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屠殁----第一次大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219 次 更新时间:2008-07-11 15:16

进入专题: 20世纪重大事件  

孔寒冰 (进入专栏)  

战争在革命中出了结果,同时为未来播下了更具致命性危害的种子。战争为历经20世纪大部分时间、延续至今的暴力时代确定的模式。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

现今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仍未失去其现实意义,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解决当代生活中最尖锐的问题之一----战争与和平问题。生活在核武器时代的一代人,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在。

——[苏]伊·伊·罗斯图诺夫

二十世纪以前的战争虽然连绵不断,但大都发生在一个国家之内、一个地区之内,参与者的数量也还都有限。二十世纪却大大地不同了,在衡量战争规模上的各项指标上都有了质的突破。苏联学者罗斯图诺夫在其主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中是这样概括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意义重大的事件。在这以前的人类历史中,没有任何事件的规模与后果可以与之相比拟。战争持续了四年零三个月又十天(自1914年8月1日到1918年11月11日),席卷三十八个国家,其人口超过十五亿,即占地球上人类的四分之三。数百万装备最新式技术兵器的军队参加了军事行动,受战争动员的总人数达七千三百五十万。大战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死一千万(等于一千年间欧洲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的总和),伤二千万。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流血的结果。仅交战国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就达二千零八十亿美元,二倍于1793至1907年历次战争的总开支。”

这样一场史无前列的战争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它对二十世纪又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呢?

政治文化异常复杂的欧罗巴

如果单从二十世纪来看二十世纪发生的事件,恐怕什么也看不出来。所以,为了搞情它们的来龙去脉,必须追溯到很远很远,必须将它们放到非常宽泛的文化背景当中去。实际上,这一章所写的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也是整个二十世纪许多重大政治事件的共同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或第一次世界战争是后来才流行的称谓,当时人们只称之为大战。这场大战最初也只是欧洲战争,也就是说主要战场在欧洲,主要参与者也都是欧洲国家。直到1917年4月6日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正式参战,大战才开始有了世界的性质,从而世界也“便从欧洲统治时期过渡到全球政治时期”。

战争是解决民族之间、国家之间、阶级之间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最高形式,也是最后形式。即然最初发生在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必定是欧洲国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因写《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而名噪一时的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冲突将发生在各种文明之间,他把世界文明分为西方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可能的非洲文明等八部分。可是,亨廷顿不会不知道,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内的二十世纪人类两次空前洗劫主要是发生在西方文明之内。

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欧洲政治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的。

由欧亚大陆一些向西凸出的半岛组成的欧洲,在地球六大洲中排倒数第二,只比大洋洲大,总面积1040平方千米,被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库马河、马内奇河和里海所环绕。欧洲的大部分是起伏不大的低地,除了广袤的北欧平原、东欧平原之外,斯堪的纳维亚、伊比利亚、亚平宁、巴尔干等半岛,冰岛、大不列颠群岛等岛屿是它的重要构成部分。

欧洲民族众多,如果从语言上来划分,大体上有三类:罗曼语族,日耳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它们虽然都同属于印欧语系,但各有起源。罗曼语族起源于拉丁语,属于此类的国家有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罗马尼亚等。这些民族的祖先是克尔特人(也译作凯尔特人),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献中被称为高卢人;日耳曼语族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丹麦古代民族的一种通用语言,属于此类的国家有德国、英国、荷兰、挪威、瑞典、冰岛等。这些民族的祖先便是日耳曼人,或自称为德意志人;斯拉夫语族是东欧和东南欧的典型语言,讲这种语言的叫斯拉夫人。由斯拉夫人构成的国家有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不过,斯拉夫人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东部斯拉夫人、西部斯拉夫人和南部斯拉夫人。东部斯拉夫人主要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民族;西部斯拉夫人包括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民族;南部斯拉夫人包括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

顿等民族。

如果从宗教上来划分,欧洲民族主要包括天主教和东正教两大部分。属于罗曼语族和日耳曼语族的民族、西斯拉夫民族和一部分南斯拉夫人(如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信仰天主教,东斯拉夫民族和一部分南斯拉夫民族(如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等)信仰东正教。另外,由于受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巴尔干半岛上的一少部分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属于穆斯林。

相同的语族、相同的宗教并没有阻止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更不用说属于不同语族和宗教的民族之间了。与具体的民族国家利益相比,语族和宗教上的一致性显得是那样微不足道。所以,在尼克松政府中担任过国务卿的亨利·基辛格博士在看待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就比较务实,他在其名著《大外交》中认为:“几乎是某种自然定律,每一世纪似乎总会出现一个有实力、有意志且有知识与道德动力,希图根据其本身价值观来塑造整个国际体系的国家。十七世纪的法国在黎塞留(Lichelieu)枢机主教领导下,引进了以民族国家为基础,以追求国家利益为终级目标的近代国际关系作风。”

当然,语族和宗教的差异与民族国家的利益相比微不足道,可它们若是结合在一起,那就会使事态更加复杂。这是两次世界大战都起源欧洲的重要原因之一。

法兰西和德意志的血缘与宿怨

如果将欧洲比作一个漩涡的话,处于中心位置的便是法国、德国、英国和俄罗斯,其它国家大体上可以算作它们的外围。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主要是在它们之间展开的。其中,法国和德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又是这个漩涡的中心之中心。

虽然是欧洲大陆中西部毗邻的两个大国,法兰西和德意志却有不同的种族起源,前者的先人是克尔特人(高卢人),后者的先人则是日耳曼人。

克尔特人是古代西欧的一个操印欧语系克尔特语族语言的部落集团,最早分布于欧洲的中部。大约从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克尔特人逐渐扩展到今天的法国、比利时(这里的克尔特人也被称为外高卢人)、意大利北部帕斯河流域(这里的克尔特人也被称为内高卢人)、西班牙、不列颠及莱茵河上游地区。日耳曼人则是古代中欧和东欧的一个操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语言的部族,最早分布在瑞典南部、丹麦半岛和德国北部,到公元前后,已经扩展到莱茵河以东、维斯瓦河以西、多瑙河以北的地区。在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克尔特人被罗马帝国所征服,而日耳曼人虽然被限制在莱茵河以东地区,却也没受罗马人的统治。这表明,法国人的祖先曾被彻底地罗马化,而德国人的祖先几乎没有被罗马化过。

不过,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克尔特人和日耳曼人竟也有相互融合的过程。西欧封建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最典型国家――法兰克王国,就是日耳曼人在克尔特人土地上建立起来的。

日耳曼人也有很多支,其中分布在莱茵河下游右岸的一支叫作法兰克人。法兰克人又可分为两部分,居住在莱茵河三角洲滨海地区的叫萨利克法兰克人,而居住在莱茵河下游平原地带的叫里普利安法兰克人。“早在3世纪时,法兰克人就已越过莱茵河,进入高卢;至4世纪时,遂以罗马同盟者的地位定居于高卢北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人转入进攻。萨利克法兰克的一个部落酋长克洛维联合其他部落,于486年在苏瓦松击败了罗马军,夺得塞纳河与卢瓦尔河之间的土地。高卢境内的法兰克的势力从此强大。”以后,克洛维在高卢罗马教会的支持下,东征西讨,四处出击,统一了各部落,于481年建立起法兰克王国,当时称墨洛温王朝(481~751年)。“到6世纪中叶,法兰克王国已经成为西欧日耳曼人的最强大的国家。”

墨洛温王朝之后是由宫相矮子丕平在教会支持下篡夺法兰克王位后建立了加洛林王朝。丕平的儿子查理768年即位后,法兰克王国达到了顶峰。周一良先生等主编的《世界通史》是这样描述的:“经过一系列的征服战争,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大为扩张。西南到厄布罗河,北达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的一大部分,全境与西罗马相差无几。799年,罗马教皇立奥三世被罗马贵族所驱逐,奔赴查理乞援。查理进军罗马,恢复教皇权位。从矮子丕平时期即已建立起来的法兰克王国与教皇之间相互依援的关系,至此进一步发展。立奥三世为报答查理,于800年圣诞节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之加冕,号为‘罗马人皇帝’。于是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帝国’。”

