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在国外有“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这种诉讼活动,可以意译为“公益诉讼”。在中国广泛使用的“公益诉讼”术语并不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概念,但是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不同划分的;按照提起诉讼的主体公益诉讼可以划分为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提起的公益诉讼,前者称为民事公诉或行政公诉,后者称为一般公益诉讼。
最新文章
- 刘艺:检察公益诉讼的诉权迷思与理论重构2021-03-29
- 刘艺:论国家治理体系下的检察公益诉讼2020-05-13
- 杨建顺:公益诉讼检察与疫情“源头”防控2020-03-09
- 章剑生:论行政公益诉讼的证明责任及其分配2020-02-01
- 关保英: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公益拓展研究2019-09-01
- 吕凤国 苏福: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执行制度的建构2019-03-26
- 张晋邦:检察建议的监督属性——以行政公益诉讼中行政机关执行检察建议2019-01-01
- 吴俊:中国民事公益诉讼年度观察报告(2017)2018-12-03
- 陈云良:反垄断民事公益诉讼:消费者遭受垄断损害的救济之路2018-11-22
- 贾永健:中国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模式重构论2018-09-20
- 廖浩: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的判决效力2018-08-29
- 黄学贤:行政公益诉讼回顾与展望2018-08-10
- 魏文超等: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2017-08-16
- 张忠民 陈乾:检察机关试点环境公益诉讼的环境法审视2017-08-16
- 徐全兵: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有关问题2016-06-13
- 张辉: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责任承担方式2015-08-15
- 郭炳楠、赵建峰: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再思考2014-12-24
- 杨建顺:《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与行政公益诉讼2014-11-02
- 李相波:新民事诉讼法适用中的相关问题2014-06-11
- 杨建顺:行政公益诉讼应当由法律个别设定2014-04-10
- 刘苗苗:公益诉讼主体多元化探讨2014-03-16
- 蔡守秋:从环境权到国家环境保护义务和环境公益诉讼2014-02-27
- 陈燕萍: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逻辑考量2014-02-20
- 陈群峰 洪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张解释2014-02-16
- 曾粤兴 崔庆林:走出环境公害治理模式的误区2014-01-20
- 王冠华: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模式选定、立法缺失及制度构建2014-01-08
- 洪浩 邓晓静:公益诉讼中检察权的配置2013-12-16
- 张颖:环境公益诉讼费用规则的思考2013-12-16
- 吕冬娟:环境权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研究2013-11-14
- 齐树洁:我国公益诉讼主体之界定2013-10-13
- 齐树洁:公益诉讼与适格当事人之扩张2013-10-03
- 胡中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限度2013-09-29
- 韩波:公益诉讼制度的力量组合2013-09-06
- 刘学在: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解析 2013-09-04
- 李昌庚:经济法责任及其诉讼程序的反思与拷问2013-08-18
- 陈利浩:谁有资格提起环保公益诉讼2013-07-31
- 杨朝霞:论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基础和起诉顺位2013-07-02
- 杨凯:行政私益诉讼中的公益诉求之法理探析2013-04-08
- 胡卫列: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2012-11-18
- 肖建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适用2012-10-21
- 李慧敏:中国公益诉讼大门半开2012-09-18
- 储昭根:让公益诉讼成民间力量生长支撑点201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