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狭义是指在养成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一分子必要知识的公民学科。根据公民教育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把公民教育理解为三个方面:“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通过公民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来获得公民教育;“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能够真正行使公民的职责。
最新文章
- 黄月细 徐海波:“一国两制”下香港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建构2019-09-04
- 林达:美国公民教育第一课2017-09-22
- 韩震:教育如何促进国家认同?2017-02-27
- 刘磊:发现“我”与认同“我们”2016-10-20
- 赵亚夫:学校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追求2015-12-24
- 杜海坤 傅安洲:美国公民教育支持体系研究2015-11-29
- 郭道晖:改进教育要着眼于培养通才和公民2015-11-20
- 赵达夫:《历史与社会》的整合与公民教育的效益2015-08-06
- 赵达夫: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育的现代化2015-08-06
- 张毅:“国语”名称能否归来?2015-06-23
- 王邦佐 谢岳 岳龙: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教育改革2015-05-27
- 林国明:社会学是最好的公民教育2014-11-18
- 王宗礼:国家建构、族际政治整合与公民教育2014-05-15
- 梁成意:论法治国家对学校公民教育的诉求2013-06-10
- 江超民:公民教育:未来学校不可缺席的民族之重2013-06-06
- 柯领:十一、道德教育主要是一种公民教育2012-11-06
- 林建刚:通往公民教育之路2012-07-30
- 程广云 夏年喜:哲学教育三论2012-03-23
- 傅国涌:百年转型中的公民教育2011-06-02
- 傅国涌:公民教科书和公民教育2011-03-02
- 张鸣:在现实中遭遇“穿越”2010-06-12
- 徐贲:公民教育·民主政治·爱国主义2009-09-06
- 王东虓 袁正光 徐景安:什么是公民教育?2009-06-16
- 陶东风:公民教育应该告别高调的道德理想主义2007-11-15
- 刘军:通过教育捍卫民主——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国家标准2006-11-27
- 谢天武:公民教育的精彩开端2006-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