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韵公:一个经典观念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的相关文章
尹韵公:一个经典观念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个重大判断,既体现了我们党根据舆论生态出现新格局而作出的新认识和新概括,又反映了我们党不断开拓创新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信的自在品格,必将极大地有力推动着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开创新局面,展开新景象,显示新方向。 更多...
赵晓力:民法传统经典文本中“人”的观念
如果说长久以来法学理论对规则的重视已经导致了对人的遗忘的话,可能显得有些耸人听闻。赫伯特伯爵在“理性的人”一文中写到: “英国普通法不厌其烦地虚构出一个神话般的人物——理性的人。他是一种理想,一种标准,是我们要求优秀公民具备的品德的化身。……在构成英国普通法的令人迷惑的博学的审判中旅行或长途跋涉,不与理性的人相遇是不 更多...
陈弱水:中国历史上「公」的观念及其现代变形──一个类型的与整体的考察
这篇文章试图以最简扼的方式,说明中国传统「公」观念的整体特色,兼及这个(或这组)观念在十九世纪末期以后的变貌。「公」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语汇和观念,至少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时间,这个观念历经分化、演变,分化后的观念在意涵上又保持重叠,乃至彼此渗透,构成复杂而极其宽广的意义之网。本文所要作的,是建构最基本而 更多...
尹韵公: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特色和优势
我国新闻出版事业从来都是党和人民整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方面。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新闻出版事业及其体制的特色和优势,有助于澄清一些错误看法,正确判断和理解我国基本国情,理直气壮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新闻出版自由从提出再到观念和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 更多...
冯克利:用观念战胜观念
当初秋风先生发过来《哈耶克传》的译稿时说,他也许是做了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因为埃本斯坦的这本传记,实在算不上思想家传记中的上品。我粗读—遍后,所获感觉大体上跟他一样。它多少有些流水账的性质,而缺少人们期待于传记文学的精彩叙事。但既然这些年来有那么多人倾慕于哈耶克的思想,在尚无一本哈耶克的生平传记可以利用的情况下,这本传记 更多...
秋风:反经典的经典解读标本
孔子突然热起来了。于丹女士在说什么,不是十分清楚,因为没有读过她的畅销书。但李零教授的著作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就像很多论者所说,李零以其杰出的语言、历史功底,为阅读《论语》提供了一个可信的文本。不仅如此,李零在解读过程中,也是议论横生,甚至大讲俏皮话。《丧家狗》一书读来,或许竟然比于丹女士的畅销书更轻松。不过,恰恰是这些 更多...
杨际开:在历史的新起点上
现实主义的西方主权话语缺乏东亚和解所需要的文明政治学的和平思想。东亚和解也意味日本的王道经验会成为我们进行社会改革的资源,如制定中央与地方关系法,落实国际人权公约中的人权条款等,这样,改革就会促进和解,和解会使改革获得动力。 更多...
王岳川:走近经典并创新经典
“经典”在中国历来是一个“大词”。无论如何,它所具有的神圣性和标准性使其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话语权、一种使一切非经典力求超越自身而向上跃升的动力。然而近二十年来,经典似乎也走下了“神坛”,变得不那么至高无上,不那么可望不可即。其僵硬的边缘已开始软化、相对化,甚至在商品大潮中还不断被消费化、炒作化。如今,似乎已不再有文化经典 更多...
郭树勇:大国和平崛起研究的逻辑起点
大国和平崛起研究具体到中国语境,有了特定的政策与理论含义,但它仍然有着一般性研究的必要。力争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和平地成为地区性大国和负责任的世界大国,避免过去几个世纪强权政治图景中大国依靠武力崛起的老路,完成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战略性任务,这既体现了中国的战略诉求,也反映了其他大国的根本利益。和平崛起尽管可以有多种解读 更多...