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鹰:如何解读《影的告别》? ──与钱理群教授再商榷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68 次 更新时间:2020-04-05 21:06

进入专题: 鲁迅   《影的告别》   钱理群  

小鹰  


钱理群教授题为《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1]一文,让我惊诧与困惑。2019年9月底,我写了《沉默的鲁迅,还是呐喊的鲁迅?》[2],提出钱文中六个令人费解之处,与钱教授商榷。

现在,想就他对鲁迅《野草》中《影的告别》的解读,再次与之商榷。

钱教授在《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一文中写道:

《野草》里还有一篇《影的告别》。大家知道,影子的物理特征就是当正午阳光直照的时候,或者完全黑暗的时候,这影子就没有了,影子只能存在于明暗之间。鲁迅就用这种影子的形象,来象征自已这样一种“历史中间物”的历史命运。“历史中间物”是什么意思呢?鲁迅说,就是要反抗黑暗,要和黑暗捣乱。当然不被黑暗所相容,因此黑暗到来的时候,这样的影子要消亡。同时,历史中间物的意义仅仅在于和黑暗捣乱,他的生命价值是和黑暗紧紧连在一起的,是实现在对黑暗的反抗当中的,因此当黑暗真正消失、光明真正到来的时候,这个历史中间物的价值也没有了,影子也要消亡。所以像鲁迅这样的历史中间物,他不仅在黑暗中没有自己的地位,同时在光明中也没有自己的地位,他找不到自已的立足点,他只能够彷徨于无地。这“无地彷徨”四个字,实际上说尽了知识分子的深层困境。

这样,钱就把鲁迅,甚至所有“与黑暗捣乱”并“反抗绝望”的“知识分子”,都定位为一种“历史中间物”,说“光明真正到来的时候,这个历史中间物的价值也没有了”,他们的存在已无意义,因而,他们只能在一种于社会“无地彷徨”、于时代“无所适从”的“困境”中,去寻找自己的“命运”。

但是,我很怀疑这会是鲁迅先生本人的意思;相反,钱的“解读”听起来,倒很像是在“佐证”文革时盛行的对“知识分子”的评价,即:他们需要不断地“改造”,才能在“新社会”和“新时代”中找到“自己的地位”或“自己的立足点”,否则,“将一事无成”。

钱先生如此论辩,其吊诡之处,首先在于:钱先有了一个假定,就是把“影”所说的,都当作是鲁迅厌世的“自白”,是他的真实的“心里话”;其次,钱沿袭“影”的“非黑即白”的逻辑思维,把“光明”看作为纯粹,没有一点黑暗与污秽,而“黑暗”则又是绝对,毫无希望与亮光,遑论看得出,还有“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假光明世界存在;难怪他认为,“要和黑暗捣乱”的鲁迅终将是“无地彷徨”、“前途渺茫”。

然而,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形影不离”,是形容一对朋友,关系极好,经常互相伴随。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读《影的告别》,把“形”(或文中的“人”)看作鲁迅,把前来向“形”或“人”告别的“影”,当作是鲁迅的某些在“黑暗”的压力下失去希望,丧失斗志的“友人”,那就有了完全不同的解读,即,那是鲁迅以批评和惋惜的口吻,写出了昔日的“友人”,今日的怯懦者,向“黑暗”妥协的心声。

──“那么,‘影’是谁呢?鲁迅有什么具体所指吗?”

没有考据,我不知道,也没有必要知道。我想,鲁迅很可能只是泛指这一类退缩的“时代弄潮儿”。

要弄清楚鲁迅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不妨先看看那时的社会背景。

邵荃麟是和鲁迅同时代的人,他经历过“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及“四·一二”事变等历史风云,对鲁迅所处的黑暗时代及其思想发展过程,有着直接的体验。他在《鲁迅的<野草>》[3]中写道:

