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国家治理现代化,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编辑推荐
- 习近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2020-11-16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2020-06-0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06-01
-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2020-01-02
- 习近平: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定稿和方案稿的说明2018-04-11
-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2018-03-04
-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3-11-15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5
最新文章
- 何哲:信与法:中华法家治理思想及对现代治理完善的启示2023-01-03
- 孙磊:《春秋》“大一统”与国家秩序建构——以西汉国家治理为中心2022-12-21
- 石佳友: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产权保护2022-12-20
- 张军:地方层层加码背后,是治理现代化的考验2022-12-07
- 贾康: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三次分配2022-12-04
- 马怀德:法治与国家治理2022-11-28
- 王丽萍:公共政策比较及其政治学学科意义2022-11-21
- 齐卫平: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2022-11-11
- 张贤明 张力伟: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原则遵循、结构调适与职责优化2022-10-04
- 黄文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战略地位论2022-09-25
- 曹正汉:中央、地方与社会:中国治理研究的一种理论视角2022-08-30
- 周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演进的逻辑分析2022-08-30
- 胡仙芝: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政府治理现代化2022-08-25
- 李林: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制度逻辑2022-07-30
- 夏庆杰 唐琦:历史和哲学中国的政治经济内涵2022-07-27
- 周黎安:行政发包制与中国特色的国家能力2022-07-24
- 韩亚栋:既是政治现象也是传播现象2022-07-09
- 莫纪宏:以“全过程”为尺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2-07-05
- 杨立华:开放治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国家治理的最宝贵经验2022-07-03
- 竺乾威: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厘清国家社会市场关系2022-07-03
- 刘方亮 方草:加快国家治理现代化话语建构2022-06-29
- 李萌婕 许俊伟: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探赜2022-06-23
- 田彬彬:税收大数据服务国家治理的逻辑与路径2022-06-02
- 邓向阳:基于新媒体的国家治理信息收集与公民参与2022-06-02
- 欧阳康:“双碳”目标、绿色发展与国家治理——“双碳”战略及其实施路2022-05-29
- 朱振:国家治理法治化进程中的包容性秩序观2022-05-27
- 唐新华:智能决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应用探析2022-05-24
- 张树华 李墨洋: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2022-05-21
- 任剑涛:中国尤应关注“治理节奏”2022-05-15
- 魏衍华:《孟子》国家治理之道要义2022-05-13
- 肖新平:德治基础上的法治: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2022-05-13
- 张来明: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证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2022-05-06
- 陈国权 皇甫鑫:功能性分权与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2022-05-05
- 郑智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逻辑及其展开2022-05-05
- 王蔚:国家治理、宪法规范与政治事实2022-04-27
- 封丽霞: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根基2022-04-20
- 李振跃:人民立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取向2022-04-20
-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理性、变革逻辑与实践形态2022-04-18
- 乔兆红:“国之大者”:理解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基点2022-04-01
- 国家治理重心下移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机制的建构2022-03-31
- 丁惠平: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独特经验2022-03-31
- 李伯重:信息收集与国家治理:清代的荒政信息收集系统2022-03-29
- 朱汉民 胡长海:儒、法互补与传统中国的治理结构2022-03-28
- 丁志刚 李天云: “十四五”时期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意蕴、框架与路径2022-03-05
- 吕艳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法治评估及其风险防范2022-02-27
- 胡文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建设研究2022-02-24
- 张国军 程同顺:党政统筹下的三权分工: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结构及其调2022-02-21
- 刘尚希等:全面认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2022-02-12
- 上官莉娜:数字时代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进路2022-02-12
- 赵中源: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建构的逻辑与遵循2022-01-25
- 姚轩鸽:政治哲学的当代使命与新探索2022-01-20
- 刘新刚:新时代国家治理理论创新的方法论2022-01-17
- 黄志军: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国家治理及其理念的反思2022-01-15
- 樊鹏:统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2022-01-14
- 冉克平 谭佐财:《民法典》发挥公法功能的法理逻辑与基本路径——以《2022-01-14
- 刘昆: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2021-12-28
- 孟天广:信息政治学:理解数字时代国家治理的新视角2021-12-24
- 徐伟新:论古代中国的国家治理——探寻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历史源头2021-12-15
- 莫纪宏: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2021-12-03
- 信春鹰: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2021-12-02
- 汪仕凯:政治体制能力:一个解释国家治理兴衰的分析框架2021-11-23
- 颜德如:以党的全面领导筑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支撑体系2021-11-17
