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柱:灾难、战争与美国戏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94 次 更新时间:2008-06-07 17:11

进入专题: 戏剧   911  

孙惠柱 (进入专栏)  

两年前的9.11在世界贸易中心遗址留下的大坑是纽约人的一大心病,从诸多建筑大师的竞争中遴选出来的重建方案公布一年多了,争论还是没有停息。根据《纽约时报》报道,2003年底纽约市长布隆博格又公布了一个最新的名为“自由塔“的构想,还是要把新楼造成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以向世界展示绝不向恐怖主义者低头的牛劲,不过新大楼的七十层以上不住人,将在楼顶上建设一组风车、钢缆网之类的露天装置。这又是一个有争议的设计,不知道还要争多久以后才会动工。

但是,遗址重建方案中有一个部分的计划早已经尘埃落定,那就是要在这块原来完全作为商业用途的地皮上,留出三个大中型剧场的位置,交给艺术团体来使用。各类艺术团体早就开始了争夺这一地盘的竞争,目前呼声最高的是一个得到曾任国际笔会主席的元老级剧作家阿瑟·密勒、百老汇著名音乐剧导演哈罗德·普林斯和顶级电影演员梅瑞尔·斯特丽普等人大力支持的“美国国家剧院”项目,计划耗资一亿七千万美元,在新楼中造三个剧场,各为800、700和400个座位,以后每年从全国150个高档次的非营利性剧院中遴选出15个最佳剧作,搬到这里来,每个戏演上六周。

也许有人会奇怪,9.11还帮了戏剧的忙?了解美国社会的人就不会太吃惊,美国的戏剧就有这么牛,连战争也打不垮它。当然,美国本土从来没有受到过侵略战争的创伤,但19世纪的内战——南北战争——还是打了整整四年,和中国的内战解放战争一样长,那个战争恰恰跟一个戏大有关系:整个19世纪全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戏剧就是根据美国斯托夫人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几百个舞台演出《汤姆大叔的小屋》(这还不包括1907年在东京和上海两地由中国留学生和业余演员演出的开创中国话剧历史的改编本《黑奴吁天录》)。因为斯托夫人的生动描写帮助北方人了解了南方黑奴的惨状和斗争,从而下定决心去解放黑奴,南北战争的决策者和总司令林肯总统在见到斯托夫人时感慨道,“这就是那个引起了一场大战的小女人。”他指的就是《汤姆大叔的小屋》一书的影响,而这个影响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该书的戏剧版传播开来的——小说在美国各地由不同的剧作者改编成了不计其数的舞台版。

进入20世纪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是对美国影响最大的两场境外战争,然而战争发生的1930年代和1960年代恰恰是美国戏剧的两个黄金时代,前者主要表现在百老汇和政府组织的“联邦戏剧项目”;后者主要是遍地开花的先锋戏剧、反战戏剧和非营利的外百老汇及地区剧院运动。越战结束以后,世界相对太平,戏剧界也不再有什么运动或者特别的黄金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戏剧的时代已经过去(那是包括不少戏剧学者在内的很多人的误解);事实上,美国戏剧一直在平稳地发展。2001年9.11之前的那个演出季创下了百老汇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整整1200万人买了票来看这里戏,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站票。而在同一年里,我们通常以为是无往不胜的美国电影却经历了连续第四年的票房下滑。

9.11对纽约戏剧界当然是个沉重的打击,全市100多个剧场破天荒关门两天。两天后虽又开了门,但看戏的人数锐减,旅游者不来了,纽约人也呆在家里图个安逸,这就影响到了戏剧这个历来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行业的生存。市政府想出一个史无前例的举动来救急,拨出一大笔公款到百老汇买戏票,一部分送给幸存的救火队员和牺牲者的家属以示慰问,一部分用以奖励来纽约消费超过一定金额的旅游者。可这一来非营利性的外百老汇剧院有意见了,认为他们更应该享受政府的照顾。但政府只是为危机时期的经济考虑,只想抓大放小,没法面面俱到,对外百老汇的要求只好说“sorry”。外百老汇的艺术家当然不肯罢休还要争,不料才过去几个星期,争论还没有结果,观众已经自动地回来了,不少剧院前又排起了长队,甚至比9.11以前还要火!

