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中国哲学]李敬峰:清代《大学》诠释的学术特质2022-12-08
- [中国哲学]谷继明:惠栋的性情论及其在清代哲学中的定位2022-12-08
- [文艺学]王兵:清代诗歌选本中的选家诗话2022-09-30
- [历史地理学]沈登苗:清代“府亲辖地进士”考论2022-09-15
- [中国近现代史]彭勇 王春伟:全面儒化与清代大一统的形成和发展2022-07-30
- [中国近现代史]周倩:清代科举议中的史学改革方案2022-06-22
- [中国近现代史]何星亮:清代中俄西北分界与边民“人随地归”研究2022-06-22
- [中国古代文学]易竹溪:清代词原论与词体推尊2022-06-17
- [中国近现代史]齐畅:清代中越民间的边境贸易2022-06-08
- [中国哲学]李巍:清代哲学史:基于“话语谱系”的新书写2022-05-20
- [中国古代史]李伯重:信息收集与国家治理:清代的荒政信息收集系统2022-03-29
- [中国近现代史]张翔:从道统之争到全球文化整合——重新审视清代今文经学2022-03-15
- [中国近现代史]罗志田:能动与受动:道咸新学表现的转折与“冲击/反应”模式2022-02-27
- [中国古代史]陈志武 何石军 林展 彭凯翔:清代妻妾价格研究——传统社会里女性如何被用作避险资产?2022-02-23
- [中国近现代史]郑成林 李升涛:清代中后期四川乡场的管理机制及权力关系2022-02-05
- [中国古代史]李伯重:清代中国读书人的数学知识2021-10-26
- [法律史]王东平:清代天山南路地区刑案审判中的“亲亲相隐”2021-09-06
- [中国古代史]施新荣 魏晓金:史源学方法的价值——以清代伊犁惠远城建城时间为例2021-08-30
- [中国古代史]杜常顺 张磊:清代基层社会治理视野中的回民教领2021-05-11
- [中国古代史]曾桂林:生计与风水:清代湘南地区的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2021-04-24
- [中国近现代史]龙登高 林展 彭波:典与清代地权交易体系2021-02-01
- [经济与组织]常建华:清代宗族的自治与国家治理2020-12-29
- [中国古代史]罗晓翔 张景瑞:治水之后:清代太仓水利实践中的利益纠纷与官方能动性2020-12-18
- [中国近现代史]赖骏楠:清代四川州县的契税治理:以南部县契税诉讼为侧重点2020-12-06
- [中国古代史]王元崇:清代时宪书与中国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2020-11-20
- [文艺学]张宇超:张寅彭的清代诗学研究2020-11-06
- [中国古代史]刘铮云:具题与折奏之间:从“改题为奏”看清代奏折制度的发展2020-10-19
- [中国古代史]宗韵:范文程与清初科举的明代模式移植之路2020-09-07
- [中国古代史]杨煜达;滇铜、汉铜与清代中期的汉口铜市场2020-06-07
- [中国古代史]温春来: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制度性“回民”身份的形成过程及其执行效果20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