历史上有许多例证,一个王朝达到登峰造极之时往往也就是它衰落的开始。查理死后即位的是他儿子虔诚者路易(在位期间为814~840年)。法兰克王国又勉强维持了二十多年,在路易840年死后陷入四分五裂状态。本来继承路易王位是其长子罗退尔(也译作罗泰尔)一世,可他的两个弟弟秃头查理和日耳曼人路易大为不满。这两兄弟于842年在斯特拉斯堡城成发表用古罗曼语和条顿语两种语言写成的誓约,决心要打败罗退尔。在他们的联合压力下,罗退尔只好让步,于843年与他们签署了《凡尔登条约》。根据这个条约,“罗退尔获得意大利中部和北部以及莱茵河和阿尔卑斯山以西、马斯河、索恩河和罗纳河以东的土地,称中王国,并承袭帝号,但对其两个兄弟无约束力;路易(日耳曼人)领有莱茵河以东的土地,称东法兰克王国;查理(秃头)得罗退尔领地以西的土地,称西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自从凡尔登条约分割查理帝国以后,近代西欧三个主要国家的疆域开始形成。罗退尔领地的南部形成意大利,东法兰克王国发展成为德意志,西法兰克王国发展成为法兰西。870年,日耳曼路易和秃头查理争夺罗退尔的属土,签订麦尔森条约,共同瓜分共于东西法兰克之间的洛林。”

以后的意大利暂且不讲,单说东西法兰克,也就是后来的法兰西和德意志自打分家之后,几乎很少和睦相处过,重新团圆更是没有的事。

臀鞣ɡ伎硕?裕??~11世纪时还只是以查理帝国西部为基础、有许多封建领地而中央王权仅限于巴黎的法兰西王国。987年,加洛林王朝的最的一位国王去世,于格·卡佩(有的书译成休·卡佩)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从此开始了长达331年的卡佩王朝(987~1328年)。1328年,卡佩王朝的王位落入瓦卢瓦六世手中,代之而起的是瓦卢瓦王朝(1328~1498年)。正是在瓦卢瓦王朝期间,法国奠定了大体与今天相差无几的疆界,到了波旁王朝时期(1589~1795年)则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后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各式各样的国体和各式各样的统治者轮流登场。先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拿破仑创建的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年),接着是波旁王朝复辟(1814~1830年)和短暂的奥尔良王朝(1830~1848年),再以后是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先后建立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年)和第二帝国(1852~1870年),最后是1871年开始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就后来演变成德意志的东法兰克而言,它开始时只包括五个实际上是各自独立的公国,即萨克森、士瓦本、巴伐利亚、法兰克尼亚和洛林。这些公国分别代表德意志王国内的封建邦国。与很早就形成统一国家的法兰西不同,德意志在1871年之前一直处于四分五裂之中。虽然也出现过不同的王朝,如萨利安王朝、霍亨斯陶芬王朝、哈布斯堡王朝、霍亨索伦王朝等等,但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宝座也是由日耳曼人的各大家族轮流出任。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时,所谓的德意志邦联是由35个邦和4个自由市组成。它“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它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统一的军队、统一的法院和统一的关税,而只有一个设在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市的邦联议会。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奥地利和普鲁士是邦联内最大的两个邦,是邦联的霸主。”

如果在疆域上各守一隅,法兰西和德意志尽管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或许也不会发生冲突。1624~1642年间,枢机大主教黎塞留扶佐年幼的路易十三,出任法国首相。为了实现“国家之伟大”的宏伟蓝图,对内,黎塞留对内严厉镇压拥兵自重的大贵族,“实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增殖财富,借以巩固专制制度”;对外,除了加强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之外,还实施以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为主要目标外交政策。为了寻找法律上的依据,黎塞留时代的法国出版的一本名为《洛林公爵领和巴尔并入法国的最可靠手段为何》的小册子说:“对位于来因河(常写成莱茵河或莱因河――引者)以西之领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无任何权利,因为五百年来,这条河一直是法国的疆界。皇帝的权利是建立在篡夺的基础之上的。”所以,黎塞留在其《政治遗书》中说:“我秉政之目的在于:为高卢人收回大自然为它指定的疆界,为高卢人找回高卢人国王,将法国置于高卢的位置上,在原属古代高卢的一切地方建立新的高卢。”因此,在黎塞留执政期间发生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中,虽然参战者甚众,彼此之间也打个一塌糊涂,但是,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分属两个阵营却是毫无疑问的。

德意志长期处于诸侯割据和纷争的局面,17~18世纪时竟有300多个小邦和1000多处骑士领地。所以,法兰西对德意志往往采取拉一派打一派、分而治之的策略,其中与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的结怨最深。

在遍布德意志的封建邦国中,有两个势力最强的,一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奥地利,一个是霍亨索伦王朝统治下的布兰登堡----普鲁士?

哈布斯堡原意为“鹰之堡垒”,是日耳曼人鲁登道夫一世所建,曾经统治过神圣罗马帝国(1273~1438年,1438~1906年)、西班牙王国(1516~1700年)、奥地利帝国(1804~1867)和奥匈帝国(1867~1918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之下的奥地利实际上是德意志的核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黎塞留将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作为自己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德意志,能和哈布斯堡王朝争夺霸权的是霍亨索伦王朝。霍亨索伦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十世纪,但作为一个王朝由是以1618年普鲁士公国建立为标志的。1701年腓特烈三世建立普鲁士王国,改称腓特烈·威廉一世。这时的普鲁士已经是羽毛丰满,“领土的面积在欧洲占第十位,人口约二百万,占第十三位,而常备军额为八万五千人,竟占第四位。”此后到1871年,欧洲大陆上的冲突与战争中的许多都发生在法国和奥地利、普鲁士之间。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英国和普鲁士利用法国内部动荡不安的形势从东西两方面向法国发起进攻,其目的不仅要削弱法国,而且要将法国革命浪潮镇压下去。1792年2月奥地利与普鲁士结成反法同盟,一起进攻法国,直到1795年4月法普才在巴塞尔签定和约。拿破仑帝国建立后,为了掠夺欧洲财富、土地和抢占殖民地,连年发动对外战争,其中在1806年“迫使哈布斯堡王朝取消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在德意志建立由二十一邦参加的‘莱因同盟’”。在以后的几年里,拿破仑又接连打败几年包括奥地利在内的反法同盟。

然而,在拿破仑帝国灭亡之后,法国就再也没有过去的幸运了,尤以1870~1871年间发生的普法战争结果最惨。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并不复杂。1862年,青年时期被一位美国同学称为“拉本马克狐狸”的奥托·冯·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为了加强普鲁士的强国地位,以“铁和血”著称的俾斯麦把政治上统一德意志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于是,1864年,普鲁士与奥地利联手打败了丹麦,占领了石勒苏益格,奥地利则战领了荷尔施泰因;1866年,普鲁士又与意大利联手打败了奥地利,兼并了德意志的大部分,与17个小邦国建立了排斥奥地利的“北德意志联邦”。为了防止在欧洲大陆上出现另一个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帝国,同时也是为了转移国内的注意视线,法兰西第二帝皇帝路易·波拿巴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鲁士宣战。可以,令世人惊讶的是,9月11日色当战役一仗,他便率领将士共10余万人投降,并写信给普鲁士国王说:“我亲爱的兄弟,因为我未有死在我的军中,所以我只得把自己的佩剑献给陛下。我继续作陛下的好兄弟。”

据我看来,这场战争在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一,它造就出欧洲大陆上又一个强大帝国,而且是一个十分好战的国家,这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元凶德意志。如果说俾斯麦以及1871年1月25日在凡尔塞宫镜厅加冕称帝的威廉一世所奉行的还只是雄称一方的“欧洲政策”的话,那么,1889年在俾斯麦下野的后亲政的威廉二世则利用俾斯麦奠定的雄厚基础,开始奉行“掌握海神手中的三叉戟”和追求“阳光下的地盘”的“世界政策”。