《野草》的写作是在国民大革命的前夜,正是中国──尤其是北京──最浓黑的时代。在政治上是段祺瑞政府当权,日本帝国主义积极向华北扩展其势力;在经济上,经过连年的军阀战争,民生早已凋敝不堪;在教育文化上更是所谓“黑漆一团”的时期,在老虎总长的“读经复古”“整顿学风”政策下,五四时代所培养出来一些新文化蓓蕾正遭受着狂风暴雨的摧残。当时一般青年被迫得透不过气来,许多便消沉,麻木了;那些所谓“正人君子”有的是退却躲避,有的甚至变节投降,而千奇百怪的论调便喧嚣一时,关於这些情形,此处不能详述,读者最好去参阅一些历史书籍或鲁迅先生的传记之类。总之,这是那样一个时代,一方面是辛亥和五四所留下一些朝气,已经灭绝殆尽,一方面是新的革命正在酝酿,是这两个时代之交的一个最苦闷时期,也是民族危机最深刻的一个时期。

荃麟接着写道:

在和《野草》同时候出版的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所题的屈原诗句以及在那首《题彷徨》的诗:“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中,都可以看出他当时那种孤独作战的心境。

这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时代之交的一个最苦闷时期,也是民族危机最深刻的一个时期”,虽然有些青年被“迫得透不过气来,许多便消沉,麻木了”,虽然有些曾经“革命”过的所谓“正人君子”,现在则“有的是退却躲避,有的甚至变节投降”,而鲁迅自己那时,的确也因友人四散,感到十分寂寞、孤独无助,因而“彷徨于无地”,但他毕竟还独自荷着“戟”,作为余下的“一卒”,仍在“寂寞新文苑”中游击。

关于写作《野草》和《彷徨》那一时期的心境,正如鲁迅自己所说[4]:

後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後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为成了游勇,佈不成阵了,……。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後不再这模样。

由此看来,鲁迅的确是有过“影子”与之分手,甚至前来向他“告别”的经验,而且不止一次,即: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不过,“影子”说的那番告别词,在鲁迅听来,正像是九天之後,他在《我的失恋》里嘲讽庸俗的爱情观那样,“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不知何故兮使我胡涂,……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最终是“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鲁迅於1924年10月3日作的《我的失恋》,本来是要在“晨报副刊”上单独发表的,後来“晨报”代理总编辑趁“副刊”编辑孙伏园外出时,亲自“到排字房去将我的稿子抽掉”,孙伏园为此愤而辞职。鲁迅说“但我并不气忿,因为那稿子不过是三段打油诗,题作‘我的失恋’,是看见当时‘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类的失恋诗盛行,故意做一首用‘由她去罢’收场的东西,开开玩笑的。这诗後来又添了一段,登在‘语丝’上”[5]。在这第四期“语丝”上,也同时首发了鲁迅作于9月24日的《影的告别》和《求乞者》,那是1924年12月8日的事。然而,到了1927年4月底,在血腥的“四·一二”事变之後,鲁迅郑重地把这篇与《野草》其它23篇风格迴异的“擬古的新打油诗”,也收在这本厚重的集子中,只是为了它好玩、好笑吗?除了是“因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6]之外,那时刚作完情感激越的《题辞》的他,又有没有什么别的用意呢?我想,或许是先生也以它,顺便向早年的“九天前”──1924年9月24日──前来告别的“影”,作一个间接且幽默的“回复”罢?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感悟”,或我的“译本”。

── “你这样解读,有什么文字根据吗?”

我没有直接的文字根据;但我也没有见到有任何直接的文字根据,说明“影”的自白,就是鲁迅自己的心声。难道仅凭文中那第一人称,就可以断定是鲁迅在讲话吗?

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或其它一些文章书信里,解释过《野草》多篇的写作动机,但他从没有讲过为什么写作《影的告别》这一篇。他为何对此要“讳莫如深”呢?

我想,毕竟这是些曾经与之在“同一战阵中”“朝夕相处”、“出入相随”过的“伙伴”,最终只是因“见仁见智”或“人各有志”而相互离异,很难说谁对谁错,因此“未可厚非”,“点到为止”;其次,“团体散掉”之後,他们之中“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无论如何,鲁迅自己的内心对此一定也是非常地伤感,他同情、理解并尊重“影”的选择,但鲁迅也要走自己要走的路。这恰如他後来写的那样[7]:

站在歧路上是几乎难于举足,站在十字路口,是可走的道路很多。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然而向青年说话可就难了,如果盲人瞎马,引入危途,我就该得谋杀许多人命的罪孽。

这里,他道出了其中的“难言之隐”。

或者,还有另一种可能,正像鲁迅从没有明示或暗示过阿Q的原型是谁,他也决不会指明这“影”具体会是哪些人,因为那只是泛指。但即使是泛指,和描写阿Q一样,他的内心也是痛苦的。

总之,既然鲁迅从没有讲过为什么作《影的告别》,那当然也不会在作《我的失恋》的用意中,提到“别的用意”──如果有的话──的一个字。只是我们或许可以借助鲁迅对“失恋”的一般态度,来推断他如何看待“从此翻脸不理我”的“影”的“告别”罢?

