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
高华(1954.05~2011.12.26),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民国史、中国左翼文化史、以及当代中国史的研究,代表作包括《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身份和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在历史的“风陵渡”口》等。顾准曾将中国文化传统概括为“史官文化”——“以政治权威为无上权威,使文化从属于政治权威,绝对不得涉及超过政治权威的宇宙与其他问题的这种文化之谓也”。高华有如历史黑洞中的萤火虫,一身致力于照亮这种文化下的迷雾。虽然先生飘然而去,但这种卓著的勇气,追求真相的使命感依旧不断在感召后人。韦伯对学者、政治家的献身精神曾有过这样的描述,“一个人得确信,即使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为它献身,他仍能无怨无悔;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仍能够说:‘等着瞧吧!’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能说他听到了召唤。”也许高华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中少有的听到了召唤的学者吧。(高华文集)
最新文章
- 高华逝世七周年祭|不容青史尽成灰,光影中的无悔人生2019-01-01
- 陈映芳:超越人文学与社会科学之隔——读高华《身份和差异——19452017-12-27
- 严泉:《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的2016-03-28
- 高文斌:不容青史尽成灰2015-07-15
- 谢志浩:高华——碧血丹心铸史魂2014-09-16
- 袁凌:守夜人高华2014-01-17
- 楚寒:治史尤如攀登高山险岭————悼高华2014-01-02
- 李寅初:再念高华2013-12-26
- 萧功秦:我和高华的交往2013-06-27
- 丁以德:追忆导师高华2013-01-25
- 刘晨:山雨欲来风满楼:悼念高华去世一周年2012-12-26
- 萧功秦:天堂里的高华2012-04-16
- 林达:独特的高华2012-03-26
- 自由的灵魂 人道的关怀——纪念高华先生2012-02-18
- 纪念高华先生挽联集成2012-02-04
- 张鸣:祭高华2012-01-18
- 黄文治整理:高华先生部分挽联集成2012-01-17
- 唐小兵:逝者高华:过渡年代的人文主义史家2012-01-16
- 刘瑜:像一滴水一样——纪念高华老师2012-01-16
- 秦晖:悼念高华2012-01-09
- 李公明:行走在历史的河流——高华的学术遗产与思想效应2012-01-08
- 毕克伟 傅高义 周锡瑞:纪念高华2012-01-08
- 张鸣:高华,坐得住冷板凳的学者2012-01-08
- 张鸣:我心中的高华2012-01-08
- 周永明:悼三十年好友高华2012-01-08
- 仲之春:天堂里会有自由2012-01-08
- 张一文:高老师,来生还为你带饭2012-01-08
- 杨小彦:高华与摄影2012-01-08
- 萧延中:悼高华兄2012-01-08
- 魏迪英:悼念高华教授--他走进了历史2012-01-08
- 宋其洪:“高”山仰止----忆高华老师2012-01-08
- 姜超:悼恩师高华老师2012-01-08
- 港、大陆、台、海外学者悼念高华教授2012-01-08
- 黄文治:追忆高华老师2012-01-08
- 高全喜:高华——现代中国的苏格拉底2012-01-07
- 姜启舟:克里奥永生——悼念高华先生2012-01-07
- 王珏磊:高华远行:清白守己摒却学术界流俗歪风2012-01-05
- 范泓:回忆高华教授2012-01-05
- 张鸣:近代史学界塌了一个角2012-01-05
- 朱学勤:学术成就永存史卷(纪念高华)2012-01-04
- 周育民:但愿后世无高华2012-01-04
- 周孜正:高华吾师——先生的最后时光2012-01-04
- 李伯勇:与高华相遇2012-01-04
- 熊景明:高华走了2012-01-04
- 李连江:悼念高华2012-01-04
- 王龙:寂寞高华——独立学者的人格榜样2012-01-04
- 吴铮:良史高华2012-01-04
- 范泓:怀念高华,最后的日子2012-01-01
- 杨奎松:悼念高华2012-01-01
- 刘晨:有这么一个高华2011-12-29
- 刘晨:再怀高华先生2011-12-29
- 刘晨:缅怀高华微博辑录2011-12-29
- 杜兆勇:吊高华先生2011-12-29
- 许纪霖:悼高华,忆高华2011-12-28
- 唐小兵:革命年代的重访与超越——读高华《革命年代》2011-03-01
- 徐庆全:一本书的高华2011-02-19
- 朱桂英:《革命年代》:真相的摆渡者2010-08-09
- 柴子文:专访高华201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