其二,它不仅埋葬了法兰西第二帝国,而且引发了国内的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运动竟然在法国首先从理论走向现实,巴黎工人建立的巴黎公社存在了72天。对此,马克思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当然,具体如何评价巴黎公社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可不管怎样,巴黎公社对作为二十世纪主旋律之一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其三,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后,1871年2月26日,法德在凡尔塞缔结了初步和约,5月10日,两国又在美茵河畔法兰克福签订了正式和约。根据和约,法国不仅要在3年内支付50亿法朗战争赔款,而且要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割地赔款,尤其是割地就像用刀子在法国人心上狠狠地戳了一个深深的洞,愈合起来实在太困难了。法国著名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1849~1897)大概在普法战争第二年写了一篇小说《最后一课》。作者笔下的小ɡ适亢湍俏淮┳拧巴ζ?恋穆躺?穹?钡姆ㄓ锝淌σ约八?笆钩鋈?淼牧α浚?】赡?大地”在黑板上用法语写下的“法兰西万岁”,不知打动过多少中国人。这不正反映了法兰西的一种永恒的精神吗?所以,恩格斯在一篇不有写完的遗稿中讲:“只要亚尔萨斯人和洛林人要求回到法国,法国将力图而且必然力图重新得到它们,将寻找而且必然寻找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因而包括寻找盟友。而它用来对付德国的天然同盟者就是俄国。”所以,德国学者承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150万居民虽然大部分被迫讲德语,但是,“由于长期受法国的国家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也构成一个民族问题。”

俄罗斯到底属于西方还是属于东方

在欧洲大陆,可与法兰西、德意志相提并论的另一个大国就是俄罗斯。不过,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俄罗斯始终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地位,即东方将它视为西方人,而西方人又把它看成是东方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所谓的东西方就是以俄罗斯为分界线的。之所以如此,是与俄罗斯独特的政治文化起源有着密切关系。

在前面讲到的东、西、南三支斯拉夫人中,东斯拉夫人数最多,分布地域最广。从西边的德涅斯特河和喀尔巴阡山脉到东边的顿河、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从北边的达拉多湖到南边的黑海的辽阔东欧大地,都是东斯拉夫人的发祥地。俄罗斯人的祖先就是东斯拉夫人,俄罗斯政治文化的源头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基辅罗斯。

罗斯,俄文是 ,英文是Rus,其基本含意就是国家,现在的俄罗斯(Russia)一词就是罗斯的拉丁化形式。

不用说与像中国、埃及和印度这样的文明古国相比,就是与法兰西和德意志相比,俄罗斯的文明都是晚辈,起源迟得多。直到公元6世纪,东斯拉夫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阶段,即按血缘形成氏族,再由血缘相近的氏族组成部落,凡事均由选举产生的酋长主持部落会议决定。在大约以后的200多年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东斯拉夫人的氏族社会开始解体。成为独立生产单位的家庭组成大家族,地域相近的若干个大家族结合成被称为“维尔福”的农村公社。在农村公社中,拥有私有财产多少不同的各个家庭逐渐贫富两极分化,占有财产最多的酋长也由选举变成了世袭,其中一些“势力强大的酋长征服邻近各部落,号称王公”。

基辅罗斯就是在此前提下建立的。对此,周一良先生主编的《世界通史》是这样记载的:

许多东斯拉夫人的部落联盟在8-9世纪时发展为国家,称为公国。这些公国以统治者所在的设防城市为中心,幅员狭小。其中较大的是德涅伯河中游的基辅和北部的诺夫哥罗德。公国之统一为较大的联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罗斯的名称起源于南方(即东欧的南部----引者)。从6世纪起,住在南方的东斯拉夫人开始称为罗斯人。罗斯人和拜占庭人经常发生战争。860年,罗斯王公派战船进攻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米凯尔三世被迫谈判,和罗斯订立媾和条约。罗斯国家的最后形成是在882年。传说这个统一事业是由诺夫哥德王公奥列格完成的。奥列格沿着德涅伯河南下,征服基辅和邻近各公国,以基辅为中心,统治着从德涅伯到伊耳缅湖之间的土地,称罗斯大公。这个国家沿罗斯之名,在历史上称为“基辅罗斯”。

在基辅罗斯,最高统治者叫大公。

国内外史学界大都认为基辅罗斯是俄罗斯第一个国家,它从882年开始一直存在到15世纪下半叶。不过,从13世纪中叶以后的200年中,基辅罗斯陷入分裂状态并受外族统治之中,形成许多个大公国。

由于自身文明起源比较晚并且是以农牧业为主,再加地缘上位于西方的东部和东方的西部,所以,基辅罗斯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东西两个方向的外来文化冲击比较大。就基辅罗斯阶段而言,对俄罗斯影响较大的外来是西方的拜占庭文化和东方的蒙古文化。

拜占庭,或拜占庭帝国,是东罗马帝国在中世纪的别称。

公元前几世纪在罗慕路斯所建的罗马城扩张到意大利以外而开始的罗马帝国,到公元3-4世纪,其奴隶制的经济和政治就不断发生危机;而蒙古人大举西进和由此引起的欧洲民族大迁徙更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306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继位。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还于330年将首都由罗马东迁至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岸的拜占庭,更名为君士坦丁堡。395年,狄奥多西大帝死后,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于476年日耳曼人灭亡。东罗马在其此后存在的一千多年中,疆域最大时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外高加索一部分、北非、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东南部,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之后,东罗马帝国才灭亡。

基辅罗斯兴起的时候,拜占庭帝国已开始走下坡路,但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对此,有的学者这样写道:

拜占庭文化继承了希腊、罗马的优秀文化遗产,代表了当时欧洲文化的最高水平;但拜占庭帝国的领土包括了埃及和西亚的某些文明旧壤,本身就是东西文化交界处,其文化也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如它所信奉的基督教就是具有强烈保守性的东正教。故拜占庭文化的影响,促进了基辅罗斯文化的发展,密切了它同欧洲的联系,也加强了基辅罗斯的封建关系和封建君主的权力,使脱离原始社会不久的基辅罗斯城乡保留着某些社会民主制度的遗迹丧失了。

以宗教为例。当公元一世纪初那名叫耶稣的犹太青年在罗马帝国东方行省巴勒斯坦大地上用救世主的口吻传播天国福音的时候,当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对基督教变迫害为利用定为国教的时候,甚至当西罗马已经灭亡而东罗马也日薄西山的时候,东欧大地的东斯拉夫人还不知基督教为何物,他们所信奉的一直是多神教,既崇拜自然力量,又敬重祖先,还供俸灶神。不过,在10世纪以后,基辅罗斯在与拜占庭的长期接触过程中,特别是在长期的交战和贸易过程中,“罗斯王族、亲兵以及商人早已熟悉基督教。伊戈尔的一部分亲兵已于944年接受洗礼,他的妻子奥尔加也信奉基督教,于957年往访拜占庭。987年,拜占庭发生叛乱,向基辅大公求援,双方缔结同盟。拜占庭皇帝将安娜公主嫁给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尔则接受基督教。987-988年,弗拉基米尔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命令所有罗斯人受洗。”

然而,罗斯人信奉的不是一般的基督教,而是具有强烈保守性的一派,后来这一派演变成为东正教。在罗马帝国分裂过程中,基督教也发生了分裂。基督教内部原本就存在着东西两派,前者传播在希腊语区,后者流行于拉丁语区。罗斯人皈依的实际上是基督教的东派。罗马帝国分裂后,东西两大教派分化也更加剧烈,以君士坦丁大主教为首的东部教会受制于东罗马,以罗马教皇为首的西部教会与西欧封建势力相勾结,两大教会分庭抗礼。1054年,君士坦丁大主教和罗马教皇互相宣布革除对方的教籍,基督教正式分裂,东部教会自居为“正宗”,故称东正教。西派成了天主教,后来从天主教中又分裂出新教。16世纪末,俄罗斯的正教又摆脱了对君士坦丁大主教的从属关系,逐渐形成使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中世纪时,与统治着西欧世俗君权的天主教不同,东正教却依附于世俗的君权。

