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惨案
校园惨案!校园惨案!偌大的中国,居然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多重转型的中国,道德失范、信仰缺失不是新的话题,但是我们今天终究进入了“无目标杀人时代(刘业进)”。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可能避免出现反社会的惨案,但一个不健康的社会将会促使更多的人走向这条道路,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于建嵘)。
我们悲悯杀人者,当一个人内心充满黑暗时,犯罪的不只是犯罪的人,还不要忘了制造黑暗者,难道真的只有鲜血淋漓,才能推动反思和改革?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呢?那是鲜血染红了它。
救救孩子!
最新文章
- 杜时忠:中美应对校园惨案的差异及其启示2013-03-18
- 徐景安:“校园血案”、“富士康连跳”的社会背景与应对方案2010-06-16
- 于建嵘:以规则建设化解社会戾气2010-06-09
- 于建嵘:为中国深层次矛盾解套2010-05-24
- 黄广明:校园惨案再反思2010-05-18
- 杨支柱:请关注精神病人2010-05-18
- 张鸣:校园幼儿园血案的背后2010-05-16
- 丁学良:对“准恐怖主义”要综合治理2010-05-15
- 徐贲: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暴力伤害和社会非正义2010-05-06
- 吴飞:这个时代的精神体系到底怎么了?2010-05-06
- 李子暘:立即停止煽动仇恨2010-05-05
- 南都社论:为了孩子,不要再让校园惨剧重演2010-05-05
- 罗道:人怎样才会变成禽兽?2010-05-04
- 于建嵘:反社会人格,最恐怖的发泄2010-05-02
- 张天潘:让强者有所忌惮,弱者有所扶持 2010-05-02
- 贾庆森:血案频发,校园恐怖主义击垮社会信心2010-04-30
- 南方都市报社论:面对惨剧,因为无力更要行动2010-04-30
- 曹林:对“报复正义”逻辑大声说不2010-04-30
- 叶匡政:恶性暴力背后的文化沉思2010-04-30
- 新京报:终结校园惨案必须达成社会共识2010-04-30
- 刘业进:无目标杀人:一个反社会行为时代的开始2010-04-30
- 于建嵘:社会转型下的绝望2010-04-18
- 季卫东:直面血案谈控枪2007-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