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司法权的客观表现,是裁判过程和裁判结果得到民众充分信赖、尊重与认同的高度反映。质言之,司法公信力一方面体现为民众对司法的充分信任与尊重,包括对司法主体的充分信任与尊敬,对司法过程的充分信赖与认同,对司法裁判的自觉服从与执行;另一方面则体现为法律在整个社会的权威与尊严已经树立,广大民众对法律持有十足的信心,公民的法律信仰包括司法信仰得到空前的加强。可见,司法公信力不仅与司法权的行使密切相关,而且与整个社会的法律信仰密不可分。除此之外,司法公信力还与宗教信仰、法律文化等因素也有着“剪不断”的联系。
最新文章
- 高一飞 赵一峦:习近平的公正司法理念解读2019-12-13
- 王国龙 王文玉:裁量理性与司法公信力2019-03-30
- 江必新:以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2015-10-14
- 王亚新:陪审制改革与司法公信力的提升2015-10-14
- 周赟:当下中国司法公信力的经验维度2015-10-14
- 方明: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2015-10-14
- 付子堂:在网络时代提升司法公信力2015-10-14
- 郑成良 张英霞:论司法公信力2015-10-13
- 张志铭:司法何以可信2015-04-03
- 齐文远:提升刑事司法公信力的路径思考——兼论人民陪审制向何处去2014-08-15
- 侯学勇:司法调解中的法官修辞及其对司法公信力的影响2014-07-27
- 李清伟:司法权威的中国语境与路径选择2014-04-18
- 吴英姿:司法的公共理性:超越政治理性与技艺理性2014-03-20
- 王国龙:判决的可预测性与司法公信力2014-01-25
- 高铭暄 陈璐:略论司法公信力的历史沿革与实现途径2013-12-28
- 颜研生:论刑事裁判文书说理与司法公信力2013-09-12
- 莫纪宏:司法公信力的制度保障201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