从1240年基辅被占到1480年金帐汗阿合马兵败莫斯科城下,罗斯处于蒙古人统治近两个半世纪,许多人认为,这是罗斯东方化的重要时期。

有这样一种说法,生活在亚洲腹地的游牧民族蒙古人,虽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时间短暂的巨大影响,但没有能创造出一种持久的、独特的文明。蒙古是否有自己的文明姑且不论,在俄罗斯政治文化起源中却有明显的蒙古文化色彩。

比起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来说,蒙古都是比较落后的,直到13世纪还处于原始氏族部落时期。成吉思汗统一了各主要部落之后,蒙古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同时也开始了大规模的侵略性的远征。蒙古人占领并统治罗斯,“既直接破坏了罗斯的经济、文化,又破坏了它与西欧的联系厖它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沿着亚洲式的封建专制主义道路走下去,东方的色彩越来越浓重了。蒙古的军事行政组织形式,户口制度、租赋制度,以及无条件服从王权、土地是国家产业、国王是土地的唯一所有者的观念,对罗斯有很大的影响。蒙古人对罗斯的统治和管理,还借鉴了典型的东方国家中国的许多制度和办法。蒙古人建立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为以后俄国的政权体制奠定了基础。”可无论如何,蒙古人的野蛮的统治大大地延缓了俄罗斯的发展进程,实际上被文艺复兴以来快速发展的西欧文明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在此基础之上,后来的俄罗斯形成了“即不属于欧洲也不属于亚洲,而是世界上非常独特的一部分”的政治文化。正如俄国著名的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所说的那样,拜占庭的影响和蒙古人的征服使东方和西方两股世界历史源流在俄罗斯发生碰撞,俄罗斯处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之中。俄罗斯民族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而是将东西方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

经历了蒙古人250多年统治之后,罗斯的再度统一并建立起强大的俄罗斯是与一座著名的城市密不可分。这个城市就是莫斯科。斯大林1947年9月7日在庆祝莫斯科建城800周年的祝词中说:“莫斯科的功绩首先就在于,它是把分散的俄罗斯联合为一个有统一政府、统一领导的统一国家的基础。”

莫斯科城位于奥卡河支流莫斯科河上,始建于1147年,最初也是一个小的公国。但是,随着以莫斯科为代表的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蒙古人统治的日益衰落,消灭各地封建割据状况、摆脱外族压迫和建立统一强大国家就成为罗斯的主要任务,而这一任务承担者便是几任莫斯科大公。从绰号“钱袋”的伊凡.达尼洛维奇(?~1340)到大力巩固莫斯科城防的底米特里.伊凡诺维奇(1350~1389),从消灭各方封建割据势力,打败并最后赶走蒙古人的伊凡三世(1462~1505)到填上最后一笔的瓦西里三世(1505~1533),罗斯终于在16世纪初重新统一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莫斯科大公国。

特殊的历史铸成了俄罗斯政治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它虽然是欧洲国家,但其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专制主义色彩比欧洲任何国家都要浓,“在完成俄罗斯统一大业的过程中,又因袭了蒙古人的旧制,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继续了俄罗斯文化的东方化倾向。”伊凡三世操纵着全国的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并模仿拜占庭帝国设计制定了双头鹰国微,还自称为“全俄罗斯的君主”。也就从他这时起,一个新称谓----“沙皇”出现了,其中的“沙”是古罗马独裁者恺撒(Caesar)拉丁语的译音。以后的俄罗斯也被称作沙皇俄国。

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1533~1584)加冕即位,但他不满足于莫斯科大公的头衔,正式称为沙皇,用这个称号表明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强调莫斯科大公国在欧洲国家中的崇高地位,莫斯科大公也从此称为沙皇俄国。与形式上的变化相适应,伊凡四世在内政方面不断地内加强皇权,削弱和打击贵族势力,废除世袭领地机构而建立起中央管理机构;在对外方面开始向四外扩张,特别是向西伯利亚扩张,在此基础上开始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很大程度上,沙皇俄国对外扩张主要是对东方弱小的民族和国家,面对着比自己发达得多的西方,俄罗斯则主要是受排挤、打击和迫害的对象,最好的时候也不过被某一个或某几个大国所利用,分得一杯残羹。对东方趾高气扬的同时,对西方却低三下四,这种特点在今天的俄罗斯身上仍可以看到。

沙皇俄国向东方的侵略扩张非本书内容,这里主要讲它与西方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多方面的表现,就其要者,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两任君王的西化。彼得一世(1682-1725)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面对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的事实,进行了大胆、甚至近于无情的西化改革。为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彼得一世继位次年便组建了出访西欧250人的外交使团,但表面上由大使列福尔特和哥罗文等率领,他本人则化名并以下士身份随团出国考察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和文化,先后到了荷兰、英国、奥地利。回国后,彼得一世开始仿效西方进行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政治全方位的改革。他对于试图阻止改革的人,不论是大臣的胡子,还是自己儿子的脑袋,都毫不留情地割掉。马克思说彼得一世是用东方的方式来推行西方的文明,“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1721年,彼得一世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将首都迁往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口的圣彼得堡,他自己也改称彼得大帝。

在西化方面与彼得大帝齐名的是风流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她原名叫索菲娅.奥古斯特,是德意志的一个公爵之女,1745年与彼得三世结婚,1762年参与宫庭政变,废除彼得三世而自立为王。她实行的是“开明专制”,一方面与西方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和法国百科全书派交往甚密并自诩为伏尔泰的学生,另一方面不断扩大贵族的特权和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叶卡捷琳娜执政年代通常被认为是俄国农奴制的鼎盛时期。

其次与普鲁士、奥地利一起三次瓜分波兰。沙皇俄国与德意志之间隔着一个虽然不小但却很弱的国家波兰。在欧洲的历史上,波兰甚至就是弱者的同义语。波兰民族的祖先中莱赫人,9~10世纪时就在维斯瓦河和奥得河流域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组织。尽管中世纪时,波兰在中欧国家的政治关系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曾经有过辉煌时期,疆土一度在欧洲名列前茅”,但由于内部的不团结而沦为德意志和俄罗斯之间的缓冲之地和争夺对象,18世纪中叶以后实际上是处于沙皇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的控制之下。不仅如此,三国还分别于1772年、1795年对波兰进行了两次瓜分,在这两次之间俄罗斯与普鲁士还于1793年进行了一次瓜分。经过这三次瓜分,一方面,统一的波兰国家实际上也就不存在了,波兰人从此长期处于异族人的压迫之下;另一方面,俄、普、奥这三个欧洲大陆上势力最强的国家也以一种特殊方式联接在了一起。对此,恩格斯曾揭露说:“这3个同盟者(指俄、普、奥----引者)从瓜分波兰中取得了利益。这3个强大国对波兰进行瓜分

的路线,乃是把它们联结起来的链条;共同的掠夺目标用团结的纽带把它们联系起来。”

第三是与西方国家的直接冲突。在拿破仑战争时间,沙皇俄国先是加入了反法联盟,后在拿破仑的挑拨之下,不仅退出了联盟,而且还与普鲁士、瑞典、丹麦结成了武装中立联盟来共同对抗英国。然而,过了不久,1805年4月,沙皇俄国为了“彻底将法国军队驱逐出意大利、汉诺威、北德意志、荷兰与瑞士,使法国回到以莱茵河、阿尔卑斯山与比利牛斯山的疆界之内”,又与英国重归于好,签订了同盟条约。再往后,亚历山大与拿破仑在涅曼上的一个木筏上的会晤,俄法又于1807年7月签订《提尔西特和约》,俄国再次退出反法联盟,并参加旨在反英的“大陆封锁政策”。最后,当拿破仑率42万大军于1812年6月远征俄罗斯后,沙皇俄国才于次年2月同普鲁士签订了同盟条约,并吸收英国、瑞典、奥地利等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1815年拿破逃出厄尔巴岛后,它们又组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并最终在滑铁卢彻底埋葬了拿破仑帝国。