9.11以后的戏剧有些是直接跟9.11有关的,但至今出现的9.11剧作规模都还不大。近两年多中我去过美国四次,看了差不多20个戏,有两次还是在大学里专门教授领学生上剧场看戏的戏剧欣赏课,在选戏时曾想过去看看关于9.11的戏,但戏剧界的朋友说,那些戏不怎么样,煽情有余,深思不足,所以也就作罢。但最近听说出了一台好戏,叫《伙计们》(The Guys),是女作家安·奈尔森根据真实的故事在九天之内一气呵成写下的处女作,剧情极其简单,只有两个角色:消防队长是9.11那天世贸中心的幸存者,他回想着在那里牺牲的伙计们,笨拙地拿起笔来给他们写讣告,痛苦不堪;来采访的女记者一边听他讲那些伙计们的故事,一边用优美的语言把他们的形象重新塑造出来,就这个回忆和描写的过程让两个人的精神都得到了升华。尽管多数美国文化人对布什政府借9.11的机会而一意推行的反恐战略和诸多政策很反感,但这个聚焦于人性层面的朴实的小戏打动了各种政治派别的观众。戏从东部的纽约演到了西岸的洛杉矶,吸引了许多大牌影视明星排着队轮流来演这两个角色,不少观众看了一遍又一遍。

因为布什把9.11看作是反恐战争的开始,美国戏剧又一次和战争发生了亲密接触,但这一次和上回的1960 年代很不一样。那时候美国和欧洲一样,反越战反权威之风极盛,艺术家又总是走在前列,剧场、广场、会场甚至商场,到处都能看到小剧团在演出政治抗议的戏剧。那时候很少《伙计们》那样刻画人物的现实主义话剧,有的是更为直截了当的活报式的政治剧,还有很多人则把目光转向了擅长描写战争的古典戏剧,从中找来有用的材料,再大加改编,融进现实的内容。如欧里丕得斯的《酒神的伴侣》变成了《酒神在1969》,大骂当时的政客,最后演员和观众一起上街游行,争取民权反对战争。欧里丕得斯的《特洛伊妇女》更是到处演出,揭露战争给妇女儿童带来的灾难。也是古希腊的阿里斯托芬有一个喜剧名叫《拉色斯扎达》,表面上看从头到尾在“赤裸裸”地讲性,其上演率却远远超过同一作家那些嘲讽时政的喜剧,原来这个戏不仅仅性致勃勃地谈性,而且慷慨激昂地反战。在有的演出中演员穿着紧身的肉色服装,上面还赫然画着漫画式的性器官,女人们热烈讨论如何才能不让或者让老公跟自己上床——她们想出“罢性”的绝招来迫使两国的男人们放下武器,不再打仗。这就使这个以性为主要话题的戏在越战期间成了反战者的最爱。此外,莎士比亚也被导演拿来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重新解读,例如《李尔王》就被彼得·布鲁克导成了用存在主义来反思战争后果的当代经典。

1975年越战结束了,十几年以后,戏剧又一次和战争迎头碰上。由英国人凯莫任·麦肯拓什制作、法国人担任主创的音乐剧《西贡小姐》讲的就是1975年前后的故事,表现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带来的悲惨后果。该剧首演于伦敦,计划于1991年在百老汇开演,正巧碰上老布什总统开始准备第一次海湾战争。于是有不少人劝制作人麦肯拓什取消或者推迟演出,因为这个戏多少批评了美国大兵,捅破了美国人心上的越南疮疤,现在美国又一次要派兵出海打仗,爱国的美国人可能会抵制这个戏,这样票房也会失败。但麦肯拓什不肯退缩,说他筹备这个戏比布什的战争计划早得多,而且已经卖出一千多万美元的票,不能变卦。大家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可是海湾战争打得出乎意料地漂亮,很快胜利谢幕,《西贡小姐》也一炮打响,一直演了十多年,戏剧化的战争和反战的戏剧竟实现了“双赢”。现在《西贡小姐》已经撤出百老汇,但麦肯拓什的四大音乐剧中的《歌剧魅影》还在百老汇演着,据2002年的一个统计,这个戏在全世界的票房已经大大超过了好莱坞电影票房最高纪录——《泰坦尼克号》的16亿美元——的两倍,接近了40亿美元,观众遍布18个国家的96个城市,总共6300万人。

尽管美国的戏剧这么牛,可是戏剧艺术家们还是对他们国家的戏剧状况很不满意,因为和欧洲国家相比,美国戏剧有一个最大的缺憾——政府的支持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英国有皇家国家剧院和皇家莎士比亚剧院,法国有几百年历史的法兰西喜剧院等成系列的国家剧院,德国有遍布全国的国立剧院,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亦然,只有美国没有国家办的剧院。因此,这次趁世贸遗址的重建而提出来的国家剧院计划,又一次点燃了艺术家心中的希望之火。根据这个计划,剧院将组成一个五人管理小组(每人年薪十万美元),负责从全国150个地区剧院中挑选最佳剧目。为了使票价能比商业剧便宜,让平民百姓都能来看戏,剧院每年需要1700万至2000万美元的补贴。这些款项不可能是政府拨款,来源将主要是私人基金会的捐助。

