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27)杨光斌:《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载《中国政治学》,2018年第2期,第115—136页。
(28)伯里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0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2页。
(29)劳利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9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0页。
(30)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
(31)伯里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0卷),第287页。
(32)伯里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0卷),第288—289页。
(33)J.S.密尔著,汪瑄译:《代议制政府》,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25页。
(34)转引自伯里编:《新编剑桥世界史》(第10卷),第304页。
(35)杨光斌:《民主与世界政治冲突》,载《学术界》,2014年第8期,第5—25页。
(36)唐纳德·萨松著,姜辉等译:《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1页。
(37)杨光斌:《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载《中国政治学》,2018年第2期,第115—136页。
(38)参见爱德华·卡尔著,秦亚青译:《二十年危机:国际关系研究导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汉斯·摩根索著,徐昕等译:《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9)肯尼思·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0)杨光斌:《重新解释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历史本体论、国家性假设与弱理论禀赋》,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第95—107页。
(41)路德维希·冯·米瑟斯著,王建民等译:《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学的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42)杨光斌:《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载《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第29—34页。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思想与思潮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2334.html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京)201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