打败了拿破仑之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法兰西斯一世、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815年9月在巴黎签订了《神圣同盟条约》,后来除英国、教皇和土耳其苏丹之外,欧洲的国家都加入了神圣同盟;11月,沙皇俄国、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又结成了四国同盟。在这两个同盟中,沙皇俄国都处于中心地位,成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最后堡垒。

那么,沙皇俄国到底属于西方还是属于东方呢?它把自己当作西方国家,而西方国家却把它当作东方国家。所以,俄国在西方连一个真正的朋友都没有,今天与这个结盟,明天又与那个翻脸。从沙皇俄国到苏联,再到今天的俄罗斯,概莫例外。俄罗斯在1999年春天发生的科索沃战争中的所做所为,对此就是一个最好的脚注。

所以,数百年来仗打了一场又一场,法兰西仍然是法兰西,德意志还是德意志,而俄罗斯仍然是俄罗斯。学者余秋雨讲的一段话或许在比较深的层次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一切军事争逐都是浮面的,而事情到了要摇撼某个文化生态系统的时候才会真正变得严重起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

由此看来,亨廷顿似乎又比基辛格更有道理了。不过,也正是由于同属理查大帝和虔诚者路易的后代,法兰西和德意志无论怎么打,都始终处于同一个大的文化圈内,而俄罗斯无论什么时候也是“欧洲的异端”。这正应了中国农村流行的一句俗语“家鸡怎打团团转,野鸡不打满天飞”。也许这一点可以解释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尘埃刚刚落定,曾几何时打得天翻地覆的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马上就联起手来对付“红色俄国”的原因。这是后话,以后将会详细谈及。

英吉利与欧洲大陆

英国不在欧洲大陆上,却与欧洲大陆上的战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英国也叫联合王国,全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欧洲大陆西北岸外的大西洋岛国,其中大不列颠岛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组成,北爱尔兰则位于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单从名字上就不难看出,英国不是单一民族的国家。的确,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居住在这里的民族主要威尔士的布里索尼人、苏格兰的皮克特人和不列颠的不列颠人,他们都讲克尔特语。大约公元5世纪左右,属于日耳曼部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和裘特人从欧洲大陆渡海进入并且征服了不列颠。此后的200年,英国是处于七国争雄时代。

英国19世纪成为世界殖民扩张的王者,曾号称“日不落帝国”。其实,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它也是在异族侵略过程形成的。比如撒克逊人、被称为“北欧海盗”的丹麦人以及作为丹麦人的一支诺曼人在9~12世纪期间都曾当过英格兰的君王。其中,诺曼人侵入英国从8世纪末开始一直持续了300多年,在反抗侵略的过程中,英国最早的七个小国曾一度在政治上联合了起来,不过,最终还是在1017~1035年间成为由丹麦、英格兰、瑞典、挪威和等构成的丹麦帝国的一部分。几经周折,还是诺曼底公爵在1066年再度征服英格兰,成为威廉一世。威廉一世及其后继者又征服了苏格兰、爱尔兰,最后在不列颠岛上“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和封建国家,最后诺曼统治者所使用的法语同平民所使用的盎格鲁----撒克逊方言融合成英语。”

在与欧洲大陆国家之间的关系方面,英国与法国结怨最深。早在1337~1453年,两国因王室为间争夺富庶的佛兰德斯和自亨利二世(1154~1189)以来英国在法国境内占有的领地而发生战争,由于持续时间长,史称“百年战争”。开始时,英国因装备优良并且争取到德国皇帝及其诸侯的支持大败法军,甚至将法国国王都俘虏了。但是,在法国国王查理七世重新将法国统治集团联合在一起之后,特别是在女民族英雄贞德率领人民奋起反抗之后,这场战争最终是以英国遭到了惨败,几乎失去了在法国境内的领地。

拿破仑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时曾有过渡海进攻英国的打算,后因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在特拉发加海角惨败而被迫放弃,英国则积极地参与的反法联盟。

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另一个冤家是西班牙。16世纪初期,西班牙同法国一样在经济和军事方面都大大地强于英国。但是,从16世纪中叶起,英国快速发展了起来,时常地在西班牙的殖民地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西班牙运送金银财宝的船队。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对此极其恼怒,于是决定派一支强大的舰队进攻英国。“1588年5月,由大贵族麦地纳·西多尼亚率领的无敌舰队驶离里斯本,其中包括一百三十艘兵船和运粮船,七千名船员和水手,二万三千名步兵。7~8月,舰队在英吉利海峡遭到英国海军的迎击,损失惨重。后被迫绕道苏格兰返国。途经苏格兰北部海岸附近时,遇风暴,舰队几乎覆没。从此,西班牙的海上霸权被英国所取代。”

相对而言,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其它国家,特别是德国、俄国几乎没有直接冲突。还有一点也须注意,那就是自从资产阶级革命和随后的工业革命完成之后,英国的兴奋点似乎不在欧洲大陆,甚至不在对外方面。所以,除了拿破仑战争之外,欧洲大陆发生的一切大体上都与英国无关,因为直到20世纪初,英国才放弃“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光荣孤立”政策。

门当户对的两大集团

从上面讲的就不难看出,欧洲虽然不大,可国家之间的关系却由于民族、宗教和利益等诸多原因而异常复杂,各种矛盾丛生并且交织在一起。上述法、德、俄、英等国之间的关系是其中最具典型的,或者说是各种矛盾和冲突的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发生在以沙皇俄国、英国和法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与以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为首的同盟国集团之间。

同盟国集团先出现,其核心是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1866年普奥战争之后,奥地利与匈牙利贵族达成妥协,于次年成立了二元君主制的奥匈帝国。虽然被排斥出德意志,但是,奥地利与德国的千丝万缕联系和血缘关系并没有中断。为了与东边的俄国和西边的法国进行抗衡,1879年,统一后的德国便与奥匈帝国结成同盟。1882年,与法国激烈争夺北非突尼斯的意大利分别与德国和奥匈帝国签约,也加入到同盟国集团中来。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后,罗退尔领地的南部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意大利。可是,与法兰西和德意志这两个兄长来比,意大利几乎从来也没有辉煌过。不仅如此,在以后的近千年中,意大利先后受法国和奥地利的统治之下并长期处于分裂的局面,直到1870年才将整个亚平宁半岛统一起来。统一以后,意大利原打算在俾斯麦的支持下占领北非,没想到法国却捷足先登于1881年取得北非。盛怒之下,意大利不顾法国曾有助过它的统一,不顾在亚得利亚海彼岸的巴尔干半岛上与奥匈帝国有矛盾,投入德奥怀抱,从而就组成了三国同盟。以后,三国分别于1887年、1891年、1902年和1912年四次重新修订同盟条约。1883年10月,罗马尼亚为了阻止俄国向巴尔干半岛渗透与奥匈帝国订立了同盟条约,成为三国同盟中的一个小兄弟。

协约国集团后出现,其核心是法国、英国和俄国。这个军事政治集团的出现无疑是要遏制同盟咄咄逼人的对外扩张态势,归根到底是要保持自己在欧洲乃至世界的优势,至少要保持一个“均势”。最早是法国与俄国为了对抗德国而在1891年和1894年缔结协约;接着,英国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先是于1902年同远东的日本结盟,后又于1904年和宿敌法国尽释前嫌,签订了协约。法国之所以与英国联袂,一方面是想洗掉1871年普法战争的耻辱,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另一方面也想借助英国的力量与德国在北部非洲角逐。这样一来,德国是英国的敌人,也是俄国的敌人,法国是英国的盟友,也是俄国的盟友。正是由于德国和法国这两个因素,英国与俄国于1907年也签订协约。这样,法国、英国和俄国在相互调整了在势力范围方面的利益基础之上建立了另一个军事政治集团,即三国协约。不过,无论是英国和法国之间,还是英国和俄国之间,还都不是正式结盟,只是想通过双边缔结的协约来协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利益关系,另外一旦与德国、

