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patriotism)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爱国主义本身属于民族主义的一部分,但前者更为强调态度,而不包含更为广泛的内容。时下中国的爱国主义有积极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增强和团结中国人,增强民族自信,但另一方面极端的爱国会引发盲目的排外情绪。而理性的爱国主义在强调爱国同时,却并不反对、排斥他国。
最新文章
- 程美东: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的划时代升华2022-04-27
- 刘海龙: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新媒体与“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2021-08-22
- 杨威 陈毅:抗美援朝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影响与启示2020-10-27
- 于京东:法国大革命中的祖国崇拜——一项关于现代爱国主义的政治现象学2020-08-14
- 陈来:再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基本特点2020-02-18
- 崇明:卢梭思想中的世界主义和普遍意志2019-06-13
- 郑力刚:一名旅加华人科学家的行与思2019-06-08
- 杨正位:求战与求和 爱国与卖国2018-11-13
- 潘祥辉:“祖国母亲”:一种政治隐喻的传播及溯源2018-02-20
- 任剑涛:告别受害者心态与“战狼”式爱国:现代中国应该建立怎样的世界2018-02-11
- 弗兰克·L·米歇尔曼:道德、认同与宪法爱国主义2018-01-27
- 郝志东:从中国到英美:也谈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2016-10-31
- 公方彬:成熟理性的民族不会推崇暴力2016-07-23
- 吴建民:警惕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2016-07-20
- 唐爱琳、杨静茹:“爱国青年”赵大龙被打事件2016-07-20
- 羽戈:爱国的误区2016-07-16
- 慧超:那个振臂高呼的热血青年2016-07-14
- 徐贲:美国人的“爱国主义”2016-05-23
- 汪晖:爱国主义和走向左翼之间是什么关系2016-04-26
- 李君如: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财富2015-09-08
- 陈伟:什么是“爱国主义”2015-07-14
- 汪丁丁:有智慧的地方没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2015-03-09
- 高尔泰:愿将忧国泪,来演丽人行2014-12-01
- 唐世平: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爱国主义2014-10-23
- 吕嘉健:病态的爱国主义在历史深处层累地生成——从宋人诗词反思中国古2014-10-20
- 吴迪:爱国主义和地缘政治2013-12-30
- 林建刚:反思的爱国主义与本能的爱国主义2013-08-05
- 任东来:当爱国主义碰上宗教和言论自由2013-04-08
- 陈行之:爱国主义的条件 2012-09-19
- 陈行之:爱国主义的条件2012-09-19
- 金岱:"爱国主义"能打赢"法西斯主义"吗?2012-08-04
- 涂子方:屈原、胡锡进和爱国主义2012-06-23
- 毛晓刚:爱国主义正在受到一些人的批判和嘲弄2012-05-14
- 戴旭:中国只有爱国主义不存在狭隘民族主义2012-05-05
- 玛雅:中国必须像美国那样灌输爱国主义2011-08-14
- 环球时报:我们爱的是哪一个中国?2011-03-03
- 周大伟:“林良多”教授告诉我:那首网间疯传的爱国诗篇并不是他写的!2011-01-17
- 许纪霖: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2011-01-13
- 翟志勇: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论宪法爱国主义2011-01-03
- 田飞龙:瑞士族群治理模式评说2010-11-08
- 袁伟时:从林则徐到郭嵩焘:两种类型的爱国主义2010-03-29
- 徐贲:公民教育·民主政治·爱国主义2009-09-06
- 秋石:从爱国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9-09-05
- 李君如: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9-06-11
- 许纪霖:五四的历史记忆:什么样的爱国主义?2009-06-07
- 陈行之:倘若非理性人群构成一种力量2008-04-26
- 陶东风: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及其爱国主义2008-04-24
- 高宁:爱国切莫吃春药2008-04-20
- 丁学良:邓小平清醒理性的爱国主义2008-04-17
- 丁学良:爱护国内民众的利益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素2008-04-15
- 余英时:陈寅恪的「爱国主义」?2008-03-07
- 孙传钊:还爱国主义的历史面貌2008-02-05
- 党国英:国家越民主,爱国主义越成熟2007-08-13
- 徐贲:宪法爱国主义和民主政治文化:哈贝玛斯的宪政观2005-06-11
- 杨光:“体育爱国主义”可以降降温了200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