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郑永年:未来的世界终究是“一个世界、一个体系”] 中国正在探索一种新型大国责任的担当,即在提供更多“国际公共品”的同时,将其与“公正”和“民主”结合起来。美国所主导的秩序并没有体现任何公正和民主性质,它更像是“出钱多就听我的”,带有强烈的霸权和等级制的“联盟”色彩。而中国主张的是“伙伴关系”,强调平等、讨论与共识。
[周光权:中国刑法理论的体系性与妥当性] 由于刑法所应对的社会冲突过于复杂,理论体系在应对各种新类型或难办案件时,仍然存在捉襟见肘的现象。本文首先揭示法安定性与理论体系性之间的紧密关系,对体系性追求的极限和局限进行反思,再结合刑法的任务对妥当性的具体表现、基本价值、实现路径等加以展开,最后对妥当性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韩大元 王炜煜:中国宪法文本中的“社会”概念及其结构] 长期以来,对宪法标识性概念的讨论多围绕国家与公民二元范畴展开,对宪法中“社会”的含义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体系化研究仍属阙如。本文的目的是,基于宪法历史与文本,回答宪法缘何规范社会、如何安放社会以及如何理解国家与社会宪法关系的问题。
[卢周来:构建21世纪政治经济学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们有必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核心内容,在反思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范式的基础上,通过体系化学理化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构建植根中国经验、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普遍世界意义的21世纪政治经济学,从而为解决当今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强世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千百年来,大一统作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划下了分裂不可为、统一不可违的民族大义和政治底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必然要求,而以“五个共同”为科学内涵的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支撑。
最新关键词所有关键词
- [全球治理倡议]
- [胡塞尔]
- [中亚]
- [《文心雕龙》]
- [敦煌]
- [两山理念]
- [银发经济]
- [多边主义]
- [涉外法治]
- [陈云]
- [长城]
- [昆仑]
- [人文经济学]
- [美日关系]
- [生成式人工智能]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社会心态]
- [稳定币]
- [李大钊]
- [著作权]
- [清华简]
- [瞿秋白]
- [《尚书》]
- [以人为本]
- [十五五]
- [文化强国]
- [金融强国]
- [科技强国]
- [教育强国]
- [墨子]
- [软实力]
- [一战]
- [二战]
- [八项规定]
- [美欧关系]
- [严复]
- [章太炎]
- [政治极化]
- [东盟]
- [环境权]
- [作风建设]
- [基层治理]
- [傅斯年]
- [两弹一星]
- [汤一介]
- [罗尔斯]
- [提振消费]
- [私有制]
- [ESG]
- [康有为]
- [中国共产党]
- [唯物史观]
- [三星堆]
- [中国研究]
- [人民城市]
- [教育家精神]
- [科学家精神]
- [企业家精神]
- [卢梭]
- [以人民为中心]
- [比例原则]
- [文化主体性]
- [财政政策]
- [区域协调发展]
- [尼采]
- [科技创新]
- [文明交流互鉴]
- [普惠金融]
- [遵义会议]
- [耐心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