- 林彦: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保障2021-11-08
- 刘舒杨 王浦劬: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国家治理现代化2021-11-02
- 江必新 蒋清华: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人大制度优势理论2021-10-23
- 董德刚:论国家治理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位置2021-10-19
- 徐勇:中国贫困治理强调国家善治能力2021-10-16
- 马拥军在风险和挑战中不断完善的国家制度体系2021-10-10
- 任路:中国国家纵横治理结构的原型与转型——基于家户制的视角2021-10-06
- 江小涓:理解现代国家治理,掌握多元知识体系——江小涓院长在20212021-09-11
- 向春玲:推进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方式现代化2021-09-03
- 王建学:海南自贸港法制定思路的学理阐释2021-08-29
- 蒋惠岭: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商事调解2021-08-27
- 黄振华:国家治理的家户逻辑:基于田野政治学的分析进路2021-08-20
- 田飞龙:《政学私言》中的钱穆法治思想及其当代意义2021-08-16
- 张龑:例外状态与文化法治国2021-07-27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2021-07-13
- 马宝成: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显著特征2021-07-11
- 江必新:反腐败国家治理的理性思考2021-06-27
- 江必新: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治理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2021-06-25
- 江必新:信息安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2021-06-25
- 俞可平:中国城市治理创新的若干重要问题——基于特大型城市的思考2021-06-19
- 陈小君:中国《民法典》编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联逻辑2021-06-18
- 宫玉振:中国国家治理的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性2021-06-03
- 张楠:新中国成立初期烟毒治理中的毒品收缴与处理机制研究2021-05-29
- 崔桂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领导制度建设的价值指向2021-05-20
- 胡承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及其三个向度2021-04-30
- 谢晖:论法治思维与国家治理2021-04-28
- 唐亚林:两种类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模式之比较2021-04-26
- 任剑涛:奢侈的话语:“治理”的中国适用性问题2021-04-04
- 贺雪峰:央地关系视野下的县级治理2021-03-31
- 丰子义:社会发展视域中的国家治理2021-03-23
- 谢晖:论法治思维与国家治理2021-03-09
- 董德刚: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2021-03-05
- 方世南:大变局下的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2021-03-02
- 唐任伍: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理念与实践2021-01-26
- 石佳友:民法典实施开启治理现代化的新时代2021-01-21
- 刘艺:国家治理理念下法治政府建设的再思考2021-01-19
- 李海青:新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变革与方向2021-01-13
- 方志远:明前期国家治理中的民生关怀2021-01-11
- 谢晖:论紧急状态中的国家治理2021-01-06
- 谢伏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2020-12-31
- 杨典:以党的治理体系现代化引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基于政党社会学2020-12-29
- 李向阳:当代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与应对路径2020-12-21
- 李洪雷: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0-12-20
- 黄建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逻辑2020-12-20
- 徐海燕:中国国家治理结构的逻辑演进、特征及其评价2020-12-14
- 宁洁 韩桥生:以人民为中心: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导向2020-12-13
- 贾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与“大一统”2020-12-04
- 张贤明 张力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责任政治逻辑2020-11-17
- 欧阳康 郭永珍: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以中国共产党的社2020-11-09
- 何哲:国家何以能治理好?2020-11-08
- 许耀桐:制度、治理和现代化:若干重要概念术语阐释2020-11-02
- 林建华: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逻辑2020-10-31
- 赵子尧:激活国家:历史制度主义视阈中的国家治理2020-10-24
- 任剑涛:曲突徙薪:技术革命与国家治理大变局2020-09-30
- 展龙:从国家治理视域拓展灾害史研究2020-09-29
- 杨光斌:巨变时代的中国政治学研究议程2020-09-17
- 杜志章: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2020-09-15
- 杜志章: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2020-09-12
-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09-08
- 金民卿: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建构逻辑和实践展开2020-08-27
- 江小涓: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五个新要求2020-08-22
- 何显明:70年来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及演进逻辑2020-08-21
- 岳嵩: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选择与实践路径2020-08-19
- 吴志成 刘培东:全球发展赤字与中国的治理实践2020-07-31
- 郭定平:政党中心的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2020-07-21
- 杨光斌:从抗疫斗争看中国的国家治理理论及其比较优势2020-07-12
- 王宗礼 姜宝莲:西方式民主的现实困境及其批判2020-06-23
- 孙宪忠:民法典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提升2020-06-18
- 肖滨 卜熙:一核统领下的差异化格局——以地方党委书记任职人大常委会2020-06-09
- 蒋德海:凝聚共识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统一战线的使命及其实现2020-05-27
- 陈小君:民法典,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推力2020-05-27
- 燕继荣: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变革逻辑与中国经验2020-05-20
- 何显明:70年来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及演进逻辑2020-05-20
- 徐湘林:新时期我国督查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再认识2020-05-13
- 刘艺:论国家治理体系下的检察公益诉讼2020-05-13
- 陈金章 黄茂兴: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况与展望2020-04-28
