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参考文献:
[1]周飞舟.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 兼论“项目治国”[J].社会,2012(1):1-37.
[2]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2(5):113-130.
[3]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1(4):126-148.
[4]李祖佩,钟涨宝.“经营村庄”:项目进村背景下的乡镇政府行为研究[J].政治学研究,2020(3):39-50.
[5]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5.
[6]刘世定.嵌入性与关系合同[J].社会学研究,1999(4):3-5.
[7]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J].社会学研究,2002(1):17-24.
[8]周飞舟,王绍琛.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5(1):66-83.
[9]赵树凯.农村发展与“基层政府公司化”[J].中国发展观察,2006(10):48-50.
[10]陈家建,张琼文,胡俞.项目制与政府间权责关系演变:机制及其影响[J].社会,2015(5):1-24.
[11]陈颀.“公益经营者”的形塑与角色困境——一项关于转型期中国农村基层政府角色的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8(2):88-114.
[12]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36-50.
[13]叶敏.政策执行的“亮点工程”及其生产逻辑——以X市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过程为讨论基础[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6(6):19-30.
[14]陈家建,边慧敏,邓湘树.科层结构与政策执行[J].社会学研究,2013(6):1-20.
[15]王海娟,贺雪峰.资源下乡与分利秩序的形成[J].学习与探索,2015(2):56-63.
[16]焦长权,周飞舟.“资本下乡”与村庄的再造[J].中国社会科学,2016(1):100-116.
[17]卢青青.资本下乡与乡村治理重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20-129.
[18]陈文琼.富人治村与不完整乡镇政权的自我削弱?——项目进村背景下华北平原村级治理重构的经验启示[J].中国农村观察,2020(1):29-43.
[19]林辉煌.公立医院私有化:动力与困境[J].开放时代,2018(2):178-196.
[20]刘儒,刘江,王舒弘.乡村振兴战略:历史脉络、理论逻辑、推进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2):1-9.
[21]贺雪峰.城乡关系视野下的乡村振兴[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99-104.
[22]贺雪峰.谁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前提[J].探索与争鸣,2017(12):71-76.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30126.html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