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变革论
(唐宋变革)
一种认为中国社会在6—10世纪,即唐宋时期发生了重大变革的理论。最初由日本国学者内藤湖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经过学界一百多年的研究与探讨,已形成基本共识,即承认唐宋间历史进程出现巨大飞跃,但是否真正属于变革,尚需进一步研究。这一“变革”说法主要立论于以下事实:一,门阀士族在唐代衰落,君主权力加强;二,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租佃制逐渐形成;三,官吏的选拔方式由从贵族中推举,变为科举制。
最新文章
- 李华瑞:唐宋史研究应当翻过这一页——从多视角看"宋代近世说(唐宋变2018-10-19
- 张国刚:论“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2018-10-19
- 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2018-10-19
- 周云逸:宋代发生了一场“城市革命”吗2018-10-19
- 王瑞来:宋元变革:追寻中国走入近代的轨迹2018-10-19
- 李华瑞:日、美、中对“唐宋变革”论的认识与反应2018-10-19
- 张邦炜:体系意识:以唐宋变革与南宋认知为例2018-10-19
- 陆扬:唐宋变革论究竟是怎么回事2018-10-19
- 牟发松: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朝隋唐论”试析2009-01-15
- 张广达: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2007-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