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型体制
所谓的压力型体制指的是,各级地方党政组织为了实现经济赶超和其他目标,采取任务数量化分解和高度物质化奖惩相结合的一套管理手段和方式。为了完成任务与指标,地方各级政治组织(以党委政府为核心)把任务和指标层层量化分解,落实到下级组织以及个人,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根据完成情况给予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奖惩。由于主要任务和指标的评价方式是“一票否决”制(即一旦某项任务未达标,即视其全年成绩为零,取消奖励资格),所以各级组织实际上是在“零和博奕”式的评价体系的压迫下运行的。
最新文章
- 李克军:地方治理中的政绩考核亟待改进2019-10-13
- 李梦侠: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协助——以新镇实践为例2018-04-22
- 阮思余:学术生命的延续2017-12-31
- 上官酒瑞:论级差政治信任的结构特质、成因及可能风险2016-04-13
- 李万忠:乡镇的压力如何层层传递与分解2014-12-25
- 冉冉:“压力型体制”下的政治激励与地方环境治理2013-06-07
- 杨雪冬: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2013-01-10
- 刘涛:国家与社会视角下的村民自治实践2011-10-29
- 曾明:“稳定压倒一切”下的乡镇政府2011-08-25
- 欧阳静:压力型体制与乡镇的策略主义逻辑201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