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华:2017民粹主义透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36 次 更新时间:2018-02-27 11:24

进入专题: 民粹主义   网络暴力   民主   团结  

董振华  


【摘要】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民粹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要高度重视和警惕民粹主义的泛滥问题,大力加强互联网、媒体管理,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整体与部分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更好地应对民粹主义泛滥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威胁。

【关键词】民粹主义  网络暴力  民主  团结    【中图分类号】D07    【文献标识码】A


民粹主义作为一种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社会思潮,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影响越来越广泛。但是,人们对与民粹主义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一般认为,民粹主义和精英主义相对立,多是以维护平民尊严与利益为由,反对权威、反对精英、反对政府,甚至有时以民意为砝码,企图左右或者阻碍政府的决策与行动。实际上,民粹主义是一种西式“民主”的极端化。民粹主义的历史几乎和民主的历史一样悠久。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伴随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当代中国民粹主义开始滋长,并以各种方式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对此,我们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和全面的分析,在公共决策中对于民众的合理意见充分吸收和尊重,同时避免民粹主义泛滥影响国家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

中国民粹主义的表现形态

民粹主义在中国虽然还没有形成一种很有影响的力量,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和警惕民粹主义的泛滥问题。2017年度,中国的民粹主义的表现形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合流趋势越来越明显,往往表现为极端民族主义。由于对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深刻记忆以及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广大民众对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越来越具有高度的认同感,爱国主义成为了凝聚民族力量的一个积极因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人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盲目排外的现象。他们以非理性和情绪化的方式对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正常的经济社会交往活动予以抵制和排斥,对我国外交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民粹主义和网络文化结合,表现为网络暴力主义。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微博、微信、博客等平台上时政事件的传播、舆论的聚集过程体现了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但这些平台不容易凝聚成理性的社会共识,有时会向极端的方向发酵。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总体上传播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但是,有些具有民粹主义倾向的人认为,这些媒体的公信力值得质疑,认为他们是为社会精英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代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这些具有民粹主义倾向的社会群体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表达对社会分层、贫富分化、城乡对立、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不满,以情绪化、攻击性的语言对制度缺陷、政府职能的缺位越位错位等问题进行攻击和情绪煽动,表现为网络暴力主义。

第三,民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结合,表现为暴民政治。由于政治参与权的缺失感、经济层面的被剥夺感、“阶层固化”的失落感,一部分人将压抑在心底不满的情绪放大和释放,往往表现为反政府、反精英,而过渡到暴民政治。国家不断开放,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的主人翁意识更加强烈,迫切地想参与国家治理,以证明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西式民主价值观的输出,别有用心者鼓吹一人一票才是“真民主”,令广大人民群众自嘲“被代表”的现象层出不穷。经济腾飞拉开了收入差距,市场经济加剧了资本的力量,普通工人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远不及拥有丰厚资本的企业家或者其它精英群体。社会在经济层面与精神层面上都产生了裂隙。以经济能力为基础,有人提出了“阶层固化”一说,这种理论迅速在互联网上蔓延,“寒门难出贵子”的言论喧嚣尘上。民粹主义思潮对于党政机关和政府部门发布的各类法令、政策、规章以及执行的方式方法十分关注,往往是借助具体的利益诉求,在热点议题和社会情绪推动下反复发酵,如果他们的利益受损或者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回应,就很容易引发激烈情绪。例如,各地建立垃圾焚烧场的举措几乎无一例外都遭到当地群众抵制。一些人信奉“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处理方式。

第四,民粹主义和虚无主义结合,表现为否定党的历史和路线方针政策。例如,有人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官员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等问题,以貌似追求公正、平等的民粹主义为幌子否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等,这都是虚无主义利用民粹主义在借尸还魂。

第五,民粹主义和商业目的融合,表现为资本牟利的工具。资本本性就是追逐最大限度的利润,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一些人在资本逻辑的控制下,把民粹主义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和“吸粉”手段,借助微博、微信的信息分发的重要渠道,推广商业平台、进行广告营销,攫取名利。从而使得民粹主义为商业利益所利用,制造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