- 王绍光:中国的国家治理与国家能力2020-04-27
- 许耀桐:新中国的国家治理和70年的发展2020-04-25
- 陈潭: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球意蕴与意义呈现2020-04-24
- 杜欢 高奇琦:加强重大传染性疾病治理的国际合作2020-04-24
- 杨娜:西方发达国家治理体系建构内涵及特征2020-04-24
- 丁忠毅:国家治理视域下省际对口支援边疆政策的运行机制研究2020-04-21
- 吴伟 吴向伟: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势与路径2020-04-09
- 田飞龙:多重风险治理大考中的民族复兴之路2020-03-20
- 姚洋:从战“疫”看现代化治理体系2020-03-15
- 姚洋:中国古代政治对当代国家治理的启示2020-03-12
- 胡鞍钢: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及内涵2020-03-05
- 杨光斌: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的基本指标2020-02-18
- 强世功:疫情防控为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治理提出新挑战2020-02-14
- 陈一新:“五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式2020-02-07
- 陈周旺: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的政治学逻辑2020-02-04
- 王帅一:“无法”之讼: 传统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田土细故2020-01-29
- 张文显: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五个核心命题2020-01-18
- 周叶中:法治开启“中国之治”新篇章2020-01-14
- 李国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厚历史底蕴2020-01-14
- 董振华:坚定战略定力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2020-01-14
- 杜黎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时代意蕴2020-01-06
- 杨光斌:国家治理论超越西方治理论2020-01-06
- 彭森:以国家治理体系目标推动市场化改革2019-12-17
- 陈明明:现代国家建设视域下统一战线的三重面相——策略、战略与治道2019-12-11
- 文军:时空转型中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诉求困境与未来走向2019-12-10
- 何哲:新信息时代中央地方职能与纵向治理结构变革趋势探析2019-12-07
- 徐勇:关系中的国家2019-12-02
- 曹正汉:中国的集权与分权:“风险论”与历史证据2019-11-27
- 许耀桐:“中国之治”的八大新论2019-11-21
- 李忠杰:深入理解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价值意义与深刻内涵2019-11-21
- 任路:“家”与“户”:中国国家纵横治理结构的社会基础2019-11-17
- 李林: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2019-11-16
-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2019-11-06
-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2019-11-06
- 陈剑:法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式2019-11-04
- 翟国强: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019-10-23
- 陈剑:公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2019-10-20
- 王浦劬 汤彬:当代中国治理的党政结构与功能机制分析2019-10-17
- 高启耀:国家治理新趋势:民意与法治的融合2019-09-30
- 高培勇:论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的财政基础理论建设2019-09-27
- 金太军:协商民主:在国家审计体制改革中的认知与建构2019-08-30
- 汪仕凯:全面深化改革、市场经济与国家治理的逻辑2019-08-30
- 欧阳康 熊翔宇:迈向共享: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价值范畴、行动逻辑与实现2019-08-04
- 薛福岐:当代俄罗斯国家治理的困境及其原因2019-07-28
- 马俊毅:国家建构视角下中国特色比较政治学的理论体系建设2019-07-17
- 王曙光 王丹莉:中央-地方关系、财政体制变迁与现代化国家治理模式构2019-07-11
- 强世功:通过法律构建现代国家与全球秩序2019-07-04
- 尚虎平:“治理”的中国诉求及当前国内治理研究的困境2019-06-29
- 唐士其:治理与国家权力的边界——理论梳理与反思2019-06-26
- 古洪能:论政党治国的体制和困境2019-06-06
- 苗连营 陈建:宪法与改革关系的中国逻辑2019-05-24
- 王浦劬 汤彬:论国家治理能力生产机制的三重维度2019-05-18
- 虞崇胜 何路社:我国县域地方治理权力架构的考察及讨论2019-05-16
- 贾康:财政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019-05-02
- 钱再见 汪家焰: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政治权威及其实现路径研究2019-04-30
- 王建学:论政协作为政治软实力对国家治理体系的作用2019-04-16
- 周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反腐的历史变迁2019-04-13
- 黄宗智:国家与村社的二元合一治理:华北与江南地区的百年回顾与展望*2019-04-09
- 陈朋:权力监督制约的政治生态规律2019-03-28
- 何哲:建立平衡的国家治理观2019-03-26
- 李克军:“为基层减负”须在治理体制改革上多下功夫2019-03-26
- 罗祎楠:中国国家治理“内生性演化” 的学理探索2019-03-14
- 常士訚:多民族发展中国家的族际合作治理2019-03-14
- 陈明:国家治理逻辑转换视角的农地制度改革40年2019-02-27
- 刘海涛: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019-02-13
- 谢岳:国家治理的法治逻辑2019-02-03
- 郭伟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双重背离现象及对其探源2019-01-22
- 何哲:国家数字治理的宏观架构2019-01-21
- 徐勇:基于中国场景的“积极政府”2019-01-15
- 孟令伟:环保不能高于大众民生和公民权利2019-01-08
- 陈建樾:民族国家:认识、分类、治理及其争议2019-01-08
- 陈科霖 谷志军: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十大关系2019-01-08
- 张长东 冯维:税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019-01-05
- 虞崇胜 何路社:我国国家治理权力架构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18-12-23
- 陈科霖:纵向府际关系视域下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进路与比较2018-12-06
- 张英洪:我国乡村治理还存在问题,该如何有序推进?2018-11-25
- 刘晓洲:政府购买服务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2018-11-15
- 欧阳康: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智慧2018-10-26
- 杨光斌:国家治理视野下的自由主义民主与人民民主2018-09-27
- 王湘军: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放管服”改革研究2018-09-09
- 杜月:制图术:国家治理研究的一个新视角2018-09-06
- 赵俊臣:社区共管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2018-08-24
- 弗朗西斯·福山:何谓“治理”?如何研究?2018-08-23
- 汪仕凯:政治体制的能力、民主集中制与中国国家治理2018-08-20
- 赵树凯:理解农村治理冲突2018-08-12
- 徐忠:新时代背景下现代金融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2018-08-09
- 董柞壮:排名与评级:观照中国的国家治理与国际形象2018-07-30
