上制约了公共性转型。

首先是党政体系权力过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发展。党政体系一般通过三种方式控制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第一种方式是借助于权力对社会形成强控制,公共权力基本上由政府掌握,政府通过权力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一方面确保公共权力进入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另一方面,政府拥有的权力资源过大,而社会处于弱势,因而抑制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能动性。第二种方式则是依靠中国共产党广泛的组织网络,作为政党本身也是公共性的载体形态。在中国政治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组织不是作为国家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公共性组织,而是政治体制的一部分,特别是党政关系尚未理顺,执政党通过强大的网络组织对社会形成了相当程度的控制。第三种方式是通过意识形态的作用统一社会各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党政体系中存在一种对社会领域不信任的思维。可见,党政体系控制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当代中国的公共性转型基本上是一种党政主导的公共性转型。

其次是市民社会力量弱小,不能对公共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市民社会在社会经济领域开始萌生并获得了发展的资源和空间。但不可否认,市民社会的力量相当弱小,特别是市民社会自身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自主独立性差,二是制度不完善,三是经费不足。市民社会发展的不充分直接影响了公共性的转型。

最后介于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公共领域虽然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仍然由国家或政府予以控制,市民社会的弱小也不能为之提供充足的资源。总之,国家、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三维结构的失衡是公共性转型的根本障碍。

2. 社会的无序化差别阻碍了公共性的转型

社会差别的存在是公共性建构的客观前提,社会差别是指社会主体在禀赋、资源拥有、地位、声望等方面具有的差异。恰是社会差别的存在决定了公共性产生的必要性,有效调解社会差别,在差序化的过程中实现某一特定文化群体的共同利益,是公共性承担的主要内容。然而,一定程度的社会差别,或有序化的差别是公共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无序化差别则阻碍公共性的构建。

社会的无序化差别是指社会形成巨大的“断裂带”,以及社会差别形成的无规则化。社会的无序化差别在新时期表现为:

一则资源占有的极化现象。资源占有是社会差别的主要指标,资源的极化是指社会成员资源占有的极度不平等现象,以财富的形式量化,可以说,贫富差距悬殊现象严重。资源占有的极化现象阻碍了公共性的转型,原因在于社会成员由于资源占有的不平等,造成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难以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利益诉求,因而难以形成公共性的要求,公共领域难以构建。相反,在此情境下,公共性往往以强制的权威主义形式存在。

二则政策的偏向问题。改革之初实行政策倾斜有助于资源的集中和优先发展战略,推动了中国改革的启动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公共性的复苏,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发展的两极化,主要表现在地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严重不平衡,由此造成公共性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可以说早期的政策偏向以及缺乏补给性的政策对于公共性转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三则与上述二者相联系的是机会严重不均等现象突出。机会均等是社会成员公平竞争和发展的前提,如果机会不均,必然会造成成员间发展的不平等,拥有的资源多少以及政策的偏向直接决定了社会成员次序差别。

四则市场的无序化促成了社会的无序化。市场的无序化一方面是指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需要一个过渡期,在此过程中,计划与市场二元并存,实质是市场的无序化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特别是政府与市场关系仍未理顺、市场制度不完善,致使市场无序化发展。市场无序化发展导致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市场公共性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3. 资本的非理性化阻碍了公共性转型

现代资本对于现代社会的公共性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现代资本为现代社会的公共性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现代资本的拥有者,即资产所有人是现代社会公共性的积极参与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得以产生和发展。不过,汉娜·阿伦特认为,现代资本的发展对于公共性也不斥为一种威胁或破坏力。按照本文的概念,现代资本对于公共性的破坏是因为资本非理性化的作用。

资本非理性化在新时期主要表现为资本的权力化和权力的资本化。前者是指拥有资本可以转换为权力的享有者,即资本对于公共权力的入侵。资本进入权力体系获得了一种优先权,财产所有人具有了政治的“特权”,既可以影响政府公共权力,亦可对社会形成某种强势。后者则是公共权力的异化,即本应作为公共原则的权力成为少数官员谋取私利的手段,权力的资本化导致政府公共性的危机。

资本的非理性化致使政治平等原则遭到践踏。政治平等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公共性构建的政治前提,因为公共性的主体首先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其次公共性的载体形态也具有政治上的平等,最后公共性的内部原则也应该谋求平等对待。资本非理性化造成某些资本拥有者和政府官员享有其他社会成员所没有的“特权”,从而破坏了政治平等的基本原则,由此也造成了公共性转型的困难。

社会差别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象,而政治平等则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原则。在有序化的社会差别基础上强调政治平等,是现代公共性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公共性转型的若干建议

