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运动是在19世纪末由义和团发动,主要发生在华北地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参与的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的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因清廷与外国侵略军的联合绞杀,义和团最后失败。中国史学家又把这次事件称为“庚子国变”或“八国联军之役”,也有人贬称其为“拳乱”。部分西方国家也使用“拳乱”的名称(Boxer Rebellion),日本则有人称为“北清事变”。中国学界历来对义和团存在截然相反的评价。正面评价认为义和团运动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还间接打击了反动卖国的清政府,促使民族觉醒,对民主革命的胜利起到了推动作用。反面评价认为义和团愚昧、残暴、具有笼统盲目排外色彩,中断了维新和现代化进程。
最新文章
- 马思宇:中共早期对义和团的历史叙述与革命宣传2020-04-29
- 安立志:慈禧太后与义和团之十一2020-02-12
- 安立志:慈禧太后与义和团之十2020-02-12
- 安立志:慈禧太后与义和团之九2020-02-06
- 安立志:慈禧太后与义和团之八2020-02-06
- 安立志:慈禧太后与义和团之七2020-02-06
- 安立志:慈禧太后与义和团之六2020-01-11
- 安立志:慈禧太后与义和团之五2020-01-11
- 安立志:慈禧太后与义和团之四2020-01-11
- 安立志:慈禧太后与义和团之二2020-01-03
- 伍国:重思1900年使馆被围及义和团2019-10-08
- 秦晖:关于义和团2018-11-19
- 张崑:从社会转型角度看义和团运动2017-08-30
- 韩晗:重新反思“义和团运动”2017-08-14
- 马勇: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理解义和团战争2016-11-28
- 高峰枫:“学术义和团”的胜利2016-04-12
- 王美平:近代日本的义和团运动观2015-07-08
- 莫天:义和团,红卫兵,塔利班2015-06-15
- 吴钩:义和团为什么在东南地区激不起风浪2014-06-26
- 戴晴:评义和团运动100周年2013-12-05
- 顾则徐:清末民初思想领袖评价义和团总览2013-10-21
- 刘平 朱丹:黄莲圣母——义和团女性形象的历史变迁2013-07-11
- 徐宗懋:义和团事件及晚清政治2013-04-21
- 柯文:历史书写的无声之处:一位历史学者的自白2012-12-17
- 吴钩:义和团为什么兴盛于华北?2012-10-29
- 马勇:由内政而外交:重评义和团战争的一个视角2012-07-10
- 侯宜杰:义和团——在“灭洋”的旗帜下2012-06-16
- 楚三:天朝乌有与义和团2011-12-23
- 张鸣:西什库教堂与义和团的热月围攻 2011-11-21
- 秦晖:“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2011-09-25
- 郭世佑:创新的魅力2011-04-03
- 任不寐:文化义和团运动与现代极权主义2008-11-10
- 周宁:天地大舞台:义和团运动戏剧性格的文化启示2008-06-10
- 周宁:义和团的世纪魔咒2008-05-05
- 周宁:“义和团”与“傅满洲博士”:20世纪初西方的“黄祸”恐慌2008-05-05
- 周宁:天下辨夷狄:晚清中国的西方形象2008-05-04
- 张鸣: 弄不好,自己被自己忽悠了2008-04-21
- 唐德刚:传教?信教?吃教?反教形形色色平议2007-11-27
- 张鸣:义和团拳民不是秘密的秘密2007-05-10
- 张鸣:义和团仪式的文化象征与政治隐喻2007-04-16
- 张鸣:又想起了王大点2006-10-11
- 陈强: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析论——以义和团运动为线索2006-08-01
- 郝建:义和团病的不定期呻吟——后殖民语境讨论中的另一种偏向2006-07-30
- 袁伟时:为何、何时、如何“反帝反封建”?——答《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2006-04-08
- 王霄:义和团VS李鸿章:谁更爱国?2005-08-29
- 张鸣:义和团:变幻的历史记忆2005-08-01
- 相兰欣:《跨国的研究:义和团战争的起源》前言2005-03-09
- 史革新:义和团运动与近代思想启蒙2005-01-07
- 王学典:语境、政治与历史:义和团运动评价50年2004-10-10
- 张鸣:揭开义和团“刀枪不入”之谜200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