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17] 谷志军, 陈科霖. 政府创新与依法行政的张力及平衡[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6): 74-79.
[18] 郑永年. 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19] Chenggang Xu, 2011. The Fundamental Institutions of China’ s Reforms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11, 49: 4, 1076–1151.
[20] [美]道格拉斯•诺思.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1.
[21] 周雪光.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J]. 开放时代, 2011(10): 67-85.
[22] 何增科. 中国政府创新的趋势分析——基于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量化研究[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1(1): 1-8.
[23] Shipan, Charles R., and Craig Volden. 2006. Bottom-Up Federalism: The Diffusion of Antismoking Policies from US Cities to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006, 50: 4, 825-843.
[24] 陈家喜, 汪永成. 政绩驱动: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分析[J]. 政治学研究, 2013(4): 50-56.
[25] 杨雪冬. 简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十个问题[J]. 公共管理学报, 2008(1): 16-26.
[26] 吴建南, 马亮, 杨宇谦.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因、特征与绩效——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多案例文本分析[J]. 管理世界, 2007(8): 43-51.
[27] 陈国权, 陈科霖. 政府治理转型与公职人员的复合素质[J]. 社会科学战线, 2015(1): 178-183.
收稿日期:2018-08-1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课题“基于法治中国建设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18VSJ052)
原载《深圳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442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