由于鲁迅自己对此事“三缄其口”,看来,究竟谁是“影”,谁是“人”,这个“官司”是永无有了断的希望了?

然而,不!如果认真查考鲁迅对“黑暗”与“光明”一贯的“言”与“行”,那对于我们每个人去相信什么样的判断,总会有一点启示和亮光。

的确,即使在“三·一八”惨案之後,在“民国以来最黑暗的”日子里,鲁迅依然没有“沉默”,也没有一点“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的意思。他在不到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就接连写出了《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记念刘和珍君》、《空谈》、《如此“讨赤”》、《大衍发微》、《无花的蔷薇之三》、《新的蔷薇》,以及《再来一次》等十篇文章,控诉段褀瑞政府的“倒行逆施”,并戳穿“正人君子”们的无耻滥言。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惨淡的人生,敢於正视淋漓的鲜血。”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从这些疾呼中,我们看到,鲁迅在“黑暗”统治肆虐之时,哪里如钱理群所杜撰的那样,是“默默无言”和“坐以待毙”?他更没有丝毫“我要骗人”或“时时刻刻不得不说假话”的念头。读了这些文字,人们又怎么能够相信钱理群关于“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默默无言的鲁迅,才是真实的”说法呢?

如果说,这些还不足以说明鲁迅对于“光明”与“黑暗”、“呐喊”与“沉默”的鲜明态度的话,那我们再来看一段先生1926年8月赴闽前对女师大学生的讲话[8]:

我们所可以自慰的,想来想去,也还是所谓对于将来的希望。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如果历史家的话不是诳话,则世界上的事物可还没有因为黑暗而长存的先例。黑暗只能附丽于渐就灭亡的事物,一灭亡,黑暗也就一同灭亡了,它不永久。然而将来是永远要有的,并且总要光明起来;只要不做黑暗的附着物,为光明而灭亡,则我们一定有悠久的将来,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将来。

然而,对于这些“铁骨铮铮”“掷地有声”的文字话语,钱教授却另有一番说法。

钱世故地质疑道:“到底鲁迅他在想什么,他要讲什么?要知道他真正的意思非常困难。鲁迅自己曾说过:‘我所想的和我所写的不一样’‘我为自己写作和为他人写作是不一样的。’这就非常麻烦。……鲁迅说他是为三种人而写作。一种是那些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富强而艰苦奋斗的志士仁人们。一种是那些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他要为这些人呐喊助威鼓劲。第三种写作对象非常特别,鲁迅说,我是为我的敌人而写作的。既然是为敌人写作的,就不能把内心的痛苦说得太多,不能在敌人面前显示痛苦。因此,他必须有所遮蔽。”

如果按今天流行的话语来说,钱教授这意思就是:他为那三种人而写作的话,都是说给“别人”听的,只不过是要“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罢了,所以,那些都不是他的“心里话”,属于“我要骗人”那一类“时时刻刻不得不说”的假话,不可置信。

钱教授接着发挥道:“今天人们谈论得最多、读得最多的鲁迅作品,譬如《呐喊》《彷徨》等,以及大多数杂文,基本上都是为他人写作的。真正为他自己写作的,鲁迅交代得很清楚,就是《野草》。……那是完全属于他个人的东西,是最具有鲁迅个性、最属于鲁迅个人话语的一个作品。”

那好,我们就也来看看《野草》。

钱教数授好像忘记了,就在这“完全属于他个人的东西,是最具有鲁迅个性、最属于鲁迅个人话语的”《野草》中,鲁迅不是也写了《淡淡的血痕──记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又写了《一觉》吗?那个集子里面还收有《秋夜》、《希望》、《死火》,以及《这样的战士》。

1924年秋,鲁迅在写《影的告别》的九天之前,刚刚写就了《野草》的首篇《秋夜》。文章的作者,像“枣树”那样,“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睒着许多蛊惑的眼睛”,“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并“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緻的英雄们”。

在《秋夜》文中,我们从哪里看到作者有一点颓唐、厌世,消沉、丧气的样子?难道仅仅九天之後,鲁迅就由“即刻旋高灯火”的斗士,变为一个“无地彷徨”的影子,甘愿“在黑暗里沉没”了?──这说不通啊!

