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⑤参阅拙文:《〈管子·水地〉篇与先秦文学地理思想考论》,《文学地理学——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51-176页。
⑥(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⑦(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⑧(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上册,第1页。
⑨(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上册,第101页。
⑩(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下册,第553页。
(1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下册,第695页。
(12)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190页。
(13)[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译本,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4)参阅拙作:《〈文心雕龙〉文学批评范式研究》,[意]贾西媚主编:《〈文心对话〉国际会议论文集》,意大利米兰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第75-98页。
(15)(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上册,第47页。
(16)(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上册,第101页。
(17)(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上册,第552页。
(18)(宋)吕祖谦编:《宋文鉴》卷92,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306页。
(19)(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下册,第672页。
(20)拙文《试论文学地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曾有论析,参见拙集《中国文论研究丛稿》,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7-284页。
(2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15页。
(22)[美]乔纳森·卡勒(Jonnathan Culler)《文学理论入门》(英汉对照本)认为:“文学就是一个特定的社会认为是文学的任何作品,也就是由文化权威们认定可以算作文学作品的任何文本。”中译本,李平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2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
(24)(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4-695页。
(25)(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5页。
(26)(唐)孔颖达等撰:《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3页。
(27)(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5页。
(28)正如德国美学家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原重点号略)[德]黑格尔著:《美学》,中译本,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册,第49页。
(29)(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93-494页。
(30)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蕙风词话》《人间词话》合刊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25页。
(31)(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36页。
(32)(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8页。
(33)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65页。
(34)(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之《论说》篇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39-340页。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语言学和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6973.html 文章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