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文化
(礼乐)
中国的礼乐文化据《左传》记载始于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礼,即“异”,差异,用来确定社会中各等级之间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等差异,规定人们从日常生活至政治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乐,即“和”,和同,用音乐激起人们相同的情绪,在群体之中产生同类感进而维系社会团结。礼乐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其本质是等级秩序与和谐的对立统一,在儒家的推动下,这一观念逐渐被中国传统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和认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文章
- 陈壁生:从“礼经之学”到“礼学” ——郑玄与“礼”概念的转化2022-05-17
- 彭林:礼乐文明与中华人文精神2022-02-25
- 杨朝明:礼乐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不动产”2021-12-11
- 干春松:通过礼乐重塑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价值基础2021-11-11
- 刘成纪:礼乐美学与传统中国 2021-07-26
- 成守勇:先秦礼乐观念的形态及其衍化2021-06-19
- 徐向阳:身心与本体:《论语》作为儒经乐教论的格义考察2019-08-16
- 韩星:周孔之道与孔孟之道2018-09-29
- 郭齐勇:儒家礼乐文明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2018-01-28
- 杨华:【礼乐考信】杯酒释礼之一:“先干为敬”2017-12-26
- 黄朴民:外说“礼”2017-04-12
- 刘丰:王安石的礼乐论与心性论2015-09-27
- 边家珍:“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2015-07-01
- 张宏生 莫雪川:试论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与美学思想的特点2015-05-30
- 林桂榛:“亲亲相隐”问题的研究与礼乐刑政的儒学道路2013-12-19
- 方朝晖:中国文化中的治道2012-10-12
- 秋风:重新思考礼乐社会 2012-10-10
- 白奚:儒家礼治思想与社会和谐2009-05-30
- 郑杭生 胡翼鹏:礼序人伦,乐移风俗:社会运行的二重性规范2008-06-27
- 郭齐勇:礼学与现代生活及文明对话2007-01-27
- 余英时:轴心突破和礼乐传统2004-07-07
- 陈来:礼乐文化的解体与转型200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