奥匈帝国发生战争,也可以有盟友。

对于错综复杂的欧洲矛盾以及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苏联学者B·M·赫沃斯托夫编的《外交史》做了如下总结:“至上个世纪末,国际矛盾日益加剧。英国一方面继续和法俄两国进行殖民竞争,另一方面又遇到了德意志这样一个新对手。尽管德国表面上和俄国又有了某种接近,但实际上仍然是法俄集团的敌人;巴格达铁路甚至加深了德俄两国之间的矛盾。同时,德国成了英国的劲敌。问题在于哪些矛盾更加深刻:是德英之间的矛盾还是英俄法之间的矛盾?换言之,这三个可以设想到的外交集团――英法俄协约、英德集团或是大陆反英联盟――当中哪一个能够实现?历史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有利于上述组合中第一种组合的决定。德俄矛盾与英德矛盾同时趋于尖锐化。”

大战究竟缘何而起

关于第一次大战爆发原因,国内有这样一种传统的、经典的和权威的观点:“十九世纪晚期和二十世纪初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由于世界领土已分割完毕,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想得到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除了通过战争夺取,别无他途。老牌殖民国家则企图借助战争打败自己的竞争者,从而扩大或巩固自己的固有地位。它们还指望通过战争削弱本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和破坏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理论上这样讲,丝毫没有问题。可是仔细地想想,似乎事情又好像不那么简单,那么抽象。

的确,经济生活中的垄断组织的出现,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经济特点,也是所谓帝国主义的重要特点。但是,我认为,单是这些还不足以发生战争。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跨国公司的垄断性更强。根据联合国1991开始出版的《世界投资报告》,90年代初,全世界共有跨国公司37000多家,其分支机构24万多个。到1997年,跨国公司已增至44000多家,分支机构扩展到28万多个。1995年,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在境外的资产高达17000亿美元,占所有国家境外资产的1/5,其境外分支机构的销售总额高达20000亿美元,占所有跨国公司境外销售总额的1/3。跨国公司的垄断性和市场的占有率以及它们这间的竞争性可见一斑,但是它们所属的国家之间的却没有发生战争。

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往往过于强调对帝国主义所进行的政治上的解释,仅仅将它当作资本主义的一个垂死阶段,而忽视了它经济的内函。其实,再深说一点,尽管成天骂和诅咒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人们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弄清楚它们是什么。因此,有的学者在二十世纪末提出:“搞不懂什么当代资本主义,也就说不清今天什么是社会主义。”著名学者黄仁宇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一书中开宗明义就写道:“‘资本主义’是一个常用的名词,不时出现于众人笔下和口语之中。可是要给这名词适当的定义,则非常困难。不仅各种书刊作者坚持已见,即使我们引用到‘资本主义’这四个字,也可能前后用意不同,更突害怕旁人顿误解。”为什么会这样呢?黄老先生见地颇深地指出:“以一个常用名词而会产生如此多问题,大概因为资本主义在世界上牵涉的地区广泛,历时久远,迄今尚未停顿,且又与现代生活发生了密切的关系。近世纪中主要的战争与大规模的动乱,通常都与它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资本主义既可以当作快乐与新生命之原动力,也可以视为许多失望与灾害的渊薮,因而我们无法在理智上或情绪上漠然视之。”

搞清楚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帝国主义并不是本书的任务,所以就不详细论之。有兴趣的读者除了可以读一读黄仁宇先生的《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之外,还可参阅被誉为“年鉴派”第二代宗师的法国著名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代表性著作,如《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论丛》,德国学者马克斯·舍勒著的《资本主义的未来》,英国学者拉尔夫·密里本德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美国学者莱斯特·瑟罗的《资本主义的未来》等等。如何评价这些著作是另外一回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它们至少可以冲淡一下那些根深蒂固的、甚至在人们头脑中已经凝固了的陈腐观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绝对会有好处的。

言归正传,所以我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归根到底还是欧洲列强之间固有矛盾的激化,而且还是同时地激化。这些矛盾什么时候、在哪儿激化呢?二十世纪初的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是土耳其语,意思是“山脉”。在地理上,它是指欧洲三大半岛中最东边的一个,总面积50多平方千米;但在地缘政治上也指居住在这里的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希腊、摩尔多瓦、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南斯拉夫等国。据说,巴尔干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指的是奥地利和土耳其1699年1月26日签订了《卡尔洛夫奇条约》(也译作《卡尔洛维次和约》)之后仍处于奥斯曼帝国控制之下的地区,大体上就是指上述那些国家。

巴尔干是欧洲最复杂的地区,被称为“迷你(mini,小的意思)欧洲”。首先,它居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处黑海、马尔马拉海、爱琴海、地中海、亚德里亚海和爱奥尼海之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列强在角逐东欧、欧洲甚至全世界的时候,或以巴尔干为突破口,或干脆就在巴尔干火拼。其次,这个地区民族众多,信仰各异。从民族方面说,20多个民族可以分为五部分:阿尔巴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希腊人、罗马尼亚人和南部斯拉夫人。其中南部斯拉夫人最多,包括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从宗教方面说,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信奉天主教;塞尔维亚人、黑山人、保加利亚人、马其顿人信奉东正教;阿尔巴尼亚人和一部分波黑的塞尔维亚人信奉伊斯兰教。正因如此,巴尔干地区各种矛盾十分尖锐,长期以来被公认为“欧洲的火药桶”。前南斯拉夫国际问题专家兰科·佩特维奇对此还提出过“巴尔干既非‘火药桶’又非‘和平区”的命题。

历史上,巴尔干半岛曾经受过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这些老大帝国给巴尔干留下的遗产除了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以外,最重要的便是各民族之间的仇视。

从16世纪初起,奥斯曼帝国开始衰落,其突出表现便是长期受它统治的各民族纷纷开始争取独立。19世纪上半期,由于土耳其在对外战争中连连失败,北非的埃及已经取得事实上的独立,巴尔干半岛上的希腊和塞尔维亚也获得高度的自治权力。再往后发展,奥斯曼帝国的日子更是一天不如一天。俄土战争失败后,土耳其1878年被迫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承认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独立,允许保加利亚实行自治,割让卡尔斯和巴统给俄国。这样一来,它在欧洲(主要是在巴尔干半岛上)的领土只剩下了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和色雷斯了。俄土战争之后,土耳其实际上已经沦为半殖民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继续分割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另一方面加紧对土耳其的财政经济控制。奥斯曼帝国虽然到1922年才以苏丹穆罕默德六世被凯末尔领导的新政府推翻为标志最终瓦解,事实上它早就是一副空架子了。

然而,就在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岛的影响日益收缩的同时,德国、奥匈帝国、俄国、意大利等列强加紧了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渗透和争夺。对巴尔干半岛上的这些小国来说,真正的独立并没有、也不可能实现。以塞尔维亚为例,虽然在1878年就独立了并于1882年再度建立了王国,但只是名义上的。“20世纪初,欧洲列强加剧了争夺巴尔干的斗争,致使南斯拉夫生活在5个国家的统治、11个省政府和13种不同的立法制度下。”

面对诸多虎视耽耽的列强,巴尔干各民族在历史上首次结成同盟。1908年,奥匈帝国利用土耳其发生内乱的机会宣布并吞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对奥匈此举极大不满,于是便在俄国的支持下与黑山一起准备进行武装抗衡,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对陈兵边境。后来由于日俄战争之后力不从心的俄国退却,奥匈帝国将波黑收归已有。在这种情况下,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深感大国是靠不住的。1911年意大利和土耳其发生战争,结果土耳其大败。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利用这个机会于1912年3月签订了反对土耳其的同盟条约,5月希腊与保加利亚也订立了相同的条约,8月黑山也加入进来。这样,巴尔干半岛上的四个小国结成了反对土耳其的军事政治同盟。当然,在这个同盟的背后有俄国的积极支持和法国、英国的赞同。不过,它们的主要目的是要利用这种同盟反对德国和匈奥帝国,而不是反对已成强驽之末的土耳其。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国家首次、也是历史上唯一的反对共同的敌人。1912年10月,土耳其拒绝给予马其顿和色雷斯自治,黑山首先宣战。接着,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也陆续参战。半年之后战争以反对同盟的胜利而告终,除了伊斯坦布尔和色雷斯一小部分之后,土耳其几乎失去了它的全面欧洲领土,实际宣告了土耳其人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统治。