- 许耀桐:国家治理:古希腊城邦的启示2018-07-17
- 彭勃:国家治理新思维:由制度优势向绩效优势转换2018-06-26
- 张英洪:权力的强力干预是乡村善治的最大挑战2018-06-20
- 刘成晨:“双重”视角下的底层抗争:案例阐释与角色分析2018-06-20
- 任剑涛:国家治理的另一种思考:为什么举国体制无法对足球奏效?2018-06-18
- 欧阳康: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使命与境界2018-06-13
- 裴育:改革预算制度 完善国家治理2018-06-06
- 裴育:改革预算制度 完善国家治理2018-06-06
- 俞可平:中国的治理改革(1978-2018)2018-06-05
- 何哲:科层官僚制的困境与人类新时代行政体系的构建2018-05-30
- 周佑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时代意义2018-05-25
- 马怀德:运用法治方式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2018-05-22
- 潘修华: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视域中社会组织发展对政治稳定的影响探析2018-05-16
- 李章泽:加强党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领导2018-05-15
- 王丽萍:分权与国家治理:中国的分权改革及其学术意义2018-05-03
- 张世青:促进社会整合: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走向2018-05-01
- 袁曙宏: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2018-04-26
- 许耀桐:协商民主是中国国家治理的独特优势2018-04-16
- 徐俊忠 宋少鹏 贺照田:人民共和国的文明内涵(三)2018-04-07
- 谢茂松等:人民共和国的文明内涵(二)2018-04-07
- 许耀桐:当代中国国家治理问题论析2018-04-03
- 刘蕾:PPP模式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2018-03-28
- 齐卫平:以职能确立和梳理为重点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2018-03-28
- 许耀桐:新一轮机构改革彰显的十个“新”——机构改革是国家治理的主轴2018-03-26
- 刘成晨 :“脸面政治”:基层治理的困境、危害与转型2018-03-20
- 刘成晨 杨君:创新“治理术”:网络政治视角下的基层治理与社会建设2018-03-20
- 陈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2018-03-16
- 王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2018-03-14
- 刘学军: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看待机构改革2018-03-13
- 刘鹤: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场深刻变革2018-03-13
- 丁薛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2018-03-13
- 张贤明:强化责任意识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2018-02-11
- 刘俊祥 梅立润:监督民主制:中国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耗散性危害的防治机2018-02-11
- 陈加友 吴大华: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2018-02-02
- 岩风:化解各种挑战,除了深化改革别无它途2018-01-29
- 高世楫 廖毅敏:数字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2018-01-26
- 熊光清:习近平网络社会治理思想研究2018-01-22
- 姜明安: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翻开行政法学新篇章2018-01-22
- 蔡文成:良法和善治:法治视域中的国家治理现代化2018-01-16
- 任中平:村民自治遭遇的现实困境及化解路径2018-01-09
- 许耀桐: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新发展2017-12-31
- 罗宗毅: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017-12-18
- 刘志昌: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特点和优势2017-12-15
- 李辉:“运动式治理”缘何长期存在?2017-12-09
- 何鼎鼎:最美天际线,应该向人心延伸2017-12-07
- 段炳德: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阈下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2017-12-07
- 段炳德:构建现代税收制度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基于税收改革的视2017-12-07
- 刘占虎:中国腐败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诉求与实践逻辑2017-12-04
- 俞可平: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2017-11-24
- 燕继荣:中国治理的“全息投影”2017-11-17
- 吕同舟: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逻辑与过程逻辑2017-11-13
- 罗宗毅: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指南2017-11-12
- 汪仕凯:第三世界的政治主题转换及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2017-10-14
- 杨光斌:政治认知力: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的前提性标准2017-10-14
- 鄢一龙:整体知识与公共事务治理: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五年规划2017-10-12
- 方乐: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制度功能2017-10-09
- 陈国权 陈洁琼:名实分离:双重约束下的地方政府行为策略2017-10-02
- 周少来:当代中国治理现代化与政治建设全面提升2017-09-25
- 杨光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是什么2017-09-20
- 秦宣:大国治理,习总书记怎样谋篇布局2017-09-18
- 阎小骏:立足田野的中国故事2017-09-13
- 阎小骏:复杂环境之下,中国何以稳定?2017-09-08
- 贾康:走向“现代国家治理”的财税配套改革2017-09-04
- 张英洪 王丽红:北京市乡村治理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2017-08-30
- 许耀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大特点2017-08-12
- 陈科霖:论中国国家治理的三元互动结构2017-07-26
- 谷志军 陈科霖:当代中国决策问责的内在逻辑及优化策略2017-07-13
- 熊光清:网络社会的兴起与治理变革——中国的问题与出路2017-07-12
- 陈国权 孙韶阳:线上政府:网络社会治理的公权力体系2017-07-05
- 魏昌东:现代化、腐败治理模式与中国反腐立法选择*2017-06-10
- 王金涛 陈琪:软动员: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社会动员转型2017-06-08
- 俞可平:政府创新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017-05-13
- 刘尚希:构建大国财政,应从转变观念开始2017-04-25
- 第四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公告2017-03-22
- 许耀桐: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2017-03-19
- 许光洪:夯实标准法治道德的现代治理基石2017-03-19
- 张国栋 赵松子:国家治理的困境与路径选择2017-03-17
- 陈潭:大数据驱动社会治理的创新转向2017-03-17
- 陈潭 邓伟:迈向大数据时代的大都市治理研究2017-03-17
- 熊光清:十八大以来党对网络社会治理的探索2017-03-15