民粹主义滋生的社会基础和现实条件

民粹主义在中国的滋生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基础以及现实条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为民粹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互联网成了民粹主义的主要舞台,网络热点通常都有民粹主义如影随形。民粹主义现象与言论层出不穷,旗帜鲜明的民粹主义者却在少数。

网络世界像一个人多口杂的江湖,“言论自由”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微博、微信(公众号)每天产生数以亿计的信息流,自媒体为吸引流量会追寻热点进行内容创作,发表自己的见解,试图从同一个热点的不同层面挖掘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其中不乏能够激励或者鞭策个人、社会向好的言论,然而总体来看,这些内容有多少经过了对事件的多方严谨考证,撰文者本身是否了解实情全貌,我们无从知晓。但我们都知道现在什么标题能让一篇文章从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变得瞩目——“政府”“国家”“军人”“专家”“教授”“留学生”等这些标签,能够更快的引起关注,更多的引起共鸣。然而,这样的标签下,人们所执意追寻的“真相”是事情的本来面目,还是埋藏在自己内心、早已设定好的答案?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个面向所有人的平台,基本消除了公民发表言论的成本,在这里发言不必经过深思熟虑,也更容易受他人影响。就像“毒鸡汤”也照样能够引发大量转发与共鸣一样,转发这一功能让一篇文章能够以几何倍速扩散,然而人们的转发动机几乎是源于一种感觉——“说的有道理”。那么这种“道理”是真是假,是对是错,没有多少人会小心求证,或者说相当大一部分网民缺乏这种理性的鉴别能力,很多转发几乎是不假思索的。网络大事件在借助舆论疯狂发酵之后频频发生颠覆式的反转就是最好的佐证。发言的无序性与社交平台传播特点一道,增加了互联网言论监管的难度。两相综合不难发现,互联网上民粹主义言论的产生与扩散,很大程度上是网民无意为之的。而恰巧是这种无意为之,又让大部分网民逐渐对这种思维方式习以为常。这就在人们心里埋下了民粹主义思维方式的种子,每个置身其中的网民都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成了这个负面效应的传播者,成为民粹主义吞噬理性民主的帮凶。

第二,对立心理是民粹主义滋生的内在精神因素。我们看到,民粹主义发展起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就是平民与政府、精英之间心理上的对立。找到这种对立产生的根源,能够为消除这种隐形对立指明道路,进而帮助消解民粹主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认识世界时会受到自身已有认识的影响。因此,思维方式一旦形成,人们在面对现实事件时会不自觉按照以往的思路去分析。2017年,网络上曝光了数所幼儿园虐童事件,其中反响最大,引起关注最多的有两件——“上海携程”、“北京红黄蓝”。其它报道里,孩子们遭受到的伤害同样让人心痛,为什么没有引起这么大范围的讨论呢?因为捆绑名企,让它们成了“出头鸟”。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而这种远离“平民百姓”生活的标签,不论是事实还是虚构,总能第一时间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且迅速激发同理心。这种同理心是建立在将国家与政府视作一个抽象的概念,将精英群体视作一个抽象的整体,并且将自身所在的群体与之对立的思维方式基础上的,这种潜意识中的对立一旦形成,官媒的所有解释似乎都成了掩饰,而抨击政府、抨击精英的那些内容创作者,仿佛就成了揭开面纱看清真相的智者——围观者这么认为,他们自己也这么认为。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原因:具体的个人与抽象的整体概念是不同的,官媒、政府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性整体,而网络上的内容创作者大都是以理性的个人形象出现的,这也能够说明为何即便有亲人朋友在政府部门担任公职,属于所谓“精英阶层”,也并不影响这种对立,因为将一个具体的人从抽象概念中剥离出来以后,他本身也是平民的一部分。这种“对立”的心理对于政府与官媒的公信力有极大的影响,也会成为社会治理的阻力。

