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黄宗智,2002,《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载《历史研究》,第4期:149-176页。
黄宗智、彭玉生,2007,《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载《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74-88页。
黄宗智,2010,《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
黄宗智、高原,2013,《中国农业资本化的动力:公司、国家,还是农户?》,载《中国乡村研究》, 第十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第28-50页。
黄宗智、龚为纲、高原,2014a,《“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载《开放时代》,第5期:143-159页。
黄宗智,2014b,《“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载《开放时代》,第2期,第176-194页。
黄宗智,2015,《农业合作化路径选择的两大盲点:东亚农业合作化历史经验的启示》,载《开放时代》,第5期,第18-35页。
黄宗智,2016,《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野》,载《开放时代》,第2期:11-35页。
黄宗智,2017a、b,《中国的劳务派遣:从诉讼档案出发的研究(之一)》,载《开放时代》2017年第3期,第126-147页;(之二),载《开放时代》2017年第4期,第152-176页。
黄宗智,2017c,《中国农业发展三大模式:行政、放任与合作的利与弊》,载《开放时代》,第1期,第128-153页。
黄宗智,2018,《怎样推进中国农产品纵向一体化物流的发展?--美国、中国和"东亚模式"的比较》,载《开放时代》,第1期,第151-165页。
黄宗智,2021a,《资本主义农业还是现代小农经济:中国克服“三农问题”的发展道路》,载《开放时代》,第3期:xxx-xxx 页。
黄宗智,2021b, 《中国乡村振兴:历史回顾与前瞻愿想》,载《中国乡村研究》,第16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宗智,2021c, 《民主主义与群众主义之间:中国民众与国家关系的历史回顾与前瞻愿想》,载《文史哲》2021年第2期:5-15页。
黄宗智编著,待刊,《中国的新农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科技部,2020.2.20,《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moe_784/202002/t20200223_423334.html
赖骏楠,2016,《马克思 韦伯“领袖民主制”宪法设计的思想根源》,载《人大法律评论》,第一辑:151-179页。
李昌金,2019,《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问题与政策建议》,http://www.snzg.cn/article/2019/0417/article_42172.html
江宇,2020,《“烟台经验”的普遍意义》,载《开放时代》第6期,第13-26页。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1985,《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北京:人民出版社。
徐新吾,1992,《江南土布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于涛,2020,《组织起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文)——烟台市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红旗网,http://www.hongqi.tv/mzdxueyuan/2020-02-25/17476.html。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2020.12.18.,《警惕公权力运行中的“内卷”现象》,https://www.sohu.com/a/438579614_260616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Demarest, Boris, 2017, “Kant’s Epigenesis: Specificity and Developmental Constraint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the Life Sciences, 39, 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311081/)。
Duara, Prasenjit, 1988,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eertz, Clifford, 1963, 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ldenweiser, Alexander, 1936, “Loose Ends of Theory on the Individual, Pattern and Involution in Primitive Society,” in Alfred Louis Kroeber, 1876-1960, Anniversary Volume, 1936, pp. 99-103.
Li Bozhong李伯重,1998,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Jiangnan, 1620-1850,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McGee, R. Jon and Richard L. Warms, editors, 2013, Theory in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 Encyclopedia. Vol. 1, Pp. 349-350. Los Angeles: Sage Publishing.
Tilly, Charles, 1975, “Western State-Making and Theories 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arles Tilly, ed.,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p. 601-638.
黄宗智:作者刚出版了其新的三卷本。卷一、《中国的新型小农经济》将作者之前关于明清到当代的小农经济三卷本的研究延伸到今天,包括关于其未来出路的一些思考;卷二、《中国的新型正义体系》同样将之前的清代到当代的三卷本延伸到今天;卷三、《中国的新型非正规经济》(即没有或少有法律保护和福利的城镇职工) 研究的是这个新现象的快速兴起(如今已经达到城镇就业人员中四分之三的比例),包括相关法律方面的演变,以及对未来的一些思考。
注释:
[1] 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www.lishiyushehui.cn;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系(荣休)
[2] 此外,我们应该考虑到,“内卷”一词还被用于一些其他的领域。譬如,在“细胞生物学”中被用来描述同一种细胞的快速增殖,在妇产科中被用来描述妇女过了生育期之后,其子宫的老化等。显然,那样的用法和我们这里关心的社会经济现象只有比较有限的关联——主要是其字面的含义,即某种现有状况的扩增与衰老,仅此而已。
*本文载Rural China, 18.2(2021)和《中国乡村研究》第18辑。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750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