- 姚洋:可信承诺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017-03-10
- 孟令伟:一个公民的呼吁——中国亟须休养生息2017-03-07
- 张国栋:超越网络社会治理与创新的悖论2017-02-27
- 胡志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家治理逻辑2017-02-24
- 张长东: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2017-02-24
- 孟令伟:为什么要和千年民俗过不去?2017-02-22
- 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从速度深圳、质量深圳迈向共享深圳2017-02-16
- 袁刚:权力清单公示要依法推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017-02-13
- 祁春轶:国家治理中法律对期望结构的分辨和选择2017-02-13
- 崔月琴 王嘉渊:以治理为名:福柯治理理论的社会转向及当代启示2017-02-11
- 袁刚: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2017-02-06
- 李忠杰:从深层次上把握治国理政的大思路2017-02-02
- 孙健:治理新理念与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2017-02-02
- 许耀桐: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国家治理能力2017-01-21
- 龚刃韧:霾是“自然灾害”?——推卸政府责任的法案2016-12-22
- 欧阳康 石德华 钟林:社会公正的复杂性与当前中国社会公正的特殊性2016-12-20
- 曹锦清 刘炳辉:郡县国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2016-12-06
- 叶自成:美国国家治理的深层矛盾2016-11-30
- 许耀桐:《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现代化总论》书讯2016-11-29
- 陈柏峰:偏执型上访及其治理的机制2016-11-28
- 赵树凯:基层治理需要新思维2016-10-24
- 许耀桐: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民主政治发展2016-10-24
- 刘先春 柳宝军: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的政党治理2016-10-12
- 刘晨 张甜甜: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态势、特点与治理的意义2016-10-09
- 许耀桐:治理与国家治理的演进发展2016-10-08
- 郑智航:乡村司法与国家治理:乡村微观权力整合为线索2016-09-14
- 何哲:主要发达国家网络社会治理的逻辑与借鉴2016-09-07
- 杨敏:“国家―社会”互构关系视角下的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2016-08-16
- 吴稼祥:中国必走向多中心治理2016-08-05
- 王乐:行政伦理委员会:国家治理的重要力量2016-07-30
- 许耀桐: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的核心——析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治理能力2016-07-14
- 陈亮:西方治理理论的反思及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借鉴2016-06-29
- 袁正:境外城市流动商贩管理经验2016-06-26
- 刘正强:“总体性治理”与国家“访”务2016-06-25
- 许耀桐:中国国家治理的特色、要义和体系2016-05-23
- 孙柏瑛:转型中国基层治理何去何从2016-05-21
- 田国强:如何实现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重构与完善2016-05-17
- 唐皇凤 陶建武:大数据时代,中国向何处去?2016-04-26
- 薛澜:国家治理框架下的社会治理——问题、挑战与机遇2016-04-26
- 罗大蒙 张芸:治理民主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016-04-24
- 徐湘林: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2016-04-24
- 范鹏:论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2016-04-22
- 张贤明 田玉麒: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四个维度2016-04-21
- 李克军:基层党建应防止与治理转型背道而驰2016-04-12
- 徐琳:论利益均衡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016-04-06
- 张龑:多元一统的政治宪法结构——政治宪法学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建2016-03-22
- 包心鉴: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民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2016-03-12
- 罗大蒙 张芸:公民特质、国家治理与“好公民”培育:中国国家治理现代2016-02-19
- 袁达毅: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研究2016-02-13
- 黄宗智 龚为纲 高原:国家治理的基本方法:“项目制”2016-02-09
- 李海滢 王立峰: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制度正义2016-01-30
- 赵宇峰 林尚立: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中国的逻辑2016-01-30
- 燕继荣:国家治理改革的方向2016-01-30
- 虞崇胜 何路社: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文化转型2016-01-23
- 孙宇: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国家治理2016-01-22
- 许耀桐:推进治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2016-01-08
- 张英洪:新一轮改革的双重任务2016-01-02
- 范和生 李三辉: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2015-12-27
- 杨雪冬: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系统思维2015-12-24
- 刘俊祥:人民代表大会的公平治理能力2015-12-13
- 章志远:论变革观在《行政诉讼法》修改中的运用2015-12-08
- 朱春奎:社会性别主流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015-12-05
- 陈永杰:基于治理理论的国家廉政治理体系现代化2015-12-03
- 朱为群:预算法修正:公开是目的,更是一种手段2015-12-03
- 魏崇辉 阚亚薇: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现代政治文化:一个动态的考察2015-12-02
- 刘伟:政策变革与差序政府信任再生产2015-12-01
- 唐爱军: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的四条标准2015-11-26
- 肖京: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财政预算法治化2015-11-15
- 周鲁耀:统合治理”:地方政府经营行为的一种理论解释2015-11-14
- 陈国权 陈永杰:基于权力法治的廉政治理体系研究2015-11-09
- 程永林:锦标赛机制、治理模式转型与改革进路2015-10-26
- 章志远:从国家治理法治化看信访制度转型2015-10-22
- 何哲:基于网络社会特性的中国网络社会有效治理2015-10-09
- 徐向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立法法》修改2015-10-05
- 刘俊祥:公平执政:中国政党治理研究的价值视角2015-09-30
- 范和生 李三辉: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2015-09-22
- 龙静云:道德治理: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2015-09-18
- 李路曲 张飞龙:新加坡国家治理的特色2015-09-17
- 陈玲:中国高层领导小组的运作机制及其演化2015-09-17
- 丁元竹:社会动员机制: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2015-08-27
