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社会关系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政治学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前提。美国学者莱斯利·里普森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分为两种模式: 一元主义模式:如古希腊的城邦国家,绝对主义国家 有限国家模式:如中世纪的教会统治,守夜人国家 里普森同时认为1914年以后的西方国家属于一元主义模式,但是国家占优势的同时又对它充满了抵制。 中国学者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有不同程度的解读。有的将之简化为一元结构、二元结构、和多元结构三种模式;有的则分为早发内生型国家的封建主义模式、共和主义模式、绝对主义模式、宪政主义模式和后发外生型国家的独裁主义模式、平民主义模式、威权主义模式、民主主义模式
最新文章
- 杨平 铁镠:新中国成立70年国家—社会关系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启示2020-08-29
- 肖文明:超越集权主义模式:关于“前三十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海外中国2018-11-27
- 岳健勇: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与全球资本主义的联姻:中国模式的另一个视角2018-08-09
- 庞金友:全球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理论之争 2015-06-28
- 庞金友:应对全球化——当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新趋向2015-06-28
- 吴理财:中国农民行为逻辑的变迁及其论争2015-01-11
- 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2014-09-03
- 唐文玉:行政吸纳服务201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