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是一场日本发动的非正义战争,是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条约主要内容为: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后增加三千万两“赎辽费”)……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
最新文章
- 张海鹏:统治集团贪腐是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2022-05-17
- 项小凯:从国家主义的崛起看甲午战争的起源2022-05-14
- 冯天瑜: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文化渊源——为甲午战争120周年作2022-05-14
- 侯中军:甲午战争是中日不可避免的碰撞2022-05-14
- 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思考2022-05-14
- 徐勇:战略对比 被动挨打2022-05-14
- 臧运祜:甲午战争与近代日本的亚太政策2022-05-14
- 张海鹏:甲午战争百廿年祭2022-05-14
- 刘江永:甲午战争与钓鱼岛劫难2022-05-14
- 张海鹏:反思甲午绕不开钓鱼岛问题2022-05-14
- 张海鹏 李理:应深入研究甲午战争、抗日战争对后世的影响2022-05-14
- 王晓秋:甲午战争与中华民族的觉醒2022-05-12
- 张经纬:甲午战争的历史定位及中国的路径选择2022-05-04
- 刘江永:日本官方承认钓鱼岛属于中国之证据考2022-02-17
- 戴海滨:“痛史当年待补删”2021-10-19
- 谢一峰:梦断甲午年——试论中日海军力量在19世纪后半期的消长及其原2021-08-31
- 马忠文:甲午至庚子时期的荣禄与李鸿章2019-09-30
- 桑兵:甲午战后台湾内渡官绅与庚子勤工运动2019-06-29
- 冯高峰 师嘉林:美国驻华公使田贝与甲午中日议和2019-04-04
- 谷惠萍 张雨轩:日本军队歌曲《元寇》与甲午战争日军精神动员2019-04-04
- 孟令伟:朝鲜半岛事务引发的中日第三次交锋2018-08-06
- 马勇:“历史三调”:甲午战争百年研究简述2018-01-16
- 郑佳明:甲午战争前中日大战略比较2017-08-08
- 马勇:甲午前中日发展异途及其后果2017-05-31
- 马勇:甲午前中日两国“朝鲜方略”2017-04-19
- 臧运祜/赵秀宁:1930~40年代中国学界的甲午战争史研究2016-08-14
- 马勇:李鸿章、伊藤博文与甲午战争:两个人的战争2016-05-02
- 马勇:甲午战后的中国与日本:1895-19152016-04-06
- 马勇:近代东亚历史的转向2016-03-30
- 严泉:历史细节中的甲午战争2016-03-28
- 宋成有: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历史的拐点与东亚国际格局2016-02-29
- 李帆: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对戴震理欲观的评析2016-01-29
- 李帆:再谈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华民族认同2016-01-29
- 王鼎杰:晚清军事转型失败的战略分析2015-12-09
- 马勇:甲午战争中的西方列强2015-11-16
- 茅海建:甲午战后日本如何从敌人成了座上宾2015-11-09
- 张海鹏:甲午战争与中日关系2015-08-27
- 贾根良:甲午战争败于国家发展战略观2015-08-20
- 廖敏淑:《中日修好条规》与甲午战争2015-07-08
- 张晓刚 国宇: 围绕朝鲜半岛的日清、日俄矛盾与甲午战争2015-03-28
- 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2015-03-13
- 朱浒:投靠还是扩张?—从甲午战后两湖灾赈看盛宣怀实业活动之新布局2015-02-13
- 戴鞍钢:日本与甲午战争后的沪苏杭2015-01-04
- 李永晶:甲午战争与日本的世界认识2014-12-21
- 马勇:甲午战争与东亚秩序重建2014-11-14
- 唐权:清末版画中的甲午战争2014-11-11
- 戴旭:锻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的历史启迪2014-11-10
- 张文木:关于甲午战争的大历史总结——兼论古田会议的划时代意义2014-11-03
- 许寅辉:客韩笔记2014-09-26
- 喻大华: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巨大挫折2014-09-26
- 檜山幸夫:东亚近代史中的中日甲午战争2014-09-26
- 王记华 董进一: 甲午战争期间清军的后勤保障2014-09-26
- 杨国强:国耻激生的思想丕变——甲午战争120年再思2014-09-26
- 杨国强:甲午战争前后的中国士大夫2014-09-23
- 郑师渠:《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2014-09-07