美国戏剧家已经做了半个多世纪的国家剧院的梦。从观念上说,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是最有希望的时候,就是前面提到的“联邦戏剧项目”。其实那是经济上的大萧条时期,工人大量失业,戏剧工作者也不例外。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破天荒搞起“联邦戏剧项目”,给戏剧家发工资,让他们为社区民众廉价演出各种戏剧,包括活报剧在内。可惜那只是个普及性的应急措施,当时根本顾不上以精品为目标的国家剧院。而且很多坚持“政府越小越好“的保守议员一向反对政府资助艺术,联邦戏剧项目搞了四年也被他们否决了。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的经济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千百所大学纷纷办起戏剧系,非营利戏剧成了不可抗拒的潮流,纽约冒出了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各地也先后建起好几百个非营利的地区剧院。但国会和联邦政府还是十分勉强,只成立了一个总预算比国防部属下的军乐队还少的“国家艺术基金会”,就是不肯出资建一个国家剧院。

可是艺术家们仍不死心,不靠政府就向私人基金会求助,前赴后继地进行了多次尝试。1965年纽约的林肯表演艺术中心落成以后,艺术总监赫伯·布劳就想把这个拥有六个演出场所再加久负盛名的朱丽亚演艺学院的特大表演艺术中心当成国家剧院来建设,但是,这位以把《等待戈多》带进监狱出名的学者型导演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林肯中心的戏剧活动很快被占据中心位置的大都会歌剧院抢去了风头,布劳过了几年就黯然离去,到大学当教授去了。1983 年美国最大的非营利剧院纽约莎士比亚戏剧节的艺术总监乔·派普在百老汇也大获成功,影响如日中天,便提出要用他在百老汇赚的钱来建立一家国家剧院;1984年先锋派导演彼得·塞勒斯也在他任艺术总监的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打出了“美国国家剧院“的旗号,但都没能得到全国的承认,不久便偃旗息鼓。自1991年起,知名演员通尼·然道又在纽约一家关闭已久的百老汇剧场亮出了“演员国家剧院”的招牌。人们好像并没把他的“国家剧院”牌子太当真,但他还是用惊人的劲头和毅力赢得了私人和基金会的赞助以及教育局的学校包场,一直扛着这块牌子,坚持在作非营利性的演出。

这一次这个得到一批重量级人物支持的世贸遗址“美国国家剧院”是个最新的计划。读到《纽约时报》的消息以后,我正好去了一趟纽约,特地又到世贸中心遗址那个大坑周围转了一圈,十分感慨。纽约人对文化艺术的胃口之大,实在有点“贪得无厌”了。窄窄的曼哈顿岛上已经有了三个舞台艺术集中的区域。首先是众所周知的时报广场周围的百老汇剧场区,有35个常年营业的大剧场,那是商业文化的中心(以前旁边还有脱衣舞场聚集的红灯区,现在都被赶走了)。此外还有两个更为高雅的文化区,一个是相对而言自然形成的下城格林尼治村,这是知识分子与艺术家聚居的地方,周围多的是艺术电影院、中小型外百老汇剧场以及文人们写作、讨论的咖啡馆;旁边就是没有围墙的的纽约大学,校园中心的华盛顿广场是众多街头艺术家自由表演的大舞台。另一个文化区是1960年代由政府和大公司、基金会合力策划建造的以林肯表演艺术中心为龙头的上西区,这里本来比较穷(1950年代的音乐剧《西区故事》里青少年打群架就是在纽约西区),自林肯中心建成以后,从这里的两个歌剧院、两个话剧场、两个音乐厅、一个多功能剧场、全美最大的表演艺术图书馆和朱利亚演艺学院一直到北边哥伦比亚大学的五十多段街区都渐渐发展起来,成为文化人——最新的说法是“创意阶层”——青睐的住宅区,是和格林尼治村一样有格调的文化区域。与这三个地区相比,曼哈顿南端的原世贸中心和附近的华尔街一带一向是金融家、证券师和律师的天下,一个完全以金钱为中心的地区,可是现在文化人也要打进来了,要在它的心脏里放进三个剧场,而且是说好了要“赔钱”的剧场。通过这个计划,艺术家们好像是在告诉热衷于反恐战争的政治家们:不管你们海外的战争打得多凶,不管你们赚钱的大楼盖得多高,要是没有剧场,没有文化,我们还是不买你们的账!

当然,美国的戏剧家能那么牛,还是因为他们的国家有那样的经济实力;但仅仅有钱而没有赚了钱之后乐于捐钱的基金会的传统,没有富裕以后随之而提高的文化品味,也是不可能做出在世贸遗址建剧场的决策的。唯愿自由塔里的新剧场能给美国人带来更多的文化,也能让大家更懂得要善待世界上的其他文化,愿9.11那种“文明冲突”的大悲剧再也不要在那里重演。

——2004年1月23日

进入 孙惠柱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戏剧   911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9092.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