- 房宁:构建国家治理的政治学基础:Knowledge or know2015-08-26
- 刘正强:政治、法治与治理——国家与社会治理的信访语境2015-08-22
- 高奇琦:试论比较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的二元互动2015-08-20
- 朱军: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的民族问题与民族事务治理2015-08-20
- 曹正汉:统治风险与地方分权:关于中国国家治理的三种理论及其比较2015-08-15
- 冯仕政:政治市场想像与中国国家治理分析 ——兼评周黎安的行政发包制2015-08-08
- 魏礼群:创新和加强监管提高政府治理水平2015-08-06
- 江必新 邵长茂 :论国家治理商数2015-08-03
- 辛向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辟我们党治国理政新境界2015-07-30
- 肖滨: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定位的四个维度2015-07-29
- 许涛:全球化语境下的大国分歧治理思路2015-07-24
- 刘尚希:财政与国家治理:基于三个维度的认识2015-07-21
- 熊光清:推进中国网络社会治理能力建设2015-07-20
- 燕继荣: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015-07-19
- 徐勇: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话2015-07-16
- 韩春晖:人治与法治的历史碰撞与时代抉择2015-07-14
- 何哲:网络社会时代传统政府的生存与转型2015-07-10
- 王浦劬:理解国家治理须防止两种倾向 2015-07-04
- 王浦劬:全面准确深入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015-07-03
- 许耀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若干认识2015-06-27
- 王卓君 孟祥瑞:全球视野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理论、进程及中国未来走向2015-06-27
- 燕继荣:国家治理改革的方向2015-06-22
- 辛向阳:国家治理的法治路径2015-06-16
- 张兆曙 王建:行业性失范是如何发生的——基于市场、国家和社会的三维2015-06-11
- 葛洪泽:民主与法治是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2015-06-10
- 燕继荣:分权改革与国家治理:中国经验分析2015-06-08
- 任剑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基于近期顶层设计的评述2015-05-27
- 陈国权 毛益民:第三区域政企统合治理与集权化现象研究2015-05-24
- 胡伟:如何推进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2015-05-21
- 佟德志:当代西方治理理论:源流、趋势与启示2015-05-21
- 王丽萍:应对怨恨情绪——国家治理中的情绪管理2015-05-11
- 包心鉴:开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新时代2015-05-08
- 季卫东:现代国家治理中的法律一元化2015-05-01
- 齐卫平 陈朋:现代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的耦合及其共进发展2015-04-27
- 徐湘林: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向及其政策选择2015-04-27
- 李建新:社会团结、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015-04-24
- 乔耀章:从"造福"到"谋福"再到"谋权利"2015-04-21
- 黄卫平 陈文:国家治理与政治安全2015-04-21
- 金太军 赵军锋:国家政治安全与平安中国建设2015-04-21
- 包心鉴: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民主与法治的有机统一2015-04-21
- 柴尚金:拉美左翼执政党治理国家的主要做法及启示2015-04-21
- 彭穗宁:建设服务型政党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2015-04-21
- 常安:国族主义的话语建构与边疆整合(1928-1949)2015-04-16
- 许正中: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经济治理创新2015-04-05
- 秦德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五个维度与三个层级2015-03-31
- 燕继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须落实分权原则2015-03-13
- 章志远:论变革观在《行政诉讼法》修改中的运用2015-03-12
- 钟君:国家治理的底线思维和战略定力2015-03-11
- 方朝晖:信仰危机和社会风气才是腐败的最大根源2015-03-09
- 司彤:国家治理视野下的现代财政制度2015-03-03
- 陈光中:国家治理现代化标准问题之我见2015-01-28
- 苗树彬:努力建设高端社会智库2015-01-21
- 迟福林:把“社会组织”还给社会2015-01-20
- 李昌庚:中国语境下国家治理现代化拷辨2015-01-20
- 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2015-01-18
- 俞可平:没有法治就没有善治2015-01-07
- 沈阳:在改革双轨论范式中探索中国国家治理体系2015-01-03
- 迟福林:适应新常态的经济转型与改革2015-01-03
- 张文显: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12-25
- 汪玉凯:习近平的执政使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12-24
- 俞可平:共产党的干部教育与国家治理2014-12-24
- 李文静: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经验及其现代意义2014-12-23
- 桑玉成 鄢波:论国家治理体系的层级结构优化2014-12-22
- 郑长忠:以法治为现代国家治理形态铸模2014-12-17
- 强世功:“法治中国”的道路选择2014-12-15
- 湛中乐 赵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中的司法审查制度2014-12-15
- 肖唐镖:抗争政治的到来及其治理转型2014-12-13
- 贾康: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取向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2014-12-12
- 陆丹 陈彦军:止党争,公天下,行法治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文明2014-12-12
- 俞可平: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2014-12-02
- 王旭:“五四宪法”的中国道路及其历史影响2014-11-28
- 王长江:国家治理先要约束公权力2014-11-27
- 张有恒: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和基石是法治化2014-11-26
- 唐皇凤 陶建武:大数据时代的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建设2014-11-26
- 姜明安:软法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2014-11-25
- 刘智峰:国家治理与社会繁荣2014-11-24
- 江必新:法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2014-11-24
- 杜飞进:略论政府的力量2014-11-21
- 任剑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度建构2014-11-19
- 徐显明:国家治理现代化关乎国家存亡2014-11-17
- 姜明安:法治与现代国家治理的关系2014-11-16
- 仰义方:新媒体时代的国家治理:机遇、挑战与应对2014-11-13
- 周光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决策民主化2014-11-09
- 姜明安:现代国家治理有五大特征2014-11-07
- 张步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建构2014-11-05
- 赵高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及途径思考2014-11-02