- 王美平: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观的变迁2014-09-06
- 刘申宁:甲午战败的历史解读2014-08-13
- 钟少异:甲午之战败在国不能战军不能战2014-08-11
- 俞祖华:维新派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反思2014-08-06
- 刘申宁:中日甲午战争历史解读:思想 制度 战略2014-07-31
- 左玉河: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顿挫2014-07-28
- 辛鸣:甲午战争对国家治理的启示2014-07-28
- 马勇:甲午年中日冲突的必然与偶然2014-07-27
- 黄遵宪:甲午之战的忧天之泪2014-07-27
- 解辛平:到中流击水——又逢甲午论改革2014-07-26
- 牢记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写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2014-07-26
- 杜君立:甲午战争120年祭2014-07-25
- 熊月之:百余年前《中东战纪本末》对甲午战败的反思2014-07-24
- 张文木:关于甲午战争的大历史总结2014-07-20
- 张海荣:甲午战争的直接后果与长远影响2014-07-09
- 马勇:甲午启示录——从历史因果链条中分析甲午战争失与得2014-07-03
- 马勇:甲午战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2014-06-27
- 马勇:甲午战争——缘起、过程及教训2014-06-25
- 刘江永:钓鱼岛之争的历史脉络与中日关系2014-05-22
- 袁刚:北洋水师曾承载着大清王朝的“中国梦”2014-05-17
- 丁一平:对甲午海战的再认识2014-05-01
- 孟祥青:中国命运的三大转折2014-05-01
- 肖裕声:甲午战争的历史告诫2014-05-01
- 郭凤海:穿越无形历史障壁的强国梦2014-05-01
- 皮明勇:甲午战败实为“文化力”之败2014-04-29
- 张炜:一场日本精心谋划的侵华战争2014-04-29
- 刘杰:中日海军战略差异决定甲午战局2014-04-29
- 徐焰:甲午战争使中日关系易位的启示2014-04-29
- 丁一平:还北洋海军将领公正评价2014-04-29
- 彭光谦:以坚强的国家意志应对新挑战2014-04-29
- 李安民:日本在甲午海战中粗暴践踏国际法2014-04-29
- 邢广梅:清廷同样输在国际法运用上2014-04-29
- 马勇:重温《马关条约》签订始末(下)——无奈收场2014-04-28
- 马勇:重温《马关条约》签订始末(中)——遇刺转机2014-04-28
- 马勇:重温《马关条约》签订始末(上)——尴尬出山2014-04-27
- 史桂芳:日本军国主义会卷土重来吗?2014-04-27
- 侯昂妤:对甲午战争的另一种观察2014-04-24
- 龚耘 杨玉荣:“北洋海军腐朽说”误读甲午海战2014-04-24
- 尤永斌:甲午谍报战让日本占尽先机2014-04-24
- 张炜:李鸿章海防战略思想与北洋海军兴亡2014-04-24
- 姜春良:不断提升打赢战争的战略能力2014-04-24
- 舒健:大时代需要清晰完整的大战略2014-04-24
- 金一南:北洋海军甲午惨败实属必然2014-04-23
- 丁伟杰:甲午战败对新形势下海防建设的启示2014-04-23
- 王晓彬: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2014-04-23
- 张煌:从攻防不对称律审视甲午战争2014-04-23
- 刘化军:先天不足阻碍晚清海军教育训练变革2014-04-23
- 苏小东:从海陆协同作战反思甲午战争2014-04-23
- 肖天亮:战略决策失误与甲午惨败2014-04-21
- 余爱水:走进甲午,是为了走出甲午2014-04-21
- 罗援:甲午战争惨败十大教训2014-04-21
- 姜鸣: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2014-04-21
- 张煌:恩格斯眼中的甲午战争2014-04-21
- 甲午反思录:刘亚洲上将谈清政府为何败给日本人2014-04-15
- 卓南生:甲午年谈战后中日摩擦根源与演变2014-03-02
- 严孟达:甲午再现风云2014-02-08
- 鲍盛刚:不一样的甲午年——中日力量变化与冲突根源2014-01-26
- 杜君立:太阳帝国的崛起与崩溃2014-01-09
- 金观涛 刘青峰:19世纪中日韩的天下观及甲午战争的爆发2012-10-28
- 冯小宁:菊与刀的民族赢得战争2012-07-15
- 郑酋午:中日甲午战争的性质2011-11-30
- 张鸣:浮肿的甲午战争2011-11-06
- 马勇:甲午战败与中国精英阶层的激进与困厄 2011-01-09
- 刘申宁:被运作的历史及其价值——评王宜林《甲午海将方伯谦》2009-05-10
- 丁新:和平保国与武力崛起的对决──甲午战争时期中日国家安全战略比较2005-08-06
- 袁伟时:甲午战争:中日双输的历史教训2005-03-05
- 郭世佑:甲午中国战败琐议200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