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五百字。《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创造了“香草美人”的诗歌象征手法,表达了爱国忠君的主旨。有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戴震《屈原赋注》等注本。
最新文章
- 罗建新 罗丹:萧云从《离骚图》诸本优劣辨2020-07-09
- 何新文:《离骚》的题义与诗旨2018-11-12
- 崔富章:十世纪以前的楚辞传播2015-08-27
- 梅琼林:《离骚》:原型追索2015-08-09
- 周建忠:《离骚》“求女”研究平议2015-08-09
- 姚小鸥:《离骚》“先路”与屈原早期经历的再认识2015-08-07
- 尚永亮:《离骚》的象喻范式与文化内蕴2015-08-07
- 俞志慧:《离骚》乱辞新解2015-08-07
- 李炳海:《离骚》抒情主人公的佩饰意象2015-08-07
- 钱玉趾:《屈原列传》的错排与《离骚》的写作年代2015-08-07
- 郭杰:从《生民》到《离骚》2015-08-07
- 罗义群:从苗族巫歌看《离骚》的“魔法综合”2015-08-07
- 吴瑞裘:时代的困惑与人的探求2015-08-07
- 熊良智:试论《离骚传》的文化走向及其历史成因2015-08-07
- 王锡三:谈《离骚》的结构艺术2015-08-07
- 巩本栋:屈原的心灵发展及其文化背景2015-07-26
- 葛晓音:从《离骚》和《九歌》的节奏结构看楚辞体的成因2015-05-18
- 钱玉趾:《屈原列传》的错排与《离骚》的写作年代2015-03-28
- 许结:离骚学与中国古代文论20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