针对转型期公共性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我们认为应该从公共性的制度环境和内部建设等方面寻找突破口。

首先,完善市场体系,扩大公共领域。市场是公共性的经济因素,市场公共性是现代公共性的主要形式。我国虽然初步建立了市场体系,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地位,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市场经济仍然不成熟、不完善,因而对公共性给予的支持能量有限,必须完善市场体系,通过市场能量的发展扩大公共领域。完善市场体系,一是制度建设,特别是加强市场的法律体系的建设,通过有力措施贯彻制度的执行,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二是统一开放,由于行政分割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分割已经阻碍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建设,同时也人为的分割了公共领域;三是结构功能分化和专门化,市场具有非常复杂的要素和环节,必须注意市场结构的优化和功能的齐备;四是在全国范围内调整市场布局,使之合理化。

完善的市场体系为市场公共性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应该扩大公共领域的范围。公共领域范围的扩大意指公共空间的扩大、公共性载体形态的多样化、公共性主体力量的增强以及公共性主题的内容的丰富性。

其次,规范政府行为,限制资本异化。政府作为公共性组织,公共性是其基本的组织原则,政府的公共性是指“政府作为人民权利的授予者和委托者,应按照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出发点,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⑨ 在中国转型时期,政府公共性缺失现象惹人注目,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的不当。具体而言,一是政府公共权力的异化,一方面政府官员以公共权力换取私人偏好,另一方面,政府官员为谋求政绩利用公共权力;二是政府政策的制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没有落实到位,更为严重的是某些地方政府的政策有意偏向某些阶层,从而造成政策的不平等。因此,规范政府行为,使其公共性作用彰显,对于公共性转型具有特别意义。

如上所述,资本的非理性化对于公共性转型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限制资本异化成为题中应有之义。限制资本异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资本与政治关系必须理顺,资本的发展为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财产权利必须予以保护,政治体系应当适度地吸纳资本所有者的代表进入,但是必须限制资本对于权力的侵入,即杜绝寻租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资本与社会关系必须理顺,由于资本的强势,资本对社会形成了一种主导姿态,严重影响了公共性转型,必须对此予以限制。

再次,合理配置资源,调整社会差别。资源配置决定了社会的分配格局,也决定了社会差别的程度,因此必须合理配置资源,调整社会差别,使之合理化、有序化。合理配置资源必须遵循使大多数人收益的原则,对于少数受到损失的人应予以补偿,特别是对那些资源占有极度匮乏的公民给予一定的补给。合理配置资源还应当遵循高效率的原则,即通过资源的流动性使资源流向高效率的空间,从而实现优化配置。当然,对于那些对国家具有特殊意义但效率低的领域也应给予一定的资源支持。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可以调整社会差别,当然还应该采取其他措施,一是给予社会主体以机会均等,特别是教育、就业、生存等基本条件的机会均等;二是通过财产的再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

最后,培育公共组织,加强内部建设。介于公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公共领域,其载体形态各式各样,政府必须通过各种手段予以扶持。首先是运用政策手段给予公共组织更大的活动空间、更灵活的活动方式、更多的活动资源特别是经费的支持;其次是通过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化,处于转型期的公共组织尚不成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组织间的利益之争,当然对于公共组织的监督还应当调动公民的力量;最后是加强沟通,既包括政府与公共组织的沟通,也包括公民与公共组织的沟通。

公共组织内部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予以纠正。一则,中国的公共性组织承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道德由于偏于私德,而不太重视公德。⑩ 因此从内部加强公共性教育势在必行。二则,中国公共性结构特点是“以社会一元化的共同意识、一体感为前提,谋求社会全体的利益”,(11) 因此面对多元化的趋势,公共组织必须作出适当的调整。三则,培养合作协商的精神,特别是通过对话途径达成意见的统一,因为“公共领域是一个以意见取代真理、从意见中掌握真理的领域。”(12)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的公共性转型已经启动,但存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必须予以关注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矫正。

  注释:

  ①袁玉立:《公共性:走进我们生活的哲学范畴》,《学术界》2005年第5期。

  ②李明伍:《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4期。

  ③[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35页。

  ④李明伍:《公共性的一般类型及其若干传统模型》,《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4期。

  ⑤[美]汤森:《中国政治》,顾速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6页。

  ⑥康晓光,《权力的转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⑦[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⑧[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94页。

  ⑨孙柏英:《公共性:政府财政活动的价值基础》,《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期。

  ⑩章清:《近代中国对“公”与“公共”的表达》,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8页。

  (11)[日]小浜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葛涛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序言第2页。

  (12)引自江宜桦:《公共领域中理性沟通的可能性》,载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5页。

进入 许耀桐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公共性转型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120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