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33]韦伯:《儒教和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89页。
[34]韦伯:《儒教和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62页。
[35]韦伯:《儒教和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95页。
[36]王威海:《韦伯:摆脱现代社会两难困境》,辽海出版社1999 年版,第106页。
[37]韦伯:《儒教和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81页。
[38]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
[39]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页。
[40]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8页。
[4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页。
[4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页。
[4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页。
[44]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2页。
[4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3页。
[46]韦伯:《儒教和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2页。
[47]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48]费正清:“导言:中国历史中的沿海和大陆”,载《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49]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5页。
[50]韦伯:《儒教和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95页。
[51]圣严法师:《佛学入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52]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页。
[53]韦伯:《儒教和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56页。
[54]在此之前,《孟子•尽心下》中有:“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即孟子提出了尧、舜、汤、周文王到孔子的道统,并自命为是对孔子正统继承的。韩愈则提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的道统说,并自称继承了孔孟子道而是儒家的正宗。后来的朱熹则认为,儒家的道统是以周敦颐、二程(颢、颐)上承孟子的,而自己则继周、程而为儒家正统。
[55]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56]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57]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58]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59]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60]朱富强:“现代经济危机何以愈演愈烈探源:基于现代信用制度的审视”,《南大商学评论》2020年第17期(第49辑)。
[61]参见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页。
[6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2页。
[63]托尼:《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沈汉等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254页。
[64]弗兰克:《白银资本》,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65]赖建诚:《经济思想史的趣味》,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15页。
[66]钱穆:《文化学大义》,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第96页。
[67]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68]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颜世安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69]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吕应中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0页。
[70]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哲学 > 伦理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7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