- 叶青:司法公正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10-31
- 俞可平:依法治国、公平正义和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10-30
- 姚轩鸽:以财税法治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10-29
- 储建国:治理“基本盘”的稳固与完善2014-10-27
- 陶文昭:国家治理怎样适应时代变化趋势2014-10-25
- 迟福林: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10-19
- 刘茂林:依宪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10-16
- 潘维:制度自信不能变成制度迷信2014-10-02
- 田小红 王振耀:社会政治时代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2014-10-01
- 胡键:惩治腐败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2014-09-30
- 高培勇:财税改革事关国家治理体系优劣2014-09-26
- 唐代兴:社会需要怎样的权力笼子?2014-09-24
- 何增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维度与面向2014-09-24
- 许耀桐:托克维尔启示和国家治理2014-09-22
- 杨雪冬:人大制度在国家治理上的优势2014-09-22
- 许耀桐:我国“现代化”内涵是步步丰富的2014-09-16
- 胡鞍钢:明确良治的标准更为重要2014-09-16
- 燕继荣:针对中国的现实问题谈国家治理2014-09-15
- 权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动力和保障2014-09-15
- 魏治勋 白利寅:从“维稳政治”到“法治中国”2014-09-14
- 许耀桐:“国家治理”分析2014-09-11
- 马德普:简析近代以来国家治理模式的变迁——兼论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变2014-09-10
- 姜明安:改革、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09-09
- 张贤明:以完善和发展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09-07
- 贾玉娇:国家与社会: 构建何种治理秩序?——基于中国社会管理研究的2014-09-07
- 袁倩:苏联转型困境再思考——以改革议程与转型结果为视角2014-09-06
- 杨光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世界政治意义2014-09-04
- 许耀桐: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论析2014-08-31
- 杨雪冬: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球背景与中国路径2014-08-31
- 何增科: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探微2014-08-31
- 王国华: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国家治理的新挑战2014-08-28
- 郭万超:国家治理现代化:现代化的新阶段2014-08-27
- 韩大元:论1954年宪法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2014-08-26
- 陈家刚: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变革2014-08-22
- 陈明明:国家治理的三个结构性主题2014-08-20
- 田国强:政府间事权划分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全局2014-08-17
- 包刚升:国家治理与政治学实证研究2014-08-15
- 郑言:“治理现代化”与改革创新体制机制2014-08-08
- 蔡文成:改革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构2014-08-07
- 王绍光:国家治理与国家能力——中国的治国理念与制度选择(下)2014-08-06
- 王绍光:国家治理与国家能力——中国的治国理念与制度选择(上)2014-08-06
- 杨光斌:用“国家治理”引领时代的话语权2014-08-04
- 辛向阳: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内涵2014-07-31
- 沈传亮: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探索和启示2014-07-29
- 辛鸣:甲午战争对国家治理的启示2014-07-28
- 薛澜: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之路2014-07-24
- 齐卫平: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党的领导能力建设2014-07-24
- 王浦劬: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辨析2014-07-21
- 胡鞍钢: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特征与方向2014-07-19
- 陈成 杨志军:转型背景下国家治理研究述评2014-07-14
- 秦德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维度与层级2014-07-14
- 胡建淼:国家治理现代化关键在法治化2014-07-14
- 辛鸣:谈谈国家治理的理论自觉2014-07-09
- 王绍光:国家治理与基础性国家能力2014-07-08
- 贾康:财税体制改革诠释现代国家治理2014-07-06
- 许耀桐:应提“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07-03
- 俞可平:中共的干部教育与国家治理2014-07-01
- 时和兴:国家治理变迁的困境及其反思:一种比较观点2014-07-01
- 萧功秦:关于新权威主义体制与国家治理问题的若干思考2014-06-28
- 李佐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国家治理思想2014-06-25
- 胡鞍钢: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是西方化2014-06-24
- 田国强 陈旭东:现代国家治理视野下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2014-06-23
- 刘建军:和而不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三重属性2014-06-20
- 杨雪冬: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2014-06-19
- 刘智峰:论现代国家治理转型的五个向度2014-06-19
- 姚亮:国家治理能力研究新动向2014-06-12
- 胡颖廉:国家构建视野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06-11
- 姚亮:国家治理能力研究新动向2014-06-10
- 肖金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效应2014-06-10
- 辛鸣:历史观、辩证法、价值观的高度统一2014-06-09
- 虞崇胜 张静:科学设定和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06-09
- 刘俊杰:政府权力的边界划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2014-06-07
- 沈传亮:建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2014-06-04
- 仰义方:新媒体环境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06-04
- 杨雪冬:增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球向度2014-06-01
- 程文浩 杨诗哲:国家治理过程的“可视化”如何实现2014-06-01
- 燕继荣:现代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2014-05-13
- 唐亚林:国家治理在中国的登场及其方法论价值2014-05-09
- 唐皇凤:构建法治秩序: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14-05-08
- 潘维:当前“国家治理”的核心任务2014-05-07
- 杨冠琼 刘雯雯:公共问题与治理体系——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问2014-05-05
