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科学哲学]李猛:专家没有精神?——韦伯论官僚时代的科学与文明2022-11-24
- [科学哲学]田耕:指向价值的行动——“科学作为天职”与韦伯科学学说中的价值理性化2022-11-24
- [学界动态]应星:“科学作为天职”在中国——韦伯视角下的现代中国知识场域2022-11-24
- [高等教育]渠敬东:“学术生活就是一场疯狂的赌博”——韦伯与德国大学体制的论争2022-11-24
- [社会学读书]赵鼎新:我是如何理解韦伯的2022-10-31
-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张杨:帝国和自由之间的韦伯2022-04-07
- [政治思想与思潮]李放春:韦伯、共产国际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发端——《儒教与道教》的革命旅程(1925—1929)2022-04-02
- [社会思想与理论]刘涛:农业、国家与文明——韦伯农业社会学的问题视野及其当代价值2022-02-13
- [中国政治]单世联:“韦伯命题”与中国资本主义问题2021-08-03
- [文化研究]单世联:文化工业的理论起源:从韦伯到本雅明2021-08-01
- [中国哲学]陈赟:“家天下”还是天下一家——由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中国论述重审儒家秩序思想2021-04-07
- [中国古代史]阎步克:中国传统政体与韦伯官僚制问题续谈2021-03-25
- [社会学演讲稿]苏国勋:从理论和方法上反思韦伯2021-02-07
- [社会思想与理论]苏国勋:韦伯思想在中国2021-02-07
- [学术规范]柯华庆:学者的理想人格2021-01-30
- [外国哲学]刘清平:社会科学的价值中立何以可能?——兼析韦伯的事实与价值悖论2021-01-27
- [政治思想与思潮]陈涛:现代国家的中立化及其理念——晚期韦伯的“国家社会学”初探2021-01-02
- [社会思想与理论]李荣山:权力与伦理:韦伯支配社会学中的国家理由问题2020-08-15
- [社会思想与理论]李荣山:权力与伦理:韦伯支配社会学中的国家理由问题2020-07-21
- [政治思想与思潮]熊跃根:马克斯·韦伯的政治理念与变革时代的社会政策:对理解当代中国的启示2020-07-01
- [政治哲学]李猛:“政治”的再发现——基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韦伯思想发展的探讨2020-06-14
- [社会思想与理论]王楠:价值理想的认识与实践:马克斯·韦伯的伦理教育2019-11-07
- [伦理学]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2019-07-23
- [外国哲学]李猛 渠敬东等:学术的天职: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对话2019-07-04
- [政治哲学]刘擎:韦伯《以学术为志业》解读2019-04-23
- [外国哲学]周濂:个人自由与大国崛起2019-03-28
- [中国哲学]张再林:中国文化中的“工具理性”2019-02-07
- [社会思想与理论]罗卫东:社会科学的困境及其出路:兼论“返回韦伯”2018-12-05
- [外国哲学]韦伯:虚无主义战士2018-11-23
- [科学哲学]李猛: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命运201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