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能政治
贤能政治的含义是设计一种政治制度,挑选能力超过平均水平的政治领袖做知情的、道德上站得住脚的政治决断。贤能政治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政治领袖有超过平均水平的才能和品德;二是设计用来选拔这种领袖的机制。政治学者贝淡宁有《贤能政治:为什么尚贤制比选举民主制更适合中国》专著分析。
最新文章
- 田飞龙:钱穆的贤能政治论及其政制史研究的典范意义2019-11-10
- 罗志田:把天下的取向嵌入国家:民初“好人政府”的尝试2019-10-08
- 贝淡宁 吴万伟:论中国垂直模式的民主尚贤制2019-07-05
- 孙国东:内倾型的贤能政治2019-03-03
- 王长江:再评“贤能政治”2019-02-01
- 刘京希:尚贤制抑或民主制?2019-01-10
- 黄玉顺:“贤能政治”将走向何方?2017-09-30
- 郑永年:郭店书简与中国版文艺复兴2016-05-08
- 蔡志栋:思想史上的今天|梁启超和“全民的贤能政治”2015-10-25
- 贝淡宁:当代贤能政治是中国的大进步2014-09-22
- 乔·里特尔:作为经济寡头统治的贤能政治2014-09-16
- 王国良:儒家贤能政治思想与中国贤能推举制度的发展2013-07-14
- 白彤东:主权在民,治权在贤: 儒家之混合政体及其优越性2013-07-11
- 贝淡宁:从“亚洲价值观”到“贤能政治”2013-07-08
- 方朝晖:什么是中国文化中有效的权威?2013-05-29
- 贝淡宁:贤能政治是个好东西2012-09-02
- 贝淡宁:选贤制度是件好事——以中国为例2012-08-27
- 迈克尔·马扎:看看中国的“贤能政治”2012-08-11
- 萧功秦 季卫东等:民主政治还是贤能政治?201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