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
1950年4月2日生于陕西西安, 中国电影导演,“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1968至1971年初中毕业后在陕西乾县农村插队劳动。1971至1978年在陕西咸阳市棉纺八厂当工人。 1978年破格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 1984年第一次担任电影《一个和八个》的摄影师,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1986年主演第一部电影《老井》夺三座影帝。 1987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获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先后执导过《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归来》等电影。
最新文章
- 陈行之:中国电影中的张艺谋电影2021-10-12
- 《英雄》和它的分镜头剧本2017-06-18
- 建文 张艺谋:张艺谋说《一个都不能少》2015-11-12
- 陈彦 张艺谋:张艺谋说《有话好好说》2015-11-12
- 李金梅:张艺谋电影意识形态的变化及原因探究2015-11-12
- 邹广胜 陈运永:张艺谋电影的三个基本主题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意义2015-11-12
- 顾颖:张艺谋叙事策略的变迁2015-11-12
- 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终结及其意义2015-11-12
- 左舒拉:张艺谋又在滑坡2015-11-12
- 薛中军 肖国栋:张艺谋影片女性意识浅议2015-11-12
- 陈晓明:张艺谋的还童术2015-11-12
- 李鲁祥:追问生命2015-11-12
- 卞祖善:张艺谋的成功与失败2015-11-12
- 陈泽顺:张艺谋的难题2015-11-12
- 安刚强:张艺谋电影的人物世界2015-11-12
- 魏新华:痞味文化少点好2015-11-12
- 西蒙劳伦斯:节点或面:张艺谋翻拍《血迷宫》的跨文化误读2015-11-12
- 王一川:我性的还是他性的“中国”?2015-11-12
- 王宜文:人性表现的三组平行交叉蒙太奇2015-11-12
- 周星:如何认知张艺谋电影《归来》的意义2015-11-12
- 曹允迪:日本对张艺谋的恩宠2015-11-12
- 赵健伟:是谁误读了《图兰朵》?2015-11-12
- 陈墨:青春的戏剧2015-11-12
- 王挺:叙事:在语言与影像之间的行走2015-11-12
- 顾伟丽:在全球化的阳光和阴影中2015-11-12
- 王玉明:张艺谋、黄建新叙事风格比较论2015-11-12
- 宋桂珍:“第三世界文化”理论视域中的张艺谋电影2015-11-12
- 黄式宪:东方武侠传奇:张艺谋跨界出征的悲壮之旅2015-11-12
- 田卉群:“独狼”与“宠物”2015-11-12
- 孙董霞 刘贵祥:当代中国电影中“奔跑”情节的哲学诠释2015-11-12
- 张振华:从张艺谋电影看我国“第五代”导演文化观念的转换2015-11-12
- 高卫红:浮光掠影中的千里走单骑2015-11-12
- 刘旭:后殖民审丑观:张艺谋电影东方意象的背后2015-11-12
- 邹广胜 陈运永:《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昆明)2005年02期2015-07-08
- 陶东风:被抽空了社会历史内涵的爱情绝唱2014-06-03
- 黎学文:巩俐的眼神与国家记忆的归来 2014-05-25
- 成庆:张艺谋与贾樟柯的背後:当代中国文化生产的第三只手2014-01-05
- 邓海南:通往心灵的路止步于眼球2011-12-27
- 陈行之:在思想塌陷的地方2008-04-01
- 陈行之:为张艺谋辩护2008-03-05
- 陈行之:张艺谋的难题2008-03-05
- 崔卫平:张艺谋电影中的游民意识2007-01-26
- 时东陆:张艺谋的无奈200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