可是,由于各自参战的目的不同,战争的尘埃尚未落定,反土联盟内部便因分赃不均峰烟四起。企图拆散巴尔干同盟的奥匈帝国唆使保加利亚与盟友反目为仇,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则寻求俄国的支持。于是,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黑山、土耳其为另一方于1913年6月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其结果,保加利亚投降,失去了在马其顿和色雷斯的大部分领土。

巴尔干战争之后,巴尔干的政治格局又发生了变化。反土同盟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两个集团。一个是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另一个是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在它们的背后是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各个大国都在巴尔干找到了代理人,这里形势异常的复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其名著《大外交》对此做了这样的描述:“俄罗斯与正苦于民族主义甚至恐怖主义派系林立的塞尔维亚绑在一起,而且因为没有什么可输的,所以对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一点也不在乎。法国则对日俄战争后亟思恢复自尊的俄罗斯打下包票。德国则对奥地利亟欲保护其斯拉夫省份,免于受俄国在背后指使来自塞尔维亚的煽动,也做出同样的保证。欧洲各国自愿成为巴尔干各好斗国家的代理人。”

如果说,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占领、影响主要是依次单独进行的话,其范围除了领土控制外,还特别注重民族和宗教的征服,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则各大国或大国集团对巴尔干的渗透和干预,其焦点完全是各自的实际利益,为了得到这些利益,不同的大国都采取支持不同的巴尔干国家的做法。所以,随着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吃人的摩洛张着血盆大口扑向人间。

现在波黑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是波斯尼亚的首府。它地处在波黑东部一块狭长的谷地当中,周围群山环抱,米梁河穿越市区。在萨拉热窝市区,有两处不同凡响的景点。一个是在发电厂门口矗立着的一尊大理石白色塑像,它便是中国人民十分熟悉的瓦尔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萨拉热窝是南斯拉夫人进行反抗法西斯侵略者战斗的最激烈战场之一。瓦尔特这位著名的反法西斯英雄最后就牺牲在这个发电厂门口。

另一个景点是普林西普桥。这座桥原名叫拉丁桥,它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1914年6月28日,为了征服波黑人民,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并把塞尔维亚人作为假设敌。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还特意偕妻子前来检阅这次演习。不甘再忍受异族压迫耻辱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气愤不过,于是策划了一起谋杀行动。当斐迪南夫妇检阅完军事演习、在波斯尼亚总督和萨拉热窝市市长的陪同下一起返回萨拉热窝市政厅的途中,埋伏在路旁的一名塞族青年查卜林诺维奇突然向斐迪南夫妇乘坐的汽车投了一枚炸弹。由于稍稍迟一点,这枚炸弹只炸伤了一名随从。然而,事情就没有就此结束。当斐迪南夫妇乘车从市政厅返回经过拉丁桥的时候,另一名塞族青年普林西普飞身上前,开枪击毙了斐迪南夫妇。后来,南斯拉夫为了纪念这位热血青年,把这坐桥更名为普林西普桥,在桥头上树起一个纪念碑,上面嵌着他的一双据说是他留下的脚印。

拉丁桥上的枪击事件发生后,维也纳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跟塞尔维亚人来个一劳永逸的清算”,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则建议:“要末现在就清算,要末永远不算”,“必须消灭塞尔维亚人,就是在现在”。 7月23日下午,奥匈帝国政府向塞尔维亚政府提出了最后通牒,28日正式宣战。俄国随即宣布它不能对此坐视不管,立即开始军事总动员以示对塞尔维亚人的支持。31日,站在奥匈帝国一边的德国政府分别向法国和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停止军事总动员和要求法国在德俄战争中保持中立。俄国拒绝了德国最后通牒并于8月1日对德宣战,法国也以军事总动员来回答德国。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4日支持比利时中立国地位的英国对德宣战。以后又有其它一些国家卷入战争之中。战争就这样全面爆发了。

战争一瞥

详细描述持续四年多的世界大战,不是本书的重点,更何况早已有罗斯图诺夫主编的两大本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但是没有过程也就无所谓事件,因此,有必要将战争的梗概介绍给读者,特别是要说明那些对后来产生重大影响的方面。

战争之初最突出的特点是空前的“爱国”热潮,“由于战争很快需要得到所有平民的全力支持,各国领导人不得不将战争描绘成一场高尚的斗争,而不是将它说成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一场广泛争执或是民族主义偏见导致的无法预料的结果。”

这种“爱国”热潮主要表现在各交战国中的社会主义政党纷纷率领工人群众支持本国政府进行战争。拥有100多万成员的德国社会主义民主党的议会党团8月4日在国会会议上投票支持战争拨款,“其理由是德国必须防御‘沙俄的侵犯’,保护德国工人阶级的成果”;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孟什维克议会党团也发表声明说它在俄国进行的活动决不会妨碍战争;法国社会党由公开号召群众不要进行任何革命活动,“我们的义务是保卫爱好和平的共和国制的法兰西的完整和独立”;英国工党也像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和法国社会党人一样在国会中投票支持战争拨款。除了这几个大的党之外,欧洲其它小的社会主义政党,如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匈牙利社会民主党、荷兰社会党、比利时社会民主党等等也都无一例外地支持本国政府进行战争。

尽管各国是以反对或支持塞尔维亚为借口参战的,可战争一打起来,巴尔干却不是主要战场,奥匈帝国虽然也与南斯拉夫交战,但纵观整个战争进程,主要战场是在东西两线。包括巴尔干在内的其它地区只能算作辅助战场。

在西线唱主角的德军和英法联军。以英法为一方,德国为另一方展开的重大交战,1914年有巴黎棗凡尔登一线的马恩河战役、佛兰德平原的伊普雷战役;1915年有阿图瓦战役、香巴尼和阿图瓦的秋季战役;1916年有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7年有康布雷战役;1918年有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亚眠战役和圣米耶尔战役。

在东线唱主角的一方仍然是德国,另一方则是俄国。它们之间进行的重大交战,1914年有东普鲁士战役、加里西亚战役、华沙棗伊凡哥罗德战役、罗兹战役;1915年有东普鲁士和喀尔巴阡山的冬季战役、果尔利策战役、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夏季防御战役;1916年有纳罗奇湖战役;1917年有米塔瓦战役、里加战役。

在辅助战场上,1914年11月,土耳其对英、法、俄宣布“神圣战争”后,在高加索一带与俄军展开激战;奥匈帝国军队则在巴尔干半岛上与塞尔维亚拼杀;日本为了消除德国这个在中国胶东半岛和太平洋地区的强有力对手,1914年8月23日对德宣战。

在这场战争中,有二个国家值得单书一笔。

第一个是意大利。虽然是三国同盟的重要一员,意大利在战争一开始时却没有站在德奥一边,而是宣布中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意大利并没有从与德奥结盟中得到预期的好处,与法国、俄国又有千丝万缕的经济上的和政治上的联系。因此,德国宰相比洛曾讥讽意大利是“不贞的妻子”。在德、英、法、俄等国在生死拼杀的时候,意大利则静观其变,以视事态变化来决定加入哪一方。意大利当时侧重考虑的,一是看哪一方获胜的把握更大,二是看哪一方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多。所以,当德国要在几个月内取得战争胜利的神话破产,德军与英法联军在西线形成均势之后,意大利经过秘密谈判于4月26日与英法俄签署了《伦敦秘密条约》。根据这项条约,协约国许诺在战后将奥匈帝国所属的特兰提诺、帝罗尔、达尔巴提亚、的里雅斯特等地区划给意大利,英国还向它提供五千万英镑的参战费用;意大利则在三十天之内对奥匈帝国宣战。不过,此时的意大利还不愿意得罪德国,直到1916年8月才对德宣战。结果,原本是三国同盟的意大利战后却成了胜利国。在二战期间,意大利差不多又重演了这一幕,这或许也是其政治文化传统的延续吧。

