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
今天,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正在摧残着儿童脆弱的好奇心,正在造成普遍的厌学现象。这种局面必须改变。同时,在缺乏有效制约机制的社会条件下,在今天社会信誉系统缺失的环境下,取消统一考试会使大学招生的公平公正受到伤害。没有公平公正,也谈不到人才选拔的效率。对高校招生制度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重负下解放出来,不仅是为了使他们可以更好地“格物致知”,更是为了使他们可以更好地“正心修身”。招生改革,不仅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更是为了让教师和家长更多地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心,更多地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审美能力。这些,不论是对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还是对国家的未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最新文章
- 薛海平 宋海生:新高考改革与中学学业生涯规划师2020-09-04
- 许纪霖:高考恢复四十年的思考2017-06-08
- 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 2016-05-25
- 谢小庆:高考改革需要标本兼治2016-05-06
- 杨东平: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幸福为本2016-01-14
- 田学和:新一轮高考改革考试成绩组成方式探析2015-12-06
- 葛剑雄:高考改革是舍本逐末2015-03-06
- 杨东平:不要再制造衡水中学的升学神话2014-12-03
- 霍益萍:理性看待高考改革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影响2014-10-08
- 陈晓平:关于高考改革的思考2014-09-19
- 陆一:统一命题与自主招生2014-09-01
- 温儒敏:高考改革的四种措施与设想2013-10-29
- 李强:高考改革应取消加分恢复全国统一命题2013-07-05
- 刘海峰:高考改革:理想图景与现实困境2012-04-11
- 罗志田:高考改革请多为贫寒子弟着想2011-07-06
- 李楯:不进则退:从“北大自主招生”,看高考改革2011-04-22
- 戴家干:坚持公平公正 深化高考改革2011-01-29
- 熊丙奇:打破“身份教育”——大学生就业难与高考制度改革2009-07-12
- 熊丙奇:关于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建议 2009-06-16
- 谢小庆:如何进行高考改革2009-03-22
- 陈晓明:盲目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后果不堪设想2009-02-10
- 许纪霖:人才至上,还是公正至上?——高考恢复三十年的反思2008-12-24
- 秋风:高考应当去国家化2008-06-20
- 胡星斗:对高考与招生的户籍歧视进行违法审查——在高考移民研讨会上的2008-05-13
- 何宗海:中国高考:三十年来得与失2008-02-20
- 冯兰瑞:恢复高考内幕的内幕——记1975-76年的一场斗争2008-01-15
- 谢泳:恢复高考与阶层流动2007-09-11
- 郭华红:高考圆我人生梦2007-08-16
- 雷抒雁:青袍今日误儒生——乱说高考作文2007-06-27
- 许纪霖:知识导向与社会公正——恢复高考三十年的省思2007-06-25
- 谢泳:高考迈出了阶层流动的第一步2007-06-12
- 张鸣:回首30年高考,我们看见了什么2007-06-12
- 王霄:“老三届”之殇——谨以本文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2007-06-11
- 刘传江 朱劲松:公平与效率视野下的高考移民观2007-02-14
- 陶东风:我看今年的高考北京地区考题2006-06-09
- 许纪霖:高考制度:迫不得已的荒谬?2005-07-23
- 葛剑雄:不能向高考中的迷信让步2005-06-16
- 杨东平:2004年的高考和招生舞弊事件2005-04-04
- 黄钟:以邻为壑的高考歧视2005-02-23
- 郭世佑:检验高考学生创造能力的动机与效果问题2005-01-15
- 许纪霖:高考状元碑背后的科举幽魂2004-09-18
- 中国“高考移民”挑战公平教育2003-04-15
-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自白:90秒内定生死200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