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锋卢 吴阳:关注生活,追求实用的相关文章
唐锋卢 吴阳:关注生活,追求实用
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中国文学界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作者,而且是重要的语文教育家,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20年,23岁的朱自清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来到了杭州第一师范,后又辗转扬州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温州十中、春晖中学等从事国文教学。在29年的教育生涯里,他对国文教学做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在写作教学方面更 更多...
姚洋:自由可以这样来追求
对于经济学家来说,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不外乎三个:人均收入的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虽然这些指标频频遭到非经济学家的批评,但一般经济学家对这些批评并不采取认真对待的态度。阿玛蒂亚·森是经济学家中的另类,他是为数不多的既在主流经济学界中享有很高声望,同时又能超乎经济学之外与其他社会科学家及人文学者对话的经济学家。在其 更多...
追求人性
王实味是四十年代延安最大胆、最有争议的知识分子,一个年轻的翻译家、作家。连党的最高领袖毛泽东都曾深夜提着马灯去看《矢与的》壁报(上面最轰动的就是王实味写的短文),1945年“七大”时甚至说:“四二年,王实味在延安挂帅,他出墙报,引得南门外各地的人都去看。他是‘总司令’,我们打了败仗。”1962年,王实味死了十几年了,已 更多...
崔卫平:通过思考追求道德生活
特别行动小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的阿利沃斯区,住着美丽的姑娘罗泽•赫尔曼,十八岁的女孩令许多小伙子一见动心。在她众多追求者中,有一个来自德国的小伙子尼克。为了博得姑娘的芳心,尼克禁不住炫耀自己的父亲在帝国的军队中任过高职,并且表示能把所有的犹太人赶尽杀绝就好了。他没有想到面前的姑娘正是一位犹太血统。 更多...
《新周报》人的新闻追求与办报的政治分寸
在中国办报,所有的报人都面临着一种特殊的国情,特殊的政治体制和新闻管制体制。在中国办报,如果不能处理好新闻追求与政治边界的关系,就会严重影响到一张报纸的发展前途,乃至生死存亡。 比如内地的一些机关报,因为受各种政治框框的限制,畏畏缩缩,什么都不敢做,报业改革二十多年了,还是从前机关报的那张老面孔,在这些地方,都市报们一 更多...
吴敬琏:百年追求
我对《民间的回声》这本书怀有特殊的感情,不只是因为它讲述的是我的父母如何创办和苦心经营《新民报》的历史故事,还因为这份报纸的历史,是前辈知识分子为建设现代中国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一个片段或者缩影。本书作者蒋丽萍、林伟平夫妇曾经是或至今还是上海《新民晚报》的工作人员。为了探究《新民晚报》的前身——《新民报》知识分子群体在这 更多...
丁松泉:追求更广泛的健康
近日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经济学和哲学Lamont大学讲座教授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人类发展与健康 ,令我们不得不对国人的健康问题予以更多的关注.健康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或者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社会的公共问题,是人类的发展问题,他作为经济学家研究的是更宏观和高层次的健康公平问题 更多...
周睿志:黑格尔哲学的追求
【摘要】黑格尔哲学是理念论哲学,也是理性主义哲学。理念论的性质表明它意在探索世界的本体,理性主义的特征则表明它是以体系的、逻辑的方式展开对相关概念、范畴的分析。在第一部分,我们通过追溯思维的发展历程,将哲学从日常意识、经验科学中区别出来,凸显出存在作为“第一原因”的属性;在第二部分,我们通过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分析, 更多...
胡鞍钢:追求公平的长期繁荣
原编者按:世行2006年发展报告中文版已正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胡鞍钢教授为中文版撰写的序言。改革20多年来,我国终于开始关注公平了,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头,公平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及落实在具体实践中去,还是我国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公平的目的就是减少人民间不断拉大的差距,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平等、和谐的社会。中国改革的目的 更多...
傅国涌:追求人性——重读王实味
王实味是四十年代延安最大胆、最有争议的知识分子,一个年轻的翻译家、作家。连党的最高领袖毛泽东都曾深夜提着马灯去看《矢与的》壁报(上面最轰动的就是王实味写的短文),1945年“七大”时甚至说:“四二年,王实味在延安挂帅,他出墙报,引得南门外各地的人都去看。他是‘总司令’,我们打了败仗。”1962年,王实味死了十几年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