- 严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创新2014-05-02
- 高全喜:从“政道”层面推行现代国家治理2014-04-24
- 高新民: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反腐倡廉建设2014-04-23
- 吕志奎:国家治理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2014-04-21
- 林坚:总体设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2014-04-21
- 何增科:准确理解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2014-04-19
- 杨雪冬:全球化进程与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04-16
- 冯莎 颜俊儒: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2014-04-14
- 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六大措施2014-04-04
- 刘俊祥:论国家治理的公平化2014-04-01
- 许耀桐:“第五个现代化”独特内涵与历史轨迹2014-04-01
- 徐湘林:“国家治理”的理论内涵2014-03-31
- 刘正强:国家治理的“访”务困境2014-03-25
- 金荣: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及改革趋势2014-03-22
- 郑言 李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03-19
- 莫纪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2014-03-17
- 迟福林: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总体规划2014-03-17
- 施红:现代国家治理:新历史阶段的指导理念2014-03-17
- 俞可平:现代国家治理的本质是民主治理2014-03-12
- 温宪元:制度治理: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2014-03-12
- 陈朋:决定国家治理能力高低的三要素2014-03-11
- 何增科:理解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2014-03-06
- 迟福林: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推进国家治理转型2014-03-05
- 杨志军: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双重维度2014-03-04
- 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2014-03-02
- 林尚立:以制度的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2014-03-02
- 王浦劬:论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2014-03-02
- 秦前红:会议政治与国家治理2014-02-25
- 戴长征: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初探2014-02-17
- 许耀桐:以现代化为旨向识解国家治理2014-02-11
- 刘尚希:财政改革与国家治理2014-02-10
- 夏倩芳 袁光锋:“国家”的分化、控制网络与冲突性议题传播的机会结构2014-02-04
- 张峰:明确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014-01-23
- 岳经纶: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2014-01-14
- 何增科:国家治理现代化及其评估2014-01-13
- 任进:宪法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2014-01-09
- 许耀桐 刘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2014-01-06
- 张贤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2014-01-06
- 秋石:为了国家长治久安2014-01-03
- 韦森:预算法修改与国家治理现代化2013-12-31
- 陶希东: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2013-12-31
- 王浦劬:科学把握“国家治理”的含义2013-12-30
- 叶小文 张峰: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2013-12-28
- 高波:“治官”是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2013-12-26
- 于乐锋: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2013-12-22
- 俞可平:衡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标准2013-12-21
- 王长江:如何看治理与民主的关系2013-12-19
- 刘俊祥: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的政治现代化2013-12-12
- 李利军:推进国家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和治理规则的现代化2013-12-03
- 臧雷振:治理类型的多样性演化与比较2013-11-27
- 何显明:政府转型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60年来政府体制演变的2013-11-19
- 唐皇凤:新中国60年国家治理体系的变迁及理性审视 2013-11-18
- 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3-11-16
- 周平:国家治理须有政治地理空间思维 2013-10-30
- 宋琳:选择性集权与国家治理转型——基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考察2013-09-25
- 杨光斌 舒卫方:“公正社会”取向的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2013-09-12
- 唐世平:公知、社会科学和国家治理——兼论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公知2013-08-06
- 程映虹:中国政治的“亚文革”状态2013-06-23
- 陈子明:改造国家治理结构:划分政府与治府2013-06-19
- 徐湘林:通过改革提升国家治理能力2013-06-12
- 何艳玲:“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与国家治理结构调适2013-05-26
- 卢正涛:东亚发展型国家的制度建设问题——基于国家治理转型的分析2013-04-23
- 蔡禾: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2013-04-11
- 黄帅 张欢: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破解“托克维尔改革困境”2013-01-11
- 徐湘林:中国的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历史比较的视角[1]2013-01-07
- 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 2012-09-06
- 张欢:完善香港行政主导体制的思路:实现从殖民统治模式到现代国家治理2012-07-11
- 王建华 王云骏: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资源配置研究2012-06-11
- 栗峥:国家治理中的司法策略:以转型乡村为背景2012-04-13
- 任剑涛:信访制度是否适应时代潮流2012-04-02
- 谢志岿:转型期社会问题与国家治理创新2011-10-31
- 任远:将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的重要机制2011-10-02
- 任剑涛:国家治理的简约主义2011-01-25
- 强世功:法制的兴起与国家治理的转型2011-01-12
- 徐湘林: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2010-11-03
- 任勇:国家治理视野中的核心价值:基于文化资本的考察2010-04-13
- 张大军:民主转型时期国家治理的技艺:一种三位一体的分析架构2009-05-19
- 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200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