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
(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之一。其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被人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最新文章
- 刘勇:从戏剧冲突到命运冲突——曹禺剧作的诗性生成2021-05-27
- 黄彩文:茅盾和曹禺比较论纲2015-11-25
- 谢泳:《围城》的五个索隐问题2015-11-17
- 胡志毅:论曹禺前期剧作的仪式性2015-11-10
- 刘家思 周桂华:辛辣 深刻 尖锐2015-11-10
- 韩日新:新时期曹禺研究纵横谈2015-11-10
- 倪宗武:试论曹禺建国后的戏剧创作2015-11-10
- 易之:诠释曹禺先生名著的一次大胆尝试2015-11-10
- 朱晏:中国现代戏剧史的纪念碑2015-11-10
- 陈坚:历史与生命的双重空间:曹禺悲剧的人文意义2015-11-10
- 宋剑华: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的结构模式2015-11-10
- 胡润森:论曹禺悲剧情节的分布程序与时间2015-11-10
- 夏小芸:曹禺前期戏剧的背景艺术2015-11-10
- 李光荣:从人物出走看曹禺剧作的思想蕴涵2015-11-10
- 邹红:“诗样的情怀”2015-11-10
- 杨景辉:曹禺戏剧奥秘的执著探寻者2015-11-10
- 甘竞存:曹禺的贡献、失误及其最后的觉悟2015-11-10
- 王晓华:曹禺戏剧的深层结构2015-11-10
- 曹树钧:曹禺名剧在韩国的演出与研究2015-11-10
- 李光荣:曹禺:出走情结与戏剧创作2015-11-10
- 刘艳:曹禺的思维方式及其对形象塑造的影响2015-11-10
- 朱光潜:“舍不得分手” 2015-04-17
- 孙国栋:曹禺的天才与陨落2007-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