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登苗:院士评选掌握在多数“外行人”手里,是否应当反思?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84 次 更新时间:2020-09-16 21:10

进入专题: 院士评选   颜宁   中国科学院  

沈登苗  


院士落选是否导致颜宁“出走”是个伪命题,但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中的科学性存在问题。


一 、缘  起


最近,颜宁因在美国又获大奖,她2017年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辞去清华大学教授,出走美国的事情又进入大众视野。人们议论的焦点之一是:2017年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否颜宁“出走”的原因?


9月5日,原盐城师范学院教授、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特聘研究员许友根先生,给我发来微信:我们研究科举,大多研究的是古代的人才,这篇文章(指《颜宁在美国又获大奖,我们真的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提醒我们,研究当代乃至当下的人才,更有意义。沈老师有很好的基础和学识,期待看到您的新成果。


我回:十年前,我曾为破解“钱学森之问”,写过涉及当代中国高端人才(包括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的一组论文,记得当时您曾鼓励我,可为此写一部专著。然由于种种原因,此后我又回到了故纸堆。不过,关于颜宁出走的问题,并不复杂,我愿意谈谈。


我从学者不太在乎社会评价,但在乎同行评价的角度,马上对许教授的问题做出回答:2017年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颜宁出走的直接原因,表达了她对同行评估不公的不满。许教授回复,学者不太在乎社会评价,但很在乎同行评价,这个论点是切合实际,可以立论的。那么,在文人相轻,圈子文化等存在的情况下,如何使同行评价客观公允,制度设计就很重要了。


于是,我从已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袁隆平,甚至已经获得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屠呦呦,也没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实例等分析,中国的科学院院士评选制度有待改进,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把俩人的以上交流,发给“爱思想”网的编辑,询问他,我如果整理成文,讨论这个“热门”话题,“爱思想”网是否感兴趣?编辑朋友说好的,并提醒我要适当介绍讨论背景。


二、翻  转


正是编辑的提醒,促使我对相关资料的搜索,而搜索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原来,颜宁于2017年5月7日,已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而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中国科学院于2017年8月1日公布的,至于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更是到了2017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才公布。这说明,颜宁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时,连候选人名单还没有出来,更不要说最终结果了。换句话说,是颜宁出走美国于前,她落选院士在后,那院士落选是否导致颜宁“出走”,不就成了伪命题吗?而且,现在可否倒过来说,是否颜宁“出走”,才导致她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呢?


但是,由于没有看到相关资料,笔者不了解实际情况,不能随便猜测。可在百度“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条目搜索中发现,院士增选的方法是有问题的,这才是更值得认真讨论的。


三、院士当选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多数“外行人”手里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第二章院士的产生,第七条……各学部初选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学部主席团确定的名额,根据得票数依次产生本学部终选候选人建议人选,由学部主席团确定终选候选人。


新当选院士由具有投票权的全体院士投票产生。选举实行等额无记名投票,获得赞同票数超过有效票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当选。按: 这条是否缺少“确定的名额”等之类的相关内容?


从中,我们可归纳为“初选”和“终选”。从程序的公正性讲,“初选”和“终选”都没有问题,因为都以得票多少为取舍。但从程序的科学性讲,在“初选”中没有问题,因为尽管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化,一个人全面掌握一个大学科的知识已很难。但毕竟在本“部”内,各分支学科的新进展大致是有可能了解的。且更主要的似因为没有更好、更科学的初选方法。


但是“终选”中,“新当选院士由具有投票权的全体院士投票产生”,这个关键的、唯一的取舍标准的科学性是有很大问题的。因为中国科学院学部现设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等六个学部。我们不说这六个学部下还有数十个一级学科、数百个二级学科,我们仅说这六个学部之间是跨学科,跨了学科,就属于非专业,如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进入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就是进入了非属于自己掌握的专业领或,应该没有错吧?那么,假设这六个学部有投票权的院士平均分布,则不是决定院士当选的有效投票有六分之五、即83.3%,定性为绝大多数选票来自“外行”吗?也可以说,绝大多数“外行”能掌握自己非专业的学术进展、了解哪些人的研究属于国际前沿水准吗?难道我们的院士是全才,他们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没有边界?请容我冒昧地问一句:有哪一个院士敢站出来向全国人民说他(她)能做到?


当然,我并不是说如此选出的院士都是不科学的,我只是觉得,从理论上讲,内行(本部)与外行(本部以外的其他五部)的科学家的每人投票,怎能是同等的权重?我不明白“初选”时是学科内部的“专业选”,到“终选”时为何倒成了“海选”呢?我觉得如此的遴选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一些投票人很有可能会凭着“感觉”走,尤其是在三分之二左右淘汰率的院士“终选”中,不能保证处于最前沿、最优秀的科学家胜出。


院士当选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多数“外行人”手里的现状,是否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呢?


2020-09-09


【作者简介】沈登苗,1957年生,浙江省慈溪市人,独立学者,主要从事教育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研究,著有《文化的薪火》(论文集)一书,提出“一代难以成为学者”的原创理论。

    进入专题: 院士评选   颜宁   中国科学院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活动信息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2907.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