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立家:“十三五”与中国改革的走向的相关文章
竹立家:“十三五”与中国改革的走向
未来5年,中国改革面临着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既需要我们的决心也需要我们的智慧,既需要敏锐的问题和风险意识,也需要明智的判断和选择意识,我们不能延误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的改革,改革真正步入深水区。 目前,中国社会进入一个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转型期,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增加的时代。未 更多...
“走向共和”讨论
被歪曲的史实应改正 因当时的政治需要和一些政治人物的误导等,一定有被歪曲的史实,这不利于人们正确看待历史,也不利于正视现在和未来。中国一直认为日本人未正确看待侵华史将给日本和中国等交往蒙上阴影也不利于日本未来,同样中国为了发展必须将被歪曲的改正过来。 作者:苏洪谅 2003-05-14 06:06 走向共和了吗?《走向 更多...
丁东:“四五”一代的心灵史
发生于1976年以北京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四五运动,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历史的一个坐标。这场运动,预示了毛泽东时代的终结,标志着中国人新一次觉醒的开始。而陈子明正是四五运动的一个代表。他不仅是这场短暂的公民政治运动的骨干,而且是四五精神的坚守者,从七十年代后期到今天,无论是投身民主墙、民办刊物,参加人民代表竞选,创办民办研究 更多...
曾纪鑫:走向民主的挫折
1913年3月20日晚10时45分,上海火车站,一辆开往北京的列车升火待发,月台上人影憧憧,旅客如潮。应袁世凯急电相邀北上共商国是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黄兴、于右任、廖仲恺等友人陪同下,从车站特设的议员休息室出来,大家有说有笑地向检票口走去。突然,一颗子弹向宋教仁射来。沉闷的枪声过后,宋当即弯下腰来,捂住中弹的 更多...
董德刚:试论当代中国的基本走向
【提要】研究中国走向的基本坐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轨迹。新中国6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同世界先进文明尚有很大差距,总体上是从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其主要内容,在经济上,是从农业化向工业化和信息化转化;在政治上,是从君权、少数人特权向民权(民主法治人权)转化;在文化上,是从封闭、愚昧、单一向开放、理性、多样转化;在 更多...
袁绪程:中国改革:走向转折
中国改革一路风雨一路辉煌,走过了近30个春秋,如今又一次走到历史的转折关头。中国改革何去何从,再一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中国改革开放走到今天,其影响力和被影响力已远超出当初设计者的预想,它涉及到境内的境外的,眼前的未来的,各阶层各利益集团等方方面面的利益,它的走向也不完全取决于“某一个方面” 更多...
温家宝:未来中国的走向
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充分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国家。真正的民主离不开自由。真正的自由离不开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的保障。目前中国社会还存在着贪污腐败、分配不公以及损害人民群众权益的种种弊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更多...
走向现代(英国上)
【 序 】 从北京往西大约8000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我们通常称作\ 英国\ 。这个国家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在今天也只有6000万人口,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 更多...
中国在走向硬着陆吗?
最近几周从中国传来的消息很吓人。几乎每天都有关于罢工和示威的报道,当中有些是暴力的,有些参与人数上万人。数以百万计的工人正要失业,经济指示器似乎预兆着更为惨淡的前景,10月电子行业生产下降4%,这是十年来首次下降。甚至连看似永不满足的石油需求也在下降:中国国家石油公司近日表示,由于工业生产放缓,最近几个月的需求“大幅度 更多...
中国下一步农村改革政策的基本走向
我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25年辉煌的历程,从总体上看它作为国民经济中自然经济色彩最浓、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其运行机制已基本步入市场经济发展的轨道,初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新体制。进入21世纪,中国市场化改革正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