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债务危机
2011年5月16日,美国国债终于触及国会所允许的14.29万亿美元上限。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政府赤字大幅度上升,举债度日成为家常便饭,国债纪录屡创新高。美国财长盖特纳表示,由于采取了一些紧急措施以维持借债能力,美国政府支付开支最多能延迟到8月2日。到了8月2日,政府若不提高债务上限或削减开支,就会开始债务违约,无法偿还美国国债券本金和利息,这种情况可能让国际金融市场陷入混乱。国际评级机构美国标准普尔公司8月5日把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顶级的AAA级下调至AA+级。这是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首次遭“降级”。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面临债务缩水的巨大风险。
最新文章
- 保罗·克鲁格曼:美国“债务危机”纯属危言耸听2014-07-24
- 范卓云:美债务危机明年初可能卷土重来2013-10-21
- 巴曙松:深度解析欧美债务危机2012-07-19
- 刘方昱 阴艳廷:欧美债务危机形成机理及其应对策略的国际比较2012-04-24
- 梅新育:伊朗危机背后是美主权债危机2012-02-28
- 保罗·克鲁格曼:美国不堪债务重负只是假象2012-01-12
- 安慧:美国会未老先衰吗2012-01-10
- 庞中英:认清美欧危机差异再对症下药2011-12-22
- 陈清华:把脉2012后危机时代的中国角色与对策2011-12-06
- 张墨宁:危机面前的政府边界2011-12-04
- 丁一凡:美欧债务危机反映出深刻的政治及社会危机 2011-11-22
- 刘畅:美债真的是“烫手山芋”吗?2011-11-05
- 胡儒德:中、美、欧等国的“国债”与“游资”的关系2011-11-01
- 于晓华:中国和美国的债务关系2011-11-01
- 本轮市场共振是“余震”还是“预震”——对美债危机前景的判断及应对策2011-10-31
- 夏斌:中国需发挥影响力从美债危机中伸张利益2011-10-31
- 中国大幅减持美国国债的背后 2011-10-20
- 杨斌:从美债危机看美国的民主模式危机2011-09-16
- 余永定:中国如何摆脱“美元陷阱”?2011-09-13
- 王建:警惕新一轮美国次债危机2011-09-08
- 刘明:从国际金融危机看泡沫经济2011-09-04
- 张五常:天下大势:从格林斯潘的一句话说起2011-09-01
- 郭凯:外汇储备三问2011-09-01
- 近藤大介:联手抗击美债危机2011-08-31
- 陈志武:危机倒逼美国财政改革2011-08-31
- 牛刀:中美金融战一触即发?2011-08-29
- 韦森:美欧债务危机及中国的应对2011-08-28
- 姚洋:中国的3.2万亿美元烦恼2011-08-26
- 庞中英:拜登访华与中国二次“救市”2011-08-26
- 陈志武:没有中国模式这回事2011-08-22
- 美债危机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2011-08-22
- 梅新育:中国持有美债数据认识误区辨析2011-08-21
- 辛一山:中国的战略短板2011-08-21
- 张茉楠:摆脱美元陷阱 外储亟待结构转型 2011-08-21
- 局面比克林顿还棘手 奥巴马该改弦更张了2011-08-17
- 李稻葵:中国货币政策不会因美债危机转向2011-08-17
- 周其仁:美元大量涌进外储被套 人民币越稳定危害越大2011-08-16
- 陈季冰:世界经济的支柱已经摇晃2011-08-16
- 沈联涛:一个愚蠢的夏天2011-08-16
- 金融时报:美国需要大动作2011-08-16
- 周其仁:货币准则才是问题的根本2011-08-16
- 党国英:外汇储备不可轻言无偿分配2011-08-16
- 陈志武:美债危机源于美国社会藏富于民 政府没有钱2011-08-16
- 薛玉敏:中投被讥“送财童子” 1.5万亿美债投资又打水漂2011-08-15
- 薛涌:美国降级 四权分立2011-08-15
- 何志成:美债危机倒逼全球结构调整2011-08-14
- 张庭宾:警惕纸币危机深化引发世界战争风险2011-08-14
- 庞中英:G7和G20还能做什么2011-08-14
- 庞中英:迟到的降级2011-08-13
- 陈思进:中国须警惕美国向外转嫁危机2011-08-13
- 毛晓刚:美国迎来帝国衰落的拐点2011-08-12
- 费利克斯·马夸特:世界需要新布雷顿森林体系2011-08-12
- 凌书岩:暴政导致美债危机2011-08-11
- 雅各布·韦斯伯格:美国选择自我毁灭2011-08-11
- 董少鹏:美欧债务危机冲击波给中国股市带来什么?2011-08-11
- 华一:标普哆哆嗦嗦 政府色厉内茬2011-08-11
- 金融时报:A股大跌或非美债之罪2011-08-11
- 庞中英:中国的“美国困境”2011-08-11
- 叶晓楠:美债给中国出了三大难题 2011-08-11
- 一个“标普”何以搅动全球市场?2011-08-11
- 江涌:外汇中的污垢比铁道里的更多2011-08-09
- 易宪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的影响2011-08-09
- 鲍盛钢: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模式2011-08-09
- 杨帆:美国政治体制是向外转嫁矛盾的根源2011-08-09
- 徐贲:对美国“党性”政治的不信任与降级2011-08-09
- 沈洪溥:该反思政府救市方式了2011-08-09
- 人民日报:美欧要对世界经济复苏负起政治责任2011-08-09
- 叶檀:美债评级下调会给中国带来多大损失?2011-08-07
- 宋鸿兵:美债紧逼中国缴保护费 转型迫在眉睫2011-08-07
- 孙立坚:美国若违约中国怎么办2011-08-07
- 陈克新:美债危机对商品市场影响几何?2011-08-07
- 薛涌:美国债务危机背后的宪政危机2011-08-04
- 徐贲:国家不是公司,政府不是老板2011-08-03
- 谢韬:从债务危机看美国政治体制的精神分裂症2011-08-01
- 于时语:美国债务危机与茶党运动2011-07-25
- 保罗·克鲁格曼:总统先生 该绝地反击了2011-07-14
- 15万亿债务可炸沉美国 利比亚成最后绞索2011-06-23
- 吴旭:美国:债多了愁不愁?2010-07-07
- 陈季冰:中国真是主动减持美国国债吗?2009-06-17
- 叶檀:中国应该逐步坚定地减持美债2009-06-17
- 叶檀:购买美国国债是自杀之举2009-02-08
- 余永定:日本经济学家跟我说日本和中国都应抛售美国国债2008-12-01
- 易宪容: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是一个正确选择200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