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进入专题: 中部崛起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部地区要采取多极化网络型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策略。也就是要充分利用城市体系、交通、信息、企业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种快速发育的网络,进行多极化网络型区域开发,培育出若干具有全国意义的核心竞争力地区,参与全国的区际分工和竞争。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对区域经济颇有研究的河南大学经济环境与规划学院教授覃成林博士。这一观点得到不少专家的认同。
覃成林博士指出,中部地区要实现经济崛起,必须从自身的角度寻找出路。
中部地区有着巨大的后发潜力,中部地区的崛起必须紧紧围绕快速释放后发潜力,实行以东部为参照系的追赶或赶超战略。覃博士强调,市场化进程慢是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异扩大的根本原因。因此,中部地区缩小与东部地区差异的唯一选择就是加速市场化。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对中部地区后发潜力进行科学评估、深入分析影响后发潜力释放因素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市场化的方式快速释放中部地区的后发潜力,使之转化为竞争优势。地方政府必须尽快从区域发展直接投资主体的位置上退下来,积极采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政策,来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次,政府的作用绝对不可忽视。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地方政府是一个具有学习能力和创新欲望(如为当地人民谋福利,以提高政绩等)的组织,它可以利用所掌握的政策资源、政府的信誉和影响力,有意识地学习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先进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文化等,在本地区进行推广,进而进行创新。覃博士认为,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属于典型的跟进型区域,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科学、理性、有效的行为是十分重要的,不可或缺。中部地区制订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要考虑如何实现市场与政府作用的协同,使二者形成一股合力。
总之,中部地区的发展战略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但这对于中部的决策者们来说,需要的不是无奈的观望,而是可贵的清醒和务实的前行。因为,这道问题的求解,也许勿需由中央政策来作答。
进入专题: 中部崛起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2649.html 文章来源:万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