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18]刘福元:《非强制行政的问题与出路——寻求政府柔性执法的实践合理性》,载《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第1期。
[19]杨杨、于水:《城市综合行政执法柔性治理失灵:发生逻辑与矫正策略》,载《城市发展研究》2020年第2期。
[20]崔卓兰:《行政自制理论的再探讨》,载《当代法学》2014年第1期。
[21]于立深:《现代行政法的行政自制理论——以内部行政法为视角》,载《当代法学》2009年第6期。
[22]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编:《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
[23]赵清林:《类型化视野下行政诉讼目的新论》,载《当代法学》2017年第6期。
[24]江必新:《紧急状态与行政法治》,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刘莘教授也认同这种观点,参见刘莘:《行政应急性原则的基础理念》,载《法学杂志》2012年第9期。
[25]《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1条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
[26]赵颖:《突发事件应对法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1页。
[27]袁曙宏:《在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中谱写法治政府建设新篇章》,载《学习时报》2018年8月29日。
[28]马凯:《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几个问题》,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9]杜飞进:《论法治政府的标准》,载《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期。
[30]参见王学辉、邓华平:《行政立法成本分析与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徐祥民:《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93-294页。
[31]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66页。
[32]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05页。
[33]马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载《求是》2012年第1期。
[34]韩春晖:《从“行政国家”到“法治政府”?——我国行政法治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
[35]江必新、李春燕:《公众参与趋势对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挑战》,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6期。
[36]莫于川:《经由阳光政府走向法治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理念、制度与课题》,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37]莫于川:《经由阳光政府走向法治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理念、制度与课题》,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38]杨文明:《关于加快廉洁政府建设的几点思考》,载《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1期。俞可平教授将“善政”概括为八个要素,即民主、责任、服务、质量、效益、专业、透明、廉洁,参见俞可平:《善政:走向善治的关键》,载《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3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9]何增科:《廉洁政府与社会公正》,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0]李广栋、孙晓莉:《近30年廉洁政府研究综述与展望》,载《行政管理改革》2016年第10期。
[41]谢永霞、周佑勇:《论行政法的效益原则》,载《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42]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效率、程序及其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6页。
[43]俞可平:《善政:走向善治的关键》,载《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3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44]刘松山:《论政府诚信》,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
[45]陈翠玉:《政府诚信立法论纲》,载《法学评论》2018年第5期。
[4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69页。转引自:何士青、徐进:《责任政府与政治文明》,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47]陈国权:《论责任政府及其实现过程中的监督作用》,载《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48]周文彰:《数字政府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载《行政管理改革》2020年第2期。
[49]胡锦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50]乔耀章、芮国强:《政府创新与政府自觉》,载《学术界》2005年第4期。
[51]谢庆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2]姜明安:《党政一把手为什么是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载《人民论坛》2017年第4期。
[53]陈国权:《论法治与有限政府》(人文社会科学版),载《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54]吴建南、马亮、杨宇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因、特征与绩效——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多案例文本分析》,载《管理世界》2007年第8期。
[55]李景鹏:《地方政府创新与政府体制改革》,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6]曹鎏:《法治政府建设的多维面向》,载《人民论坛》2020年第2期。
[57]王万华:《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机制》,载《中国司法》2019年第10期。
[58]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编:《行政复议法实施二十周年研究报告》,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年版,第146-147页。
作者简介:曹鎏,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行政法学研究》2020年第4期。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3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