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法系
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法律实践的结晶,是中国原生的法律体系。它以中国传统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德、礼为主要内容,《唐律疏议》系其定鼎之作。中华法系曾经幅射中国周边国家,成为这些国家法律的母本,形成东亚中华法系文化圈。道德为本是中华体系区别于其他法系的标志性特征。近代由于西方殖民主义的冲击,中华法系渐次没落,几近退出历史舞台。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等不同,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中华法系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我们传承。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等等,都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
最新文章
- 魏治勋:中华法系立法文义解释方法与规则论析2023-03-02
- 方宇军:中西方法系的化合2023-02-23
- 方宇军:道德关系的内在张力2023-02-08
- 李林: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及其世界意义2023-01-19
- 柯华庆:中华法系的新陈代谢2022-09-29
- 何勤华:法典化的早期史2022-09-25
- 刘晓林:中华法系新诠2022-09-14
- 朱勇:中华法系的形成与特征2022-09-07
- 朱勇:中华法系的形成与特征2022-09-06
- 谢红星:发现“法典化”传统的法理:价值、进路限度2022-08-01
- 郝铁川: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2022-06-24
- 方宇军:中华法系的深邃法理2022-05-05
- 方宇军:对中华法系独出特点的误解2022-04-28
- 方宇军:中华法系与世界其他法系的根本区别2022-04-21
- 方宇军:中华法系与西方法系之大分2022-03-04
- 魏敦友:一次奇遇、一个奇人与一部奇书2022-01-30
- 赵明:中华法系的百年历史叙事2022-01-28
- 张生:中华法系的现代意义:以律典统编体系的演进为中心2022-01-16
- 李青:琉球国与中华法系2022-01-03
- 张晋藩:重构新的中华法系2019-10-17
- 黄宗智:中国正义体系中的“政”与“法”2016-11-24
- 郝铁川:中国近代法学家的主力军——法学留学生2016-06-11
- 黄宗智:中国古今的民、刑事正义体系: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法系2016-05-03
- 武树臣:齐鲁法文化与中华法系的精神原点2015-09-11
- 王涛:中华法系研究的后现代话语检视2015-09-11
- 胡兴东:判例法传统与中华法系2015-09-11
- 武建敏:孔子思想的法哲学意蕴2015-09-10
- 张中秋:中华法系道德文化精神及对未来大中国法的意义2015-07-02
- 张中秋:中华法系与罗马法的原理及其哲学比较2015-07-02
- 张中秋:日本输入唐代法律文化的效果与影响 2015-07-01
- 张晋藩:中国古代监察法的历史价值2015-04-28
- 张晋藩:中华民族的法律传统与史鉴价值2015-03-19
- 张晋藩:中国传统法文化论纲2015-02-11
- 张晋藩:解读中华法系的本土性2015-02-11
- 林海:向民间规约与古代律法告别?2015-01-08
- 范忠信:中华法系的亲伦精神——以西方法系的市民精神为参照系来认识2014-09-22
- 俞荣根:儒学正义论与中华法系2014-03-29
- 武树臣:论中华法系的多元性格与时代意义2013-03-12
- 刘瑞复:关于中华法系的创新200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