第二个是美国。处于大西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与欧洲的关系只是在于它曾经是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1774年独立后,经过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美国很快地就发展起来了。随着北美大陆开拓完毕,美国也开始向外扩张,但重点在于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与欧洲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瓜葛。战争的头两年,狡猾的美国人不只像意大利那样保持中立,更重要的大发战争之横财。美国四十八家大公司1916年的决算就有九亿六千五百万美元的盈利,参战之前对德国贷款二千万美元,对协约国贷款则高达二十亿美元。促使美国参战的因素,一是与协约国有更多的经济上的联系,二是要削弱德国这个海上竞争对手,三是德国的海上封锁和潜艇战严重地损害了美国利益,四是美国与英法两国之间相近的政治文化传统。于是,1917年4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正式对德宣战的决定。美国的参战不仅加快了德国失败的步伐,更重要的是美国从此走上了欧洲乃至世界的舞台,为后来称雄全球奠定了基础。

关于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的结局,有两个因素决定德意志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注定要失败。其一,交战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协约国方面共有五大洲的26个国家,其中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等是欧洲的强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中国则是其它大洲的强国或大国;而参加同盟作战的只有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四国;其二,作为同盟国中坚的德国,在欧洲大陆上是东西两线作战,处于英法和俄国的夹击之中,从一开始就十分被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还没有结束时,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就在一封信中说:“情况不佳,巴黎东边的战斗结果对我们不利……战争的开端是那样地充满了希望,突然将变成另一种情况了。我们一定会在东方和西方的战斗中窒息而死。”毛奇的预料是对的。

这样的战争怎么能持久呢?因此,先是土耳其政府于1918年10月30日在英国“阿加麦隆”号巡洋舰上签署停战协定;接下来是奥匈帝国于11月3日向意大利投降;最后是德国于1918年11月11月凌晨五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实际上也就是向协约国交枪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为未来洗好了牌”

发生在二十世纪之初的这场大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深刻影响是多方面的,本章一开始就描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仅仅是最表面的,意义更为重大的则在其它方面。美国学者休斯对此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一代人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支配他们那个时代的压倒一切的浩劫。又经过一代人的时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完以后,早先那次冲突和后来这次更大的冲突相比,就显得渺小。它退居次要的地位,和二十后爆发的大战相比,显然就不那么重要,也不那么令人感兴趣。然而,随着时间进一步推移,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又起了变化:现在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完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样重要;说实在的,在某些方面,它产生的后果甚至更具有决定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决定性”的后果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国家、不同政治倾向和不同领域的学者都有不同的解释。比如,有的认为主要是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战争、和平与革命问题的理论的正确性”;也有的认为主要是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及其格局出现的重要变化;还有的认为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社会性质”。当然还有其它许多不同的看法,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

我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后果有两个,一是欧洲的帝国时代结束,社会主义时代开始;二是形成先天不足的凡尔塞体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第一次世界大战埋葬了四个帝国,俄罗斯帝国的罗曼诺夫王朝、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霍亨索伦王朝和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最早崩溃的是罗曼诺夫王朝。劳民伤财的战争使政治、经济本来就很落后的沙皇俄国雪上加霜,各种矛盾空前激化。“1914年6~12月,全国只有35000人进行368次罢工,1915年共有54万人参加的1千次罢工,1916年参加罢工的增加到100万人,共罢工1500次。”在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反对沙皇政府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将统治俄国304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以列宁为首布尔什维克率领劳动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在二十世纪新阶段的开始。

接下来瓦解的是奥匈帝国。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在战争中所遭受的失败、国内的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奥匈帝国从1918年10月开始瓦解,“在支离破碎的帝国废墟上诞生了几个新的独立国家: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克、斯洛文尼棗克罗地亚棗塞尔维亚国。”其中,匈牙利独立后,共产党还领导工人阶级在1919年3月建立起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它虽然只存在了133天,但是意义重大,匈牙利历史学家利泊塔伊·埃尔文认为:“在人类历史上,与1919年3月21日在匈牙利诞生的国家相类似的只有巴黎工人1871年的伟大尝试和1917年11月俄国无产阶级开创新纪元的社会主义革命。”

几乎在奥匈帝国瓦解的同时,德国也爆发了革命。1918年11月3日基尔军港的8万名水兵拒绝出战,从而揭开了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序幕。9日,面对着武装起义的柏林工人和士兵,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尽管在最后一刻还声称“我很惭愧,我不能离开。只要有一个营保持忠诚,我就留下来”,但是还乘火车逃往荷兰,霍亨索伦王朝被推翻。在革命风暴中成立的德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了柏林起义,而且在慕尼黑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这些革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意义却不可忽视,它们“粉碎了德国军阀和保皇派的反动计划,使他们无法把十一月革命的胜利一笔勾销”。1919年2月成立的魏玛共和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但比起来德意志帝国来说仍是巨大的进步。

单从地理上看,土耳其当属亚洲国家,但由于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直到今天它仍与欧洲紧紧地联在一起,如它是北约成员,它的足球队参加欧洲比赛等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失败之后,土耳其国内爆发了基马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于1920年成立了国民政府。又过了两年,新政府废黜了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奥斯曼帝国从此消失。

或许无论是帝国的终结还是苏维埃俄国的诞生为历史的必然,但它们都是以世界大战为契机的。从这个角度来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远影响,讲得多么高都不为过。

相对而言,1919年巴黎和会构建的凡尔塞体系只能算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近期影响,但也非常重要。“胜者王侯败者贼”,战争结束后必然是胜利者处置战败者。在协约国方面,参战者虽众,但真正的胜利者只是少数几个国家,其中最主要的英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在这四个国家中,前三个在战争中都遭受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英国死亡士兵94万,军费开支100亿英镑,国民财富损失三分之一,商船损失十分之七;法国死亡士兵138万,物质财富损失达2000亿法郎;意大利军费开支125亿美元,损失达30亿美元。只有美国因远离战场、贩卖军火大发横财,战前欠外债55亿美元,战后则成了欧洲协约国的债务国,输出的资本总额达103亿多美元,拥有世界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一。而最早与同盟国作战的俄国由于布尔什维克夺权、先行退出战争并单独与德国缔结和约,实际上已被排斥在战胜国之外,成为协约国、同盟国的共同敌人。

因此,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塞宫召开的解决战后和约问题会议虽然有27个战胜国的代表出席,但真正起作用的是美、英、法三国。不说其它国家,就是三个也都各有各的打算,英国为了称霸欧洲,力图保持欧洲均势,为了防范法国而 反对过份削弱德国;法国则竭力削弱和肢解德国,以巩固自己在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地位;美国由于自己称霸世界的目的,希望维持英、法、德之间的均势并利用它们对抗苏维埃俄国。这样一来,巴黎和会又成了战胜国之间角逐的战场,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才就和平条约的各项条款达成了一致,6月28日德国在协约国的武力威逼下在和约上签字。

根据《凡尔塞和约》,在领土方面,德国面积减小了八分之一,不仅归还阿尔萨斯和洛林,将萨尔矿区割让给法国,而且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独立,并将波兹南、西普鲁士大部分和西里西亚的一部分割给波兰;在赔款方面,德国及其同盟国要赔偿协约国因战争所受的一切战争损失,其中1921年5月1日之前必须支付200亿金马克;在殖民地方面,德国必须放弃海外属地的一切权利,取消在中国、埃及、摩洛哥等国的特权。此外,条约对德国的军备情况也作了严格的限制。

十分苛刻的《凡尔塞和约》不仅进一步加深的德国为首的同盟与协约国之间的矛盾,而且更激起德意志人民族屈辱感和复仇心理;另一方面,它也使协约国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从而大大削弱了这个条约的可行性。在巴黎和会上成立的并且作为《凡尔塞和约》组成部分的国际联盟,也只是英法等国的外交工具,没有也不可能担负起维护持久和平的使命和责任。所以,拉尔夫等人在《世界文明史》中写了引了这样一段话:“英国诗人埃德蒙·布伦顿充分表现出和种幻灭感。他在庆祝1921年元旦的诗歌中引用《圣经》中的诗句作为标题:‘狗掉过头来转向自己的呕吐物,清洗过的母猎转而在泥沼中打滚’。”

【本文发布经作者授权】

进入 孔寒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20世纪重大事件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