第三,国家治理体系的不完善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健全是民粹主义滋生的制度因素。就国家层面而言,各项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工作方式有待探索。国家制度与政策在全局层面上起导向和把控作用,应以照顾全局为立脚点,然而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各地区实际情况均有不同特点。如果实际执行当中对一般与特殊的、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理解不准、把控不当,就极容易出现“一刀切”的机械行政现象,一些单位为了在政治上不出错,对上级政策与指示生搬硬套、武断执行;个别基层工作人员不够谦虚谨慎,在与群众打交道时摆排场、端架子,可能会伤害群众感情,给群众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不便与损失,也影响了政府部门作为一个抽象整体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与可信度。

第四,媒体与自媒体工作者及参与者的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不够强,是民粹主义滋生和泛滥的主体条件。网络上各类以个人为主体的公众号不计其数,门类各有不同,在出现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时却都能够不约而同地撰文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愈加式微,其影响力远不如自媒体行业。一个中等规模的公众号,能有20万粉丝,这些粉丝量基本相当于一个地级电视台的覆盖量。这个量的意义又有所不同,因为网络平台关注的自主选择性,可以说自媒体账号的粉丝数量就等于它的精准受众数量,而地级电视台的覆盖只是一个范围性的数字。因而自媒体工作者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们的一言一语都会对粉丝群造成切实的影响。传统媒体人在上岗前都经过了专业的培训,确保从业者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而自媒体从业者在成为传播主体前并不一定全部经历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不得而知,这就增加了这个群体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

对民粹主义本质进行深入探析,避免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解和看法

对于民粹主义,我们不能简单地排斥,而应该对其本质进行深入的剖析,对一些深层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避免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解和看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更好地应对民粹主义泛滥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威胁。

首先,西式民主与民粹主义不同。西式民主起源时面对的根本问题是限制王权,后来逐渐演变为限制国家权力,保障资产阶级的自由、权利和财产私有。需要清楚的是,限制国家权力是为了防止国家权力被少数人滥用,从而造成不良的后果。而若将全体平民的意志凌驾于国家决策之上,也会造成不良后果。民粹主义是一种将民主极端化的思潮,它恰恰主张一切政治与经济的权利都要均分给平民,认为政府和精英是压在平民头上的大山,是既得利益集团,其行为目的往往都是维护既得利益而损害平民利益。近两年国际层面出现的闹剧似乎能够说明,民粹主义一旦引领国家政治大势,极其容易使整个国家“行差踏错”,而这造成的是每个平民都无法承担的后果。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不是支持民粹主义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历史进步的唯一动力。这一结论是在一个长期、纵向的历史语境中提出来的。全部的社会财富,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中的创造成果。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是出自无产阶级,又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就是人民群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形式。事实上,相对西方民主一人一票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决策层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走进人民大会堂参与国家政治讨论的人民代表,每一位都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领域具有卓越的优势,在国家决策层面,理性、大局观、全局观是不可或缺的。若一味追求绝对平等,将政治决策权均分给每一位公民,则很难保证全局和战略方向不出偏差。因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障政策、决策结果是在一个相对理性、顾全大局的范围内。

最后,中式民主有其历史渊源并独具特色,这就是建立在团结之上的民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西式民主借着全球化的东风,以各种形式向全世界输出其价值观,民粹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能够生根发芽,离不开西式民主的铺垫。这些价值观的传入对我国人民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过分强调个体引起的一个必然后果就是忽视整体。在世界舞台上崛起,赢得世界尊重的,是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是哪一位单个的中国人。退一步讲,没了中国,何来中国人?我们从何处来,能往何处去?分崩离析的国家即使能为个体带来更多的利益和更好的发展,那也是少数杰出人物,而多数的平民,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甚至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时候,谈何自由,谈何平等?我们在鼓励群众自我意识的同时,也应当强调,只要一日作为中国人,就是构成中国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整体的发展建立在部分发展的基础上,也离不开各部分之间的合理的结构安排。整体与部分是相辅相成、一荣俱荣。整体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离不开个体之间的团结协作。团结,才是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根本力量。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进入专题: 民粹主义   网络暴力   民主   团结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思想与思潮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857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