1925年的元旦,先生写下了《希望》,他自问自答道:“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

四月下旬,先生又写下了《死火》,在那“冰谷”中,他用自己的“温热”惊醒了几乎被“冻灭”的“死火”,并要救他们逃出那里去,纵然自己最终被“大石车”轮碾死亦所不恤,──“‘哈哈!你们是再也遇不着死火了!’我得意地笑着说,仿佛就愿意这样似的。”

显然,处于逆境中的鲁迅,仍然愿意以死来搏击那冰冷的“黑暗”,并坚信真火的“光明”会到来。这又哪里是如钱教授所说的那样:“像鲁迅这样的历史中间物,他不仅在黑暗中没有自己的地位,同时在光明中也没有自己的地位,他找不到自已的立足点,他只能够彷徨于无地。”?

1925年冬,在先生写的《这样的战士》里,作者不管敌人“对他一式点头”,“但他举起了投枪”;不管敌人“同声立了誓来讲说,他们的心都在胸膛的中央”,“但他举起了投枪”;不管“无物之物已经脱走,得了胜利”,“但他举起了投枪”;不管“再见一式的点头,各种的旗帜,各样的外套”,“但他举起了投枪”;不管“他终於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不管“谁也不闻战叫:太平,太平……”,“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微笑,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

这里,我们看到的又是,多么骄傲,多么妩媚的一个战士的姿影呵!

请教钱教授,鲁迅在“真正为他自己写作的”《野草》中的这几篇,与那些“基本上都是为他人写作的”的作品,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

相反,如果把这些历史都综合起来看,我们是否就不难分辨《影的告别》中,究竟谁是“人”,谁才是“影”呢?是否也就不难理解鲁迅先生写此文的深意了?

最後,我要提到,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影的告别》的解读“大同小异”,“大同”就是都把“影”看作是鲁迅自己,“小异”则在于对“影”的自白之“穿凿附会”,各有说云。国内研究鲁迅的前辈,“鲁迅博物馆”首任馆长,“鲁迅研究室”主任李何林教授,也曾这样试解过《影的告别》,不过他似乎并不满意自己的解读。李何林教授坦率地承认[9],“我所体会的全篇大意就是如此,可能不对。在《野草》二十四篇(《题辞》也算在内)中,我觉得这一篇最难懂,《墓碣文》还在其次。”

这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和谦卑学风,令人尊敬。

──是以为商榷。

写于2020年2月

http://www.azcolabs.com/


引文出处:

[1]钱理群,《真正的鲁迅是沉默的》,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7501.html,2019年7月31日。

[2]小鹰,《沉默的鲁迅,还是呐喊的鲁迅?──与钱理群教授商榷》,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8456.html,2019年10月5日;或见http://www.azcolabs.com/xy_luxun_nh.html。

[3]邵荃麟,《鲁迅的<野草>》,原载《国文雜誌》月刊,重庆,第三卷,第四期,25─31页,1945年9月10日;重刊《鲁迅研究月刊》,北京,2010年第8期,53─60页,2010年9月8日;或见http://www.azcolabs.com/ql_on_yecao.html。

[4]鲁迅,《<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1932年12月14日,鲁迅于上海寓所居记。

[5]鲁迅,《我和<语丝>的始终》,“三闲集”,1929年12月22日。

[6]鲁迅,《<野草>英文译本序》,“二心集”,1931年11月5日。

[7]鲁迅,《北京通信》,“华盖集”,1925年5月8日夜。

[8]培良,《记谈话》,“华盖集续编”,1926年8月22日。

[9]李何林,《鲁迅<野草>注释》,“李何林全集”,第2卷,68页,1973─1977,河北教育出版社。


《附录》

《影的告别》

鲁迅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併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乎呜乎,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进入专题: 鲁迅   《影的告别